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線上 Chorus Line, A

資料:

製作人: Joseph Papp

作曲: Marvin Hamlisch

作詞: Edward Kleban

原著: James Kirkwood, Nicolas Dante

協助編舞: Bob Avian

設計: Robin Wagner

服裝: Theoni V. Aldreage

燈光: Tharon Mussel

聲效: Abe Jacob

編曲: Bill Byers, Hershy Kay, Jonathan Tunick

聲部編排: Don Pippin

音樂指導: Jerry Goldberg

音樂協調: Robert Thomas

構思、編舞、導演: Michael Bennett

 

簡介:

歌舞線上憑其精彩的舞蹈、內有含義的故事及輕鬆的曲調取得極其輝煌的成績,並於1985年被拍成電影。其實全劇的故事始終不離開一個舞者選拔,可這些舞者的心路歷程我們在看劇的過程中逐漸可看到並了解。在光影事業裡並非如一般人所想那麼一帆風順,即使有才能也不一定當選。而更無奈的是,正如此劇最後一段,選中的與沒選中的大跳金光閃閃的舞蹈時,又有誰知道那個是那個?舞者一向只能在舞台上傾力表現自己的舞蹈,卻不為人所記住。這便是編導Michael Bennett在跟祕密地與一群職業舞者討論之後,所伸延出來的音樂劇。美國音樂劇裡在英國音樂劇入侵前最出色的可算是這一套了,它現在是百老匯第四長壽的音樂劇。此劇奪下了佩歷沙獎更加壯大了其聲勢。另外原本這套音樂劇並不是由Shubert劇場上演的,可是輾轉之下此劇大放異彩可以說是讓很多人跌了眼鏡。

這麼簡單的意念、不俗套清新的音樂、先樸素後閃耀的舞蹈,更重要的是低成本,因為只是選拔會,舞台不須要甚麼裝飾。其後這類探索台上角色心靈的音樂劇便逐漸冒起並成為一股風潮,例如有Stephen Sondheim的概念音樂劇、William Finn的新式全唱音樂劇等等。不少百老匯演員如Carole Bishop、Robert LuPone、Donna McKechnie、Joe Bennett、Bebe Neuwirth、Ann Reinking、Wayne Cliento、Patricia Garland、Sammy Williams、Jerry Colker等等都參演過此劇甚至憑此劇出名。在此劇成功之後,後台音樂劇便開始在美國劇壇普及起來,然而後來幾乎每一套都不能達到這套音樂劇所創下的輝煌成績。更為可惜的是,不管是作曲家、作詞家、編舞師,在此劇之後的作品雖然都享有讚譽,成績卻仍遠不及這部音樂劇。全劇共一幕。

 

故事:

一眾舞蹈員在空空的舞台上排練,他們都希望能夠入圍成為真正上台的表演者之一。("Opening: I Hope I Get It")導演沙克步入並開始讓舞者逐一介紹自己。

第一個是米克,但道出了自己成為舞者的經過。("I Can Do That")絲娜等三人剖白自己為了各自的原因枷鎖加入了芭蕾舞團的經過。("At The Ballet")而基絲汀則在丈夫艾爾的唱和下表明自己唱歌之技極差。("Sing!")最年輕的麥克和干尼說出青春期時的事情,眾人也經歷過青春期的迷惑,便分別表述;("Montage, Part 1: Hello Twelve, Hello Thirteen, Hello Love")阿當和茱迪、("Montage, Part 2: Mother")格雷和歷茲("Montage, Part 3: Gimmie the Ball")都說了關於自己的故事。黛安娜說了自己和一位老師的過節;("Nothing")域兒則嗟嘆自己以前胸部太小而常遭冷落,並指沒有外表甚麼也不行。("Dance: Ten; Looks: Three")

舞者卡茜和沙克曾經是男女朋友,她希望能夠脫離演員的光環重新開始舞員的生活。("The Music And the Mirror")沙克留下似乎有難言之隱的保羅跟其討論,之後眾人開始排練舞曲,("One")保羅卻因跳錯舞步而送了去醫院,各人都知道他的事業看來就此完蛋了。沙克問眾人如果不能跳舞了,他們該怎麼辦。黛安娜的回答裡面不置可否,卻重申不會為所愛的事而後悔。("What I Did for Love")終於沙克朗讀了選中的人名,然後所有人一再加入來一個大合舞大合唱,金光閃閃,新陳莫辨。("One (Reprise)/Finale")

[附加資料: 新版中有一名叫波比的唱了一首叫"And"。]

 

紀錄:

1976年佩歷沙獎

最佳戲劇

1976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女主角: Donna McKechnie (卡茜)、最佳男配角: Sammy Williams (受傷舞者Paul)、最佳女配角: Carole Bishop (絲娜)、最佳導演、最佳原著、最佳作曲、最佳燈光、最佳編舞

1976年Drama Desk獎

最佳原作、最佳女主角: Donna McKechnie (卡茜)、最佳導演、最佳編舞、最佳女配角: Carole Bishop (絲娜)、最佳曲詞

1976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76年外圍劇評獎

特別獎

1976年奧比獎

特別嘉許: Marvin Hamlisch, Michael Bennett, James Kirkwood, Nicolas Dante, Edward Kleban

1976年奧利佛獎

最佳音樂劇

1977年洛杉磯劇評獎

最佳原作、最佳編舞、最佳音樂劇、最佳燈光、最佳導演

 

唱片:

香港買的不是原版便是原聲,個人認為兩者都不差。全世界而言,除了不知日期的挪威卡士外,還有1975年原裝百老匯卡士、1985年電影原聲、1988年維也維卡士、1990年意大利和日本卡士以及2003年錄音卡士。

 

觀感:

導演用了很輕鬆的處理手法,來表達其挺深遠的寓意,這些都是令人著迷的地方。事實上在很多行業上總要經歷過一個鬥爭的過程,如何看待成功、如何看待失敗、如何克服困難、如果跟生活平衡、如何讓自己進步,這些都是這套音樂劇想解答的問題。眾舞者為了對舞蹈的熱誠,在這次甄選都出盡法寶,雖然沒有戲劇性的如有人出術或是使出Bob Fosse式的黑色攻勢,單純的感覺、簡單的爭鬥讓觀眾一目了然亦是其出色之處。在這類劇中,每個觀眾都總能從角色裡面找出一部份的自己,這便是它最值得反思的地方。音樂在此劇怎麼也說不上是出類拔萃,但舞蹈、劇本和舞台調度都是非常上乘之作。

 

推薦曲目:

Sing!: 有趣的男女合唱,男聲要求音準,女聲咬字要極準確。
Hello Twelve, Hello Thirteen, Hello Love: 大合唱,複雜而感情真摯。
One: 大合唱,音樂輕鬆、舞蹈非常出色,亦是全劇標誌性的舞蹈段落。
What I Did for Love: 全劇主題曲,非常柔和優美的音樂與歌詞,獨唱合唱皆宜。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75年7月25日 - 1990年4月28日
上演場數: 6137
百老匯複排: 2006年10月5日 - 2008年8月17日
上演場數: 759
電影首映: 1985年12月10日
個人評分: 8.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