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學 說 需 求 》

第七章、第二節:市場需求否決剪刀分析

 

 

市場需求(market demand)與個人需求(individual demand)不一樣,前者是後者加起來而成的。一樣物品的市場可能由數之不盡的個別需求者組合而成,而市場的供應也往往是數之不盡的個別供應者的組合。

物品有私用品(private goods)與共用品(public goods)之分。前者普及,後者比較少有。我們這裡先談前者,後者要到第四節才討論。

所謂私用品,是一個人享用其他的人就不能享用了,所以是獨用(exclusive use)性質的。蘋果就是例子:你吃蘋果時,我不能吃同一個蘋果的全部。私用品不一定是私有;共用品不一定是公有或共有。二者的分別只是享用的性質,與產權或制度扯不上關係。

私用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別需求曲線向右橫加而成的:每價加個別需求者的需求量。市場需求曲線於是代表所有需求者的邊際用值與總需求量的關係,這曲線當然也是向右下傾斜的。

讓我們假設有龐大的不需要生產的某物品的供應,例如海灘上賣得起錢的貝殼,而對貝殼有需求的人數之不盡。在市場上,每個需求者見貝殼之價低於自己的邊際用值,就會多購入,見高於自己的邊際用值,就會出售一些。每個需求者的買或賣,其量可能微不足道,不能明顯地影響市價,但往往他的買賣行動會對市價有輕微的影響。

好些時,一個人會認為自己對某物品有獨得之秘,可以靜靜地在市場圖利。然而,無論這個人怎樣守口如瓶,只要他在市場交易,他的意圖訊息就傳了出去,表達在市價上。市價於是成為訊息的接收中心,其升或降無可避免地反映所有需求者的意圖或喜惡訊息。

當然,有時市場的需求者被訊息誤導,引起市價的大升大跌,使某些人發達,某些人破產。有時一些人認為自己的獨得之秘萬無一失,大購或大售,以為有巨利可圖,但這些人的破產機會遠比發達的機會為高。這是因為市場的範圍不容易估計得準確。三十年前,兩個巨富的美國兄弟以為可以炒銀而更上一層樓,殊不知銀價暴升後,眾多的家庭主婦把家中祖傳的銀器拿出來賣掉,使這兄弟破產。

撇開「自以為是」的炒家,每個需求的人都以市價與自己的邊際用值相比,然後購進或沽出。每個人這樣做,其結果是每個人的邊際用值皆與市價相等,而人與人之間對這物品的邊際用值也因而相等。換言之,如果不同需求者對某物品的邊際用值不相等,市場的均衡就達不到,而競爭購入或沽出的行為,會或大或小地影響市價,到後來每個需求者的邊際用值相等。

記得童年時在香港的灣仔書院就讀,同學們喜歡玩「公仔紙」。是成年人購買香煙時附送的。「公仔紙」上的「公仔」往往不同,有些需求比較大,有些比較小。同學們依照自己的需求,大家在課餘時間交換公仔紙為樂。那是個完備的市場。有時兩張換一張,有時三張換兩張,有時同學拿出母親給予的零用錢購買,也有時少許零用錢加公仔紙成交。這些現象是說,小同學們按照市場的規律,看不同公仔紙的交換比率(換值),來衡量自己對某公仔紙的邊際用值。

我們若不管訊息或其他交易費用的存在,市場的均衡點是市價與每個需求者的邊際用值看齊,達到了柏拉圖情況。若市價與任何需求者的邊際用值有差距,那麼為了增加個人利益,市場的交易會增加或減少,市價也會變動,從而使市價與每個人的邊際用值相等。數之不盡的需求者都因為爭取個人利益而這樣做,這些人的需求曲線加起來就成為一條市場對該物品的需求曲線了。

這市場需求曲線與該物品的市場供應曲線的相交點之價,是市價,又稱均衡市價,而每個需求者的邊際用值與之看齊。那是說,市場需求與市場供應相交之價,可不是受到馬歇爾(Marshall)所說的剪刀決定的。市價的決定,是因為數之不盡的需求者與供應者,各自爭取最高的交易利益,以市價比較自己的邊際用值,或購入,或沽出,而這些行動或使價上升,或使價下降。達到每個需求者的邊際用值與市價相等時,市場的需求曲線剛好與市場的供應曲線相交(不談生產,市場的供應曲線是豎直的)。

百多年來,一般的經濟學者都誤解了物品市價的釐定。市價的釐定,絕對不是因為市場需求曲線與市場供應曲線相交。正相反,這市場二線相交,是因為數之不盡的需求者與供應者各自為戰,那一大群自私自利的人,不約而同地爭取自己的邊際用值與市價相等,從而促成市場需求曲線與市場供應曲線相交之價。

這個相反的角度甚為正確,也使我們知道馬歇爾提出來的,市場的需求與供應二線的剪刀,二刃相交而定價的說法出現了困難。這困難使我們無從處理邊際用值與市價不等而引起的好些重要現象。比方說,一九七四年我發表《價格管制理論》之前,經濟學從來沒有理論可以解釋因為價格管制而引起的多種行為。

先不談價格管制,假設價格莫名其妙地在市價之下,那麼依照傳統的剪刀觀點,市場的需求量就會大於市場的供應量。這二者的差距叫作短缺(shortage)。短缺與缺乏(scarcity)不同,前者是指需求量大於供應量,後者是指某物品的需求使代價或價格高於零。從剪刀的觀點看,市場需求量大於供應量,不均衡的情況就會出現,短缺的壓力會使價格上升,達到市價的均衡點而止。然而,壓力是些什麼?說是需求量大於供應量是說了等於沒說。

再者,需求量與供應量都是意圖之量,所以那所謂短缺(shortage)是空中樓閣,在真實世界是不存在的。抽象之物,往往是理論起點必需的。但抽象增加了假說驗證的困難,可以不用就不應該用。無端端地發明了抽象的「短缺」,充其量只可以增加經濟學的深奧,何利之有?

倒轉過來,若價格莫名其妙地高於市價,傳統就說「過剩」(surplus,這裡不能譯作盈餘)會出現。供應量大於需求量,也是不均衡,也是空中樓閣,但壓力又來了,使價格下降至市價而止。

傳統上,經濟學者為了故扮高深,發明了穩定的均衡與不穩定的均衡(unstable equilibrium),而後者可帶來爆炸(explosive)情況,天快要跌下來,泡沫經濟的理念不脛而走,甚至說若不用動力(dynamic)經濟的觀點,經濟學沒有用途。是象牙塔內的經濟學者發明這些玩意的。很有趣,但與世事無關。「象牙塔」者,不知世事之謂也。

我還是喜歡以簡單的分析來處理複雜的世事。價格若高於或低於市價,市場需求者的邊際用值會低於或高於價格。這些自私自利的人,為了要增加私利,就會沽出而使價格下降,或會購入而使價格上升。市價於是因為人的自私而升降,也因為人的自私而安定下來。

回頭說價格管制,單論通常所見到價格被管制在市價之下,就足以示範傳統的剪刀分析毫無理論可言。價格被管制在市價之下,莫名其妙的「短缺」出現,不均衡,世界大亂矣!問題是人與人之間對任何物品的競爭,必定要解決。說「不均衡」,是說沒有解決的辦法。「不均衡」的意思,是指沒有可以被事實驗證的假說。什麼「壓力」云云,不可以壓出一些假說來。

正確的分析,是如果價格被管制在市價之下,需求的一群見到自己的邊際用值高於價格,競爭搶購不獲,逼要付出金錢價格之外的其他代價來作補充而爭取。這些其他的補充準則可能是排隊輪購,可能是論資排輩、武力解決、政治手法、人際關係等等。只要知道哪一種補充金錢價格的準則會被採用,或哪幾種準則的合併會被採用,我們就知道補充準則的代價,加上金錢之價,會等於邊際用值。我們於是會有另一種均衡,不會有「短缺」,而競爭就會被解決了。「短缺」是因為經濟學者的思想有所短缺而產生的。

價格管制的分析困難,不是因為不均衡,而是我們不知道哪一種金錢之外的準則會被採用。一旦知道,「均衡」易如反掌。我在七四年提出的價格管制理論,是讓我們能有系統地推出哪一種其他準則會被採用。這是後話。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