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醬’在中國飲食的地位

醬油,差不多每天都會用到,香港人用俗語‘豉油(廣東話稱醬油為‘豉油’,並非豉汁)撈飯’來形容生活艱苦時只有用醬油來拌飯吃,換句話說就是‘就算生活有多倒霉,至少都要一瓶醬油吧’的意思。翻開中菜食譜,無論東南西北方的菜餚,總有一句話是少不了的 – ‘醬油少許’。可想而知,醬油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地位,比任何的山珍海錯都要重要。

對飲食有多少認識的人都知道,醬油只是云云醬中的其中一員,可能因為其名氣太盛吧,很多時其他醬都被忽略了。在香港最出名的‘蝦醬’,川菜必備的‘豆瓣醬’,北方拌面吃的‘炸醬’,魚香茄子中的‘魚露’等調味料,都是醬。可以說,中國人可以不吃飯(可以吃麵吧),但不能沒有醬。

另一方面,從中醫的角度,原來吃用大豆造的醬比吃大豆對身體較好。《本草綱目》載:'大豆生平,炒食極熱,煮食甚寒,作豉極冷,造醬及生黃卷則平。'

可見平日吃大豆的方法以豆醬或醬油,和豆芽菜較佳。

醬油的起源

回醬油目錄

回主頁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