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淨土

目錄

導遊天使講解

回到前面
佛國淨土
菩薩淨土
聲聞世界
緣覺世界
天上人間
阿修羅世界
娑婆世界
畜生世界
餓鬼世界
無間地獄世界

菩薩的意義
菩薩的不同稱呼
菩薩的種類
菩薩的階位

菩薩的戒律

菩薩的基本修行

菩薩的意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
        菩提薩埵,梵語 bodhi-sattva,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為十法界之一。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而特別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

菩薩的不同稱呼

     經典中所舉出菩薩之不同稱呼有:開士(菩提薩埵)、大士(摩訶薩埵)、尊人(第一薩埵)、聖士(勝薩埵)、超士(最勝薩埵)、上人(上薩埵)、無上(無上薩埵)、力士(力薩埵)、無雙(無等菩薩)、無思議(不思議薩埵)、佛子、佛持、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眾生、法臣、法王子、勝生子、廣大薩埵、極妙薩埵、勝出一切三界薩埵、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成就覺慧(有慧者)、最上照明(上成就)、最勝真子(最勝之子、降伏子)、最勝任持(最勝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最勝所使、能降伏)、最勝萌芽(最勝芽)、勇健(猛健、勇猛)、最聖(上軌範師、上聖)、商主(導師)、大稱(具大名稱、大名稱)、憐愍(成就慈悲、有悲)、大福(大福德)、自在(富自在、自在行)、法師(大法師、正說者)等。又以菩薩乃發大菩提心,滿足世出世之勝希願,故稱菩薩眾為「勝願菩提大心眾」。
   

菩薩的種類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即:種性、入、未淨、淨、未熟、熟、未定、定、一生、最後身。
        其中,未得淨心,稱為種性;發心修學,稱為入;已入而未達淨心地,稱為未淨;入淨心地,稱為淨;淨者未入畢竟地,稱為未熟;入畢竟地,稱為熟;熟者未入定地,稱為未定;已入定地,則稱為定;
        又熟有二種:
(一)一生,乃次第得無上菩提。
(二)最後身,乃此生得無上菩提。
        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鞞跋致(退轉)與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斷煩惱者)與法身(斷煩惱、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大力與新發心、頓悟與漸悟、智增與悲增等。

菩薩的階位

         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之功德,以至達於佛果,其間所歷經之各階位;通常以「位」或「心」稱之,如十信位(又稱十信心)、十迴向位(又稱十迴向心)等,均為菩薩階位之名稱。【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舉之五十二位說----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名義之整然,位次之無缺,而廣為一般採用。
    
十信位----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
        (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
        (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
        (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九)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
        (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又鳩摩羅什譯之【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所列之十種為: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以之為習種性十心。
        【梵網經】卷上所列之十種為:捨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以之名堅信忍中之十發趣心。
        【楞嚴經】卷八稱之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

       十住位-----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薩修行之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屬於「住位」,稱為十住,即:
        (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
        (二)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
        (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
        (四)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
        (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
        (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
        (八)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
        (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
        (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
    (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
    (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
    (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十行位----菩薩修行之五十二階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
        (一)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
        (二)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
        (四)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五)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
        (六)善現行,知無有法,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七)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
        (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十迴向位----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指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迴向,乃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又作十迴向心,略稱十向。即: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
        (二)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
        (三)等一切佛迴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
        (四)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
        (八)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
        (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
        (十)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十迴向攝於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資糧位,正當於地前三賢中之後十位,六種性中之道種性。

       
十地位----菩薩修行之過程,須經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薩初登此位之際,即生無漏智,見佛性,乃至成為聖者,長養佛智。並以其護育一切眾生,故此位亦稱地位、十聖。地位之菩薩稱為地上菩薩;登初地(初歡喜地)之菩薩稱為登地菩薩,初地以前之菩薩稱為地前菩薩,即指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地前三十心。據十住毘婆沙論稱,「地」意為住處,故十地又譯作十住。依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四所舉者,十地之名稱如下:
        (一)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
        (二)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
        (三)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
        (五)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
        (七)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等覺----又作等正覺。佛十號之一。即指佛。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等覺,意為等正之覺;即所遍悟之真理,與諸佛所悟菩提內容相等。在內容上與佛相等,而實際上修行比佛略遜一籌者,稱為等覺。故位於菩薩修行階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種性之第五。
        等覺又稱等正覺(意為與正覺相等之覺)、有上士(妙覺佛陀稱為無上士,對此,等覺則稱有上士)、一生補處(意謂次一生將成佛)、金剛心(如金剛堅固之心,能摧破煩惱)、鄰極。等覺菩薩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時比照真理修行,此謂「入重玄門」。

       
妙覺----為大乘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故亦為佛果之別稱。又稱妙覺地。為究極理想境地之表現;係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而得此妙覺位。於此位能斷盡一切煩惱,智慧圓妙,覺悟涅槃之理。

 妙覺
 等覺
 十地位
 十迴向位
 十行位
 十住位
 十信位
 
 
 
 
 
 
 
 
 
 
 
 
 
 
 
 
 
 
 
 
 
 
 
 
 
 
 
 
 
 
 
 
 
 
 
 
 
 
 
 
 
 
 
 
 
   
菩薩的戒律         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亦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以持守之。說菩薩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綜合為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梵網戒本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於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為基準。雖亦道俗通攝,然必先受小乘七眾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為主,今則盛行梵網戒。天台宗之圓頓戒,即為梵網戒。
         據梵網經卷下所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一)十方諸佛愍念守護。
         (二)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
         (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菩薩戒乃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外之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菩薩之身分可在七眾之中,亦可在七眾之外,其尊貴處,乃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一切戒之故。
     又我國菩薩戒之弘傳始於鳩摩羅什(344∼413),於敦煌寫本中有羅什撰之受菩薩戒儀軌一卷。至於受戒之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於姑臧(甘肅武威)授與道進等十餘人菩薩戒為嚆矢。南朝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均為菩薩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壇,詔請慧超授菩薩戒。復於天監十八年(519)自發弘誓,於等覺殿從慧約受菩薩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一說武帝從智藏受菩薩戒。至隋代,文帝從曇延受菩薩戒,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均稱菩薩戒弟子。由此可窺知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於我國之一斑。
 
 
 
 
 
 
 
 
 
 
 
 
 
 
 
 
   

菩薩的基本修行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七瑜伽處分品舉出,修菩薩行者,應修習下列四法,即:
    (一)善修事業,謂行者廣行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種種行業。
    (二)方便善巧,謂行者對於眾生未入佛法者,應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且施設種種方便,令眾生皆得利益。
    (三)饒益於他,謂行者應行布施、愛語、利他之行,或同作善事,令眾生皆得安樂。
    (四)無倒迴向,謂行者於所修之一切善業及善行,皆以淨信心迴向眾生,以求同證無上正等菩提,而不求世間之果報。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