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城西 West Side Story

資料:

製作人: Robert E. Griffith, Harold S. Prince

作曲、編曲: Leonard Bernstein

作詞: Stephen Sondheim

編劇: Arthur Laurents

背景: Oliver Smith

服裝: Irene Sharaff

燈光: Jean Rosenthal

聲效: Sound Associates, Inc.

副編曲: Sid Ramin, Irwin Kostal

音樂指導: Max Goberman

副編舞: Peter Gennaro

主管: Carl Fisher

經理: Clarence Jacobson

製作舞台經理: Ruth Mitchell

舞台經理: Howard Howell

製作協力: Sylvia Drulie

公關: Reuben Rabinovitch, Helen Richards, Howard Newman

選角: Judith Abbott, Betty Wharton

宣傳: Ingram Ash

副導: Gerald Freedman

編舞、導演: Jerome Robbins

 

簡介:

百老匯時常會有走在時代之前的音樂劇,在上演之時並不獲普羅大眾所接納,卻在之後幾年大放異彩。此劇便是其中一個例子,然而此劇到現在之所以那麼著名,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它有一部非常成功的歌舞片版本。以William Shakespeare的"Romeo and Juliet"作藍本,此劇把高貴的家族糾紛帶到了滿是血氣方剛年青人的美國西區街頭。最先想到要以此為題材的是著名編導Jerome Robbins,他嘗試去找之前"錦城春色"時合作過的作曲家Leonard Bernstein,以及作詞人Betty Comden與Adolph Green。前者正為音樂劇"憨第德"而忙碌中,但仍答應負責為此劇作曲,而後者則未能成行。編劇Arthur Laurents加入了他們,三人找來了幾乎便能借"周六夜晚"在百老匯初亮相的作曲作詞者Stephen Sondheim幫忙作詞。雖然Stephen Sondheim希望自己能同時擔任作曲作詞,但他卻被其師Oscar Hammerstein II說服了,因為他說從這幫人身上他能夠學會很多東西。

另外一個初亮相的則是製作人Harold Prince,到了後來他成為了百老匯最具代表性的導演與製作人之一。此劇對於選角一點兒也不馬虎,Chita Rivera、Larry Kert、Carol Lawrence都不是甚麼大牌明星,但卻是既年輕又充滿活力。此劇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之前的音樂劇,舞蹈雖已具表意性,但常被安排在夢境中出現,成為角色們抒發感受的途徑;在此劇中,Jerome Robbins要每一位舞員都要製造自己的角色,縱使沒有人注意也好,而舞蹈的安排亦不止侷限於夢境,而是實實在在,具有劇情推進作用的。最現成的例子莫過於開頭的方式:兩幫幫派由小口角轉至毆鬥,充滿美感卻又暴力血腥,全部由舞蹈交帶,加之Leonard Bernstein充滿管弦樂風格與加入了爵士元素的曲譜,更是顯得獨樹一幟。Stephen Sondheim的作詞亦讓人滿意,Leonard Bernstein為了讓此人更為出名,特意不加自己的名字入作詞者一欄裡(不過其實他參予作詞的地方又的確不多)。

此劇在百老匯的上演可以說是革命性、藝術性、商業性地成功,卻得不得凱旋般的勝利。原因還是在於劇的內容方面也太過前衛,看慣百老匯喜劇的觀眾們一下子並不能接受這種主題嚴肅音樂(在當時而言)怪誕的音樂劇。在當年此劇與"音樂人"的比試可以說新潮對舊式的競賽。到了七年後,此劇由Jerome Robbins與另一位導演Robert Wise執導之下變成歌舞片,除了保留極多的原來舞步外還豐富了劇的內容,而到了這時百老匯和劇院觀眾已經能夠接納此類的音樂劇了,結果此歌舞片可以說名成利就,成為當今一套經典。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還有如:Mickey Callin、Ken Le Roy、Martin Charnin、Marilyn Cooper、Elizabeth Taylor、Natalie Wood、Richard Beymer、Rita Moreno、George Chakiris、Russ Tamblyn、George Marcy、Allyn Ann McLerie、Bob Avian、Alan Johnson、Luba Lisa、Julia Migenes、Michael Ball、Barbara Bonney、Debbie Allen、Josie de Guzman、Stephen Bogardus等等。

 

故事:

第一幕

街頭,為了控制地盤,兩大勢力以美國人為主的噴射幫和以哥斯達尼加人為主的鯊魚幫在醞釀決鬥。("Prologue")噴射幫領袖烈夫請朋友東尼加入,("Jet Song")東尼為義氣答應。可是也本身並不快樂,他希望可以有一些更有意義的事發生。("Something's Coming")在一次舞會中,東尼遇見鯊魚幫領袖白蘭度之妹瑪利亞。二人一拍即合,卻被("Dance at the Gym") 白蘭度阻止。東尼在茫然中唱出了情歌;("Maria")瑪利亞和東尼更是打得火熱,("Tonight")另一邊白蘭度女友安妮塔和同伴們表達對美國的意見。("America")兩邊幫會關係更加嚴峻,("Cool")瑪利亞和東尼想阻止這場紛爭,二人為此共謀對策,亦同時山盟海誓。("One Hand, One Heart")但是紛爭還是開始了,混亂中,白蘭度殺死了烈夫,東尼情急下殺死了白蘭度。("The Rumble")

第二幕

瑪利亞不知發生甚麼事,依然想像著和東尼結婚的樣子。("I Feel Pretty")各人以為她說的是她的未婚夫哲羅。哲羅帶來壞消息。東尼向瑪利亞道出事情經過,二人唏噓不已,希望能夠遠走他鄉。("Somewhere")因為死了兩個人,警官奇勒基來到查案,在走後卻被眾人拿來調侃。("Gee, Officer Krupke")安妮塔知道了瑪利亞和東尼的事對他們大加反對。("A Boy Like That")可最後亦被瑪利亞感動("I Have a Love"),知道東尼對瑪利亞就如白蘭度對她一般。她答應幫二人離開,可是當她去到找東尼時卻被噴射幫的人羞辱,被救出後憤而說瑪利亞已被哲羅殺死的消息。東尼憤恨不己,他去找哲羅報仇卻發現瑪利亞沒有死。可這已經太遲了,他被哲羅快槍射殺。瑪利亞痛心疾首,她幾乎想殺了哲羅,可她始終下不了手。最後警方趕到,兩方的人共同把東尼的屍體和瑪利亞帶走,靜靜的離開了舞台。("Finale")

 

紀錄:

1958年東尼獎

最佳背景、最佳編舞

1958年Theatre World獎

最佳女主角: Carol Lawrence (瑪利亞)

1962年奧斯卡

最佳男配角: George Chakiris (白蘭度)、最佳女配角: Rita Merano (安妮塔)、最佳美指、最佳服裝、最佳圖影、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聲效

1962年金球獎

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 George Chakiris (白蘭度)、最佳女配角: Rita Merano (安妮塔)

1962年格林美獎

最佳原聲唱片

1980年Drama Desk獎

最佳女配角: Debbie Allen (安妮塔)

1985年格林美獎

最佳原聲唱片

2009年東尼獎

最佳女配角: Karen Olivo (安妮塔)

2009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sefina Scaqlione (瑪莉亞)

 

唱片:

香港會有電影原聲和1957年百老匯原版的唱片,其他版本還有十四個幾種語言的錄音室版、不知年份瑞典版與維也納版各一、1968年Takarazuka版、1977年日文版、1983年澳洲版、1993年英國李斯特版、1995年意大利版、1996年荷文版、1997年瑞典版以及2007年倫敦錄音室版。

 

觀感:

個人來講對此劇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習慣,畢竟當時筆者還是初會Leonard Bernstein,並對音樂劇殊無太深入認識。到了現在,原本極為討厭甚至覺得有點不知所云的序曲卻成為了筆者於此劇的至愛。無論如何,這不是一套正規的舊式百老匯音樂喜劇,對於不熟悉電影的人來講更加是無從入手。在香港此劇還是以電影形式較為聞名,而對音樂劇感興趣的人則寥寥可數。筆者對此劇的音樂感覺不錯,歌詞亦極為出色,而最好看的還是舞蹈。除了先前提及的開首部份外,舞會中那種拍子突兀的旋律也難倒了不少舞蹈員,場面卻是極為壯觀的。

 

推薦曲目:

Prologue: 純音樂,完全以舞蹈表現出極為鮮明的兩個幫派的紛爭,對於舞蹈員和音樂演奏者來講都是頗具難度的曲目。
Dance at the Gym: 純音樂,以古靈精怪拍子而出名的歌曲,中外聞名的表演者的惡夢。
Maria: 男聲獨唱,難度極高的一首角色探索型歌曲,適合拿出來演唱。
America: 大合唱,歌詞中極盡諷刺美國情況的能事,音樂輕鬆而舞蹈亦甚為悅目。
Cool: 男聲領唱,劇中音樂較為奇詭的一個部份,在歌舞片中引到一大段舞蹈。
Tonight: 男女合唱,一套音樂劇絕對不能沒有的情歌,適合拿出來演唱,亦是全劇最出名的曲目。
Somewhere: 男女合唱,難度不低的情歌,適合拿出來演唱。
Gee, Officer Krupke: 男聲合唱,集搞笑、諷刺於一身的片段,可以說極考演員的合作。
A Boy Like That: 女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須要演員唱演皆能。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57年9月26日 - 1959年6月27日
上演場數: 732
百老匯複演: 1960年4月27日 - 1960年12月10日
上演場數: 249
百老匯複演: 1964年4月8日 - 1964年5月3日
上演場數: 31
百老匯複演: 1980年2月14日 - 1980年11月30日
上演場數: 333
百老匯複演: 2009年3月19日 - 2011年1月2日
上演場數: 748

電影首映: 1961年10月18日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