香港找到有關音樂劇的書

前言

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大都會,大部份人對音樂劇的認識依然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人會說:"音樂劇?不就是和歌劇差不多的東西嘛!",又或者是"哦,那些人在台上唱唱跳跳,那便是音樂劇吧。"面對這種情況筆者也只好哭笑不得,畢竟他們沒全錯,當然也沒有全對。這也讓筆者感到自己也得多多充實自己,找一點有關音樂劇的書籍來看看,取取經。香港書局多是多,但音樂一個專櫃卻鮮有真的專門的書籍(大多只是入門書),而有關音樂劇的更加是難找之極。好在這幾年內地和台灣的音樂劇發展都要比香港迅速得多,不少書籍由這兩個地方流到香港發售,有關音樂劇的書才多起來。

 

音樂劇魅影

第一本介紹的是"音樂劇魅影",由張夷等編著,陳秀琴主編,明天國際圖書出版。這本書裡的資料大概去到2004年(還挺新的說),而且是一本十分適合初初接觸音樂劇的人去看的一本書。這本書一來便是介紹了幾套在亞洲最為人所熟悉的幾套大型音樂劇:"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Cats)、"孤星淚" (Les Miserables)、"西貢小姐" (Miss Saigon)和"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s Paris)。這本書厲害之處每套音樂劇的資料都十分詳盡,由這套音樂劇的創作緣起,前事後記,以及中間奮鬥的辛酸史都全部落齊。除此以外,它還研究了整個故線主線、角色之間的一些關係、故事的鋪排、音樂的運用、其他周邊的資料等等。幾乎每套音樂劇都被它一次過由頭到尾掃描過,然後才寫到書裡。要了解這幾套非常流行的音樂劇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說完了這幾套音樂劇,整本書已經去掉四分之三,餘下的便分開兩個標題:名星與舞台。從他選擇的明星看來編者還是較喜歡大型音樂劇那一代的,除了兩個作曲巨頭外(Andrew Lloyd WebberStephen Sondheim [奇怪之前根本沒有一套音樂劇跟他有關,現在說他是一個"概念音樂劇鼻祖"那麼重要的人...],等等,為甚麼連Richard Rodgers也沒有份兒!?),編者選擇了法國作詞人Luc Plamondon、演員Michael BallSarah BrightmanElaine PaigeBrian Stokes MitchellBernadette Peters。這些大都是八九十年代才出名的演員,在這以前的一些老牌演員如Ethel Merman、Alfred Drake、Mary Martin、Julie Andrews等等都幾乎絕口不提。舞台方面這書大多是介紹倫敦西區與百老匯的演變史,看上去還有點像旅遊指南哩...

不過這本書還有一個好地方的,在最末的時方它附錄了一堆音樂劇的網頁。老牌的專業台灣網頁"音樂劇的祕密花園"自然也在裡面,其他的網址筆者認為也的而且確值得一去。(之不過,連最最最經典的音樂劇網址Playbill.com也沒有也太...了吧。)咦...再看一下完來已經是2006年再版了,那麼為甚麼這個網會沒有份兒的...

 

百老匯音樂劇

接下來一本是內地人寫的一本叫"百老匯音樂劇"的書。由大地出版社出版,慕羽編作,主編為陳玟玟。這本書的資料大概去到2002年初,屬一本入門介紹書,雖然比起前一本沒有那麼深入,但是綜觀整個音樂劇歷史使是沒有甚麼遺漏。而且裡面的資料、圖片也絕不缺乏。這本書的好處其中之一便是歷史報告絕不馬虎,由最早期的演變成到現在現代音樂劇的歷史它也算得上是交待得清清楚楚,而中間的名人也沒有省去任何一人。之後便是分類別和年份介紹音樂劇,由最早的如"畫舫璇宮" (Showboat)至1977年的"小安妮" (Annie)為第一段時期,亦即是歐洲音樂劇還未入侵的年代。之後它也特地劃出一個專介紹獲佩歷沙獎的章目,再介紹新的衝擊音樂劇、巨型音樂劇,以及現代的美國式音樂喜劇。大概由"" (Hair)至"金牌製作人" (Producers, The)都把大部份相當不錯的音樂劇都介紹了一次。(可惜卻省去了筆者最喜愛的如"理髮師托德" (Sweeney Todd)、"散拍歲月" (Ragtime)等等。)

除了這些以外,它也有介紹荷李活歌舞片與百老匯音樂劇的關係、倫敦西區與百老匯的比較、以及一篇叫"如何欣賞音樂劇"的文章,都十分有閱讀價值。之不過這本書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例如說資料出錯又或者是譯名的問題。舉個例說,在介紹"吉屋出租" (Rent)時它寫說羅渣是染有毒癮,而實際上他已戒掉了,他要吃藥只是因為他同時也有愛滋而已。又另它譯"艾雲奇案" (Mystery of Edwin Drood, The)變成了"神奇的愛德文.都德","紅花俠" (Scarlet Pimpernel, The)作"深紅的紫繁簍"等等,都有點兒照名直譯的問題。(哎,要麼便別把這個表放上去嘛,真是的...)之不過這本書的資料99%還是可信的,而且資料豐富不在話下,亦大多只議事論事,沒有要讓人想好一會兒也不明白的個人意見。

 

Show Time!

第三本介紹的是這一本叫"Show Time!"的書,由音樂時代出版,台灣作者邱瑗所作。相比之前兩本,這本的層次要高一點兒。第一本畢竟是給對音樂劇初哥的,第二本則注重歷史、劇目數量、資料,而第三本則較著重音樂劇本身的價值。這本書沒有甚麼詳細的音樂劇發展史介紹,之不過讀者還是可是以從那幾篇序,以及之後的文章中得到一個大概。之後此書便以劇種來分類,介紹不同類型的音樂劇。它分出來的類別有: 文本音樂劇 (Book Musical)、概念音樂劇 (Concept Musical)、德法音樂劇 (German/French Musical)、荷李活歌舞片與百老匯音樂劇 (Hollywood Musical vs. Broadway Musical"、視覺音樂劇場 (它譯作"Theatrical Event and Spectacles",我想我會譯作"Revue")、大音樂劇 (Megamusical)、搖滾音樂劇 (Rock Musical)、"歌.舞.劇" (Song & Dance)以及"歌舞雜戲" (Vaudeville)。

當然第一個是介紹最傳統的美式音樂劇如"夢斷城西" (West Side Story)、"散拍歲月" (Ragtime)之類啦,概念音樂劇則由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劇如"拜訪森林" (Into the Woods)等壟斷。德法音樂劇也少不得"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s Paris),荷李活那些也有像呼之欲出的"仙樂飄飄處處聞" (Sound of Music)一類的音樂劇介紹。大音樂劇則由Andrew Lloyd WebberClaude-Michel Schonberg的音樂劇全佔掉,而搖滾音樂劇則有像"阿依達"等的音樂劇,"歌.舞.劇"則是介紹同時著重歌舞的音樂劇像"歌舞線上" (A Chorus Line)等。至於其餘兩個筆者也不大認為屬音樂劇,但也算是音樂劇同一家族,多看有益無害。不管如何,這本書可算三本裡最準確和最新的(大概去到2005年初)一本。

 

Broadway Musicals Show by Show

這算不上是一本介紹音樂劇的書,它簡直是一本目錄。這本書由"黑魔鬼" (Black Crook)始介妱音樂劇,一直至到現在。筆者手頭上這本只是第五版,年份只去到1996年,並不算新,而最新一本會在2006年12月便開始發行了。雖然是這樣,這本書的資料大都只是一個大概,沒有甚麼深入的描述。此書由Stanley Green編寫,他過身後由Kay Green繼續,出版社為Hal-Leonard。

 

後語

看,在香港找到的音樂劇有關書籍還真是少得可憐。英文書在香港的也很少,筆者曾經在一間英文書店看見過一本叫"Broadway, the American Musical"的書,無奈價錢實在太貴,到現在還不知有沒有呢。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