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學 說 需 求 》

第五章、第一節:功用理念可有可無

 

 

上一章我們談及,在功用分析的三個定理下,因為有嘉芬反論,我們無從肯定價格下降與需求量上升的必然規律。(那是說,功用分析可以推出一條需求曲線,但不一定是向右下傾斜的。)這裡首先要澄清的,是需求定律不限於價格或市價的變動與需求量的關係。好些物品沒有市價,而在某些制度中市場不存在,但需求定律依然適用。不用市價,我們就以代價或犧牲代替。

如果功用分析的三個定理能推出需求定律,那麼邏輯就層次井然,極為美觀。然而,從解釋行為那方面看,只要我們能接受需求定律的本身是一個定理或公理(postulate),功用分析的三個定理就是多餘的了,沒有特別的用途。這是因為需求定律的本身包括了這三個定理的所有行為約束,而更多加一點:嘉芬物品不存在。價格或代價變動引起需求量變動,包括了功用分析中的第一及第二定理,而武斷地把嘉芬物品取締,其約束力高於內凸定理。不是高出很多,但因為內凸的等優曲線非實物,不容易被事實驗證,我們若能否決嘉芬物品,解釋功能就強得多了。

需求定律的價格或代價是事實,是可以觀察到的。但需求量是指需求的意圖,在真實世界不存在。這樣,需求定律的本身是不能被驗證的。我們必須加上其他的驗證條件,或可以被觀察到的局限條件,才可以用需求定律推出可以被事實驗證的含意。在下一章我會用好些實例示範。

這裡要說的,是假若需求定律的價格或代價是像需求量那樣,皆非事實,那麼需求定律就不可能推出任何可以被驗證的含意,失卻了解釋行為的功能。

抽象的空中樓閣,往往是理論的出發點,但為了驗證,我們要推展到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或行為那方面去。換言之,抽象往往是必需的,但一般來說越少越好。這裡我更要指出的,是「看不到」與「不存在」是兩回事。例如,經濟學上所說的「邊際」產量,在真實世界不容易觀察到,但卻真有其物。就算我們只能見到「平均」產量而永遠看不到「邊際」產量,但因為後者是存在的,可以被驗證的含意就可以被推出來。當然,因為看不到,我們要多做一重功夫,多用想像力,才可以推出驗證的含意。但如果「邊際」產量只是想像,絕非事實,那麼經濟學上的「邊際生產理論」就會變得一敗塗地了。

功用理念的一個困難,是「功用」(Utility)不僅看不到,而且在真實世界不存在。無可避免地以不存在的抽象「功用」推理,我們無話可說,逆來順受,但若可以免而不用,我們又何必故扮高深,自取麻煩?經濟學的真正用途是解釋行為,每一步都應該是為了要推出可以被事實驗證的含意而行的。功用函數是數學上的事,在數學上可以作出貢獻,但這與解釋行為是兩回事。

功用分析推不出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是不需要有「功用」的理念的。既然需求定律對行為的約束比功用分析強,為什麼還需要「功用」這個理念呢?

艾智仁、佛利民、貝加等人認為,雖然功用分析推不出約束能力更強的需求定律,而他們也一致地同意需求定律在經濟學上不可或缺,但功用的理念還是要保留的。他們的堅持,是因為有好些經濟物品,如友情、名譽等,是不能以金錢或市價量度的,因為這些物品不可能在市場成交。非金錢物品(Non-pecuniary good)於是需要「功用」數字來量度了。

我同意有非金錢物品這回事,也同意這類物品不能在市場成交。但依照替換定理,非金錢物品與金錢物品(Pecuniary good,例如蘋果)是可以替換的。既然可以替換,而解釋行為我們只須從邊際上看,那麼非金錢物品還可以用金錢物品來量度。這樣,功用量度可以省去。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功用這個理念不能用,但正如艾智仁所說,要以功用理論解釋行為,我們要事先鑑定哪種物品有功用,而又要指出獲取該物品的代價。要做到這一點,只不過是說非金錢物品可以被金錢物品替換而量度罷了。

功用的理念可以用,但也可以不用。我不喜歡用功用理念的主要原因,是這理念增加了一項抽象的不存在之物:功用。既然可以不用,那就不用算了。

世界很複雜。要解釋世事,理論越簡單越好。功用這理念可用,但免不了增加理論的複雜性。最主要的是套套邏輯的陷阱不容易避免。說人在局限條件下會爭取最高的功用數字,這句話的本身是說了等於沒說。我們必須加以上文提及的艾智仁指出的補充功夫,才可以推出可以驗證的含意,但正如我所說,做了這一重功夫就不需要功用的理念了。令人頭痛的問題是,一用上功用,稍為不小心就中了套套邏輯之計。數之不盡的以功用理論「解釋」行為的文章,揭開了數學方程式的面具,都是空空如也的。一個人自殺,你說這個人是爭取最高「功用」,當然是對的,但那是套套邏輯的對。

功用分析的好處是在高手處理下來得美觀、工整、層次井然。否決了嘉芬物品,功用分析的壞處是過於複雜,容易「中計」。需求定律比較簡單,因而「中計」的機會較少。其壞處是沒有功用分析那個層面的藝術性。我認為比起功用理論,需求定律最大的好處是沒有什麼門面裝飾的工作,迫使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解釋行為那方面去。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