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之間

城市中的故鄉
 
 

       身為城鄉移民第二代,我的童年假期都是在南台灣的豔陽下渡過,在記憶的那一端,我和一群童年玩伴,在廣闊無界的濁水溪沖積平原,騎著鐵馬追著地平線那頭豔紅的落日跑,從海洋吹來的鹹鹹季風混和著金黃色的稻香,在老榕的綠蔭下編織一頁伴隨蟬聲的炎炎夏天…..

        隨著年事漸長,升學的壓力逐漸壓縮我快樂的童年,偶而抽空回鄉下,看到的卻不是記憶中的家園,而是不斷衰敗的老婦。那一天,父親告訴我,大伯雜貨店門口的路要拓寬,父親手植的那棵鳳凰木,還有我們一群童年玩伴最愛躲藏的那棵老榕,都必須砍除,我才驚覺到,我的童年和我的故鄉,正在離我遠去…..

        或許因為對於故鄉變遷的深刻失落,我去唸了城鄉所,或許因為身為城鄉移民的邊緣身份,我接受了社會運動的召喚,或許因為想要在實踐中得到慰藉,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個推動社區改革的初生社團OURS(都市改革組織)…..

         後來,遇到蕭百興和施長安兩位同樣有志投入在地社區經營的老師,在台北盆地邊緣的石碇山上,華梵大學,他們已經持續投入八、九年的時間,運用建築系課程的設計,去採掇、編寫當地沉默許久的時間,有些村落像是石碇鄉的楓子林,在既有的文獻中,幾乎是隱藏不見的,完全靠著這群真誠熱切的大學生,和當地的耆老們,一句一句的探問、追索、書寫,而自己能夠親身經歷這樣動人的田野過程,和同學們在教學的互動實踐中成長,一直覺得是上天的恩典…..

         那天,作完田調後,楓子林的耆老們邀請學生們去參加村子裡的喜宴,…..,那天,作完田調後,一位來自澎湖的學生,說著他也想回家去作作自己家鄉的調查…..,那天,作完田調後,我想,我們都在城市的邊緣地帶,看到了我們遺落很久的故鄉……

 

 
 
上一篇      回城鄉之間首頁     回寫作廚房首頁     下一篇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