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教科書加價的影響][7-ELEVEN的角色轉變][西隧加價分析][分析超市減價的現象]

 教 科 書 加 價 的 影 響

今年七月, 消費者委員會對本港教科書的價格進行調查, 發現在紙價及印刷成本經已下調的情況下, 書價竟然不降反升, 而且升幅更達百分之四至五。 書商指由於政府鼓勵學校推行資訊科技教學, 故出版社爭相大量投資製作網頁及多媒體教材, 但成本高昂, 最終轉嫁學生。

本港的教科書市場也有相當激烈的競爭, 但卻不能有效地防止書價不斷上漲。 書商為吸引教師採用他們的教科書, 不計成本地改善教科書的質素, 更贈送不少多媒體教材,以增加競爭力。 生產成本 (Cost)不斷上升, 引致價格 (Price)提高。 縱使真的如書商所說, 加價不等於增加書商的利潤, 亦無改家長負擔愈來愈沉重的事實。

教育處推行9年免費教育至今, 教科書已經是每個學生的必需品 (Necessities)教科書加價, 家長於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惟有忍痛照買如儀。 學生使用哪一套教科書, 是由學校挑選, 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權。 因此書價的升降 (Change In Price)根本不改教科書的需求(Demand)

另外, 教科書市場欠缺代替品 (Absent of Substitute)出版商為保證銷量或提升質素, 於課程指引不變下, 教科書仍改版。 改版後的頁數、 編排等和舊版本都有一定出入。 因此學生不能購買舊書或二手書, 必須購買新書, 以配合課程。 家長為子女的學業, 更不得不購買新書, 方便學習。

以上種種的條件下, 形成教科書低需求彈性 (Relatively Inelastic)的特質。 書價的升降亦無改教科書的需求。 當需求屬低彈性時, 貨品需求量變動之百分比 (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便會小於貨品價格變動之百分比 (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 當課本價格上升時, 書商的收入便會上升 (Inelastic Demand)

雖謂新教科書的需求屬低彈性, 面對經濟差的情況, 卻增加書局的壓力。 出版社調高教科書的訂價, 書局反之提供更高的折扣優惠。  原因是書局間相當激烈的競爭 (Pure Competition)。大型書局面對銷量下跌, 將教科書的折扣優惠由過往的九五折調低至九折, 一些小型書局為了生存, 更進一步把折扣優惠調低至八五折, 實行薄利多銷, 與大型書局抗衡。

教科書的需求彈性雖然低, 但個別書局所售賣之教科書的需求彈性卻很高。 由於書局間出售之課本質量相同, 屬於同質產品Homogenous Goods, 書局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因此書局很多時只能作受價者 Price Taker, 而非像出版商為定價者 Price Maker。 對於個別書局所提供之教科書來說, 其需求彈性相當之高。 書局於生意淡薄的環境下, 便往往降低自己的邊際利潤(Marginal Revenue), 以減價作招徠。

             教科書的加價, 的確造成一連串影響。 增加學生的書簿費外, 亦影響書局的生意。 書商提高成本以改善教科書質素, 本非壞事。 教科書永無休止的加價, 書商需否採取控制成本的措施? 若不然教育將變成負擔, 亦失去9 年免費教育的原意。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