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芝紀念網站~TV群星會~ 

  一•國語歌謠傳唱歷史 
  二•群星歡唱台北頌 
  三•群星會歌舞風華已逝


  


三•「群星會」歌舞風華已逝 2000.09.29 星聞新聞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news/C8992940.asp
 
    徐紀琤/特稿 台灣最早的綜藝節目為純歌唱類型。
民國五十一年,台視開播時的「群星會」是頭一個,
後來又有「星期之歌」、「寶島之歌」、「時代之歌」等。
由於當時沒有錄影設備,所有節目都是現場播出,
雖然佈景、燈光簡單,藝人的專業、敬業態度尤勝於現今。 

   台灣電視初期只有新聞、教育、歌唱節目,
所以,「群星會」是娛樂性最高、最受歡迎節目,
它的構想來自當時正聲電台的現場歌唱節目「空中歌廳」,
(修正:空中歌廳-應為警察廣播電台的節目名稱)
(更正:關慎在正聲電台的節目名稱-歌壇春秋)
其中的樂隊領導關華石、歌星慎芝是夫妻,
兩人把「空中之歌」搬上螢光幕,讓觀眾聽歌也見人,
間接培育出新一代的歌手,如青山、婉曲、謝雷、張琪、包娜娜等,
對國語歌壇貢獻良多。 

   民國五十五年到五十八年是「群星會」的黃金時代,
至今它的主題曲「群星在天空閃耀,百花在地上開放」
仍讓四十歲以上的人耳熟能詳,
它也是台視最長壽的歌唱節目。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電視台開始賺錢,
佈景豪華、主持人裝扮美豔的豪華型綜藝節目出現,
首先是白嘉莉主持的「銀河璇宮」,
隨後有到戶外錄製、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箏」,
以及「陽光綠野攝影棚」等。 

   豪華型綜藝以歌舞、訪問為主,也加入了短劇、魔術等,
綜合型綜藝從此萌芽,例如,「銀河璇宮」裡有張小燕、孫越的橋劇。
「歡樂週末」在豪華酒店錄製,有相聲、特技等,
把當時是奢侈娛樂的夜總會搬上了螢光幕。 

   綜合型綜藝成形後,百家爭鳴,至今歷久不衰,
例如早期的張小燕「飛燕迎春」、「綜藝一百」、「週末派」,
巴戈、鄒美儀的「雙星報喜」,巴戈、方芳芳的「就在今夜」,
直到今天的「超級星期天」。 

張小燕縱橫三十年 
   張小燕被稱為「電視長青樹」,童星起家的她,
可說是「看著台灣電視事業長大的」。
她高中畢業後繼續演戲,但受童星印象限制,
總演配角或主持兒童節目,後來跳槽華視獨撐綜藝大局。
三十年來,她在幕前屹立不搖,也經營唱片、電視頻道有成,
培養了一批子弟兵,在台灣娛樂界的影響力甚大。 

   受台灣歌廳林立影響,歌手多了秀場舞台,
連帶的,秀場型綜藝也出現,由於它內容開放大膽,
藝人表現機智風趣,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類型。
首先,自然帥氣取勝的鳳飛飛先以歌唱、秀場魅力攻佔電視,
民國六十五年時,她在台視主持「我愛週末」,
到七十三年主持中視「飛上彩虹」更是轟動一時。 

   秀場綜藝最高峰是民國七十四年的中視「黃金拍檔」,
由秀場五醜倪敏然、張菲、徐風、羅江、撿場主持,
內容融合秀場歌舞、戲謔短劇,播出盛況空前,
前後製播四年。
其中短劇大量抄襲日本「志村秀」,
也是日本綜藝入侵台灣秀場,再侵入台灣綜藝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在「黃金拍檔」展露才華的張菲,
他出自演藝家庭,姊姊費貞綾、弟弟費玉清名氣本來比他大,
他以「黃金拍檔」一炮而紅,後又以「歡樂一百點」建立綜藝大哥地位,
「龍兄虎弟」又當紅六年,主持風格幽默沈穩,
是目前走紅最久的男主持人。 

   秀場型綜藝節目,知名的還有高凌風的「凌風高歌」,
張帝、凌峰、張魁的「神仙老虎狗」,
胡瓜、鄭進一的「鑽石舞台」等。 

   簡短趣味的短劇,一直是綜藝節目的常客,
民國七十年的「三百六十行」、「小人物狂想曲」便以短劇為主,
後者由孫越、夏玲玲、陶大偉主持,三人各有所長、揮灑自如,
夏玲玲還得到金鐘獎唯一一次的「最佳喜劇女演員獎」。 

「連環泡」 黑色短劇躥起 
   後來,政治環境逐漸開放,民國七十五年推出的華視「連環泡」,
單元「每字一說」、「中國小姐」、「中國電視史」、「七點新聞」等,
都以黑色短劇方式諷刺社會現象,樹立綜藝節目諷刺時事風格,
也帶動了後來的綜藝短劇風潮,
如「綜藝萬花筒」、「女丑劇場」等。 

  「連環炮」製播九年,捧紅了胡瓜、曹啟泰、方芳、張永正、
澎恰恰、舜子、郭子乾、邰智源等新生代,
還促成夏玲玲、曹啟泰這段老少配的姻緣,
製作人葛福鴻、王偉忠、侯文燕至今都是媒體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同時間,一直被官方壓抑的閩南語節目也有了綜藝類型,
台視「金舞台」有短劇、俚語、歌唱,內容通俗親切,
頗受中南部觀眾喜愛,後又闢「天天開心」、「開心舞台」等,
培養了大批閩南語主持人,
現今三立、八大的鄉土綜藝、以及後來本土八點檔戲劇,
均受此影響甚大。 

益智節目早已玩過 
   歐美的益智節目,在台未曾停過,
民國五十五年時,台視「大千世界」玩賓果遊戲,
最高潮是七十二年,台灣第一個帶狀綜藝:中視「大家一起來」,
主持人趙樹海並得金鐘最佳社教節目主持人,節目播出長達五年。
七十八年,台視也推出帶狀綜藝「強棒出擊」,由盛竹如、沈春華主持。 
   今年,電視大吹益智節目復古風,三台加起來共有八個,
是有史以來益智節目數量最多的時刻,
也造成節目內容類似、題目重複、收視率下降。
有趣的是,當年,沈春華從兒童節目主持人轉型主持「強棒出擊」、
現今從新聞主播又跨行主持中視「超級金頭腦」。 

   益智節目外,才藝競賽節目也是歷史悠久,
台視開播時的「田邊俱樂部」(後改「五燈獎」),
全國男女老幼、各行各業的人都可參加歌舞分類比賽,
勾峰、吳宗憲、張惠妹都出自該節目,
這也是台灣最長壽的電視節目,長達三十四年。
此外,台視「歌唱名人排行榜」也培養出大小百合、康雷等藝人。 

旅遊、靈異躍升新貴 
   社會現象與產業發展互相影響,類型多元的綜藝節目
更是被台灣社會變遷帶動,展現了台灣每個時期的文化特質。
例如,台灣經濟繁榮,國人旅遊人口增加,旅遊節目激增,
有「世界真奇妙」、「繞著地球跑」,
兩岸開放後,還有「八千里路雲和月」、「大陸尋奇」。
近年來,國內民間信仰蓬勃,治安不佳,
又逢電視尺度開放,靈異節目也成了深夜新貴。 

   綜藝節目最能表現本土文化,
近年來,綜藝節目充斥羶色腥,也最受爭議。
回顧電視綜藝節目,從清純的歌唱、緊張的競賽、
到無聊的遊戲、恐怖的整人,
令人格外懷念以往綜藝的溫馨感動。
其實綜藝節目不論類型都該帶給觀眾視聽之娛,
不敢要求寓教於樂,至少要樂而不淫!

「群星會」歌舞風華已逝 2000.09.29 星聞新聞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news/C8992940.asp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