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系列
[ 回到前面 ] [ 佛說阿彌陀經系列 ] [ 佛說無量壽經系列 ] [ 佛說觀無量壽經系列 ] [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系列 ]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系列 ] no java

           名

譯者

佛說阿彌陀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相    關   著   作

作者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 王智隆居士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及注釋 王智隆居士
阿彌陀經大義 慧淨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道源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宣化上人
佛說阿彌陀經略解 聖一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蕅益大師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玄義講記 淨空法師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 蓮池大師
阿彌陀經宗要——信願持名 黃念祖居士
佛說阿彌陀經一卷,秦羅什譯。淨土三部經之一。這部經略說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等事,令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最為切要。這部經揀除小善根福德因緣,唯攝一類純篤之機。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高觀如居士

  《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述說阿彌陀佛淨土功德莊嚴而勸念佛往生的經典,是佛無問自說的經,淨土三經之一。

  此經在中國弘傳極盛,曾經三次漢文譯出。

  第一譯是姚奏弘始四年(402)二月八日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譯出。

        第二譯是劉宋孝建年中(454∼456)求那跋陀羅在荊州辛寺譯出,名《小無量壽經》,今已失傳。

  第三譯是唐永徽元年(650)正月一日玄奘在長安大慈恩寺譯出,名《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又此經的藏文譯本,系由施戒與智軍共譯出(一作悲鎧日帝與智軍共譯)。

  此經的梵文本,曾於1881年由英國馬克斯·繆勒與日本南條文雄在倫敦加以刊行。

  嗣又於1894年將它英譯,收於由馬克斯·繆勒於1875年開始編輯出版的《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卷中。又有南條文雄、獲原雲來、椎尾辨匡、河口慧海等依據梵、漢、藏文譯出數種日文本。

  此經漢譯三本在唐麟德元年(664)撰出的《大唐內典錄·入藏錄》中已並收入藏,同錄卷六並載明第一羅什譯本五紙,第二求那跋陀羅譯本四紙,第三玄奘譯本十紙。又據唐開元十八年(730)撰出的《開元釋教錄·入藏錄》所載,羅什和玄奘譯本紙數同上,求那跋陀羅譯本則未收入藏。從那時起第二譯《小無量壽經》似已佚失。但從元代以來各藏中,又都收有《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十五句五十九字和以下長行四十七字,並標明是求那跋陀羅譯,出自《小無量壽經》,這當是第二譯中僅存的佚文。至第三玄奘譯和羅什譯本的異點,即為羅什譯本中六方諸佛證成,而在玄奘譯本中則為十方諸佛證成;至對勘藏譯本和現存的梵本,則和羅什所譯的一致。又羅什譯的另一異本即古傳襄陽龍興寺石刻《阿彌陀經》,和現行本也有差別,如王日休《龍舒淨土文》卷一所說:"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這在宋元照當時也已見這石經本,元照《阿彌陀經義疏》中還表示"懷疑今世相傳訛脫",又戒度《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卷下中也附同上說。但今藏譯本和梵本並玄奘譯本中,卻未見有和這所謂脫文相同的文句。明袾宏的《阿彌陀經疏鈔》卷三中,也稱此二十一字的所謂脫文,是前人解經摻入的語句,這似乎可信。

  此經漢譯中的羅什譯本,文辭平易而流暢簡明,最為漢地佛教學人所樂誦,因之流傳最廣。這一經的內容,是為述佛一時在祇樹給孤獨園,向長老舍利弗等稱說西方極樂國土阿彌陀佛依報和正報的功德莊嚴,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彼國;同時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證成釋迦佛所說真實不虛,並對念佛眾生共加護念等事。

  由於在中國以羅什譯本弘傳最盛,因而古來各家多據此本從事疏講。現存的重要註疏,有隋智顗的《義記》一卷,唐慧淨的《義述》一卷,窺基的《疏》一卷,《通贊疏》三卷,宋智圓的《疏》一卷,元照的《義疏》一卷,戒度的《義疏聞持記》三卷,元性澄的《句解》一卷,明大佑的《略解》一卷,明傳燈的《略解圓中鈔》二卷,袾宏的《疏鈔》四卷,大慧的《已決》一卷,智旭的《要解》一卷,清徐槐廷的《疏鈔擷》一卷,淨挺的《舌相》一卷,續法的《略注》一卷,彭際清的《約論》一卷。

  現已佚傳的有名的註疏,有姚秦僧肇的《義疏》一卷,唐智首的《鈔》二卷,湛然的《決十疑》一卷,宋智圓的《西資鈔》一卷,《科》一卷,仁嶽的《新疏》二卷,《新疏指歸》二卷,《科》一卷等。

  此經在朝鮮、日本流傳也甚廣,朝鮮古德對於此經的註疏,有新羅圓測的《疏》一卷,元曉的《疏》一卷,道倫的《疏》一卷,璟興的《略記》一卷,玄一的《疏》一卷,太賢的《古眾記》一卷。日本古德對此經的註疏,有源信的《大意》一卷,《略記》一卷,源空的《釋》一卷,聖聰的《直談要注記》八卷等。

          印光大師法語: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觀經。如上二經,法門廣大,諦理精微。末世鈍根,誠難得益。求其文簡義豐,詞約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篤修一行,圓成萬德。頓令因心,即契果覺者,其唯
佛說阿彌陀經歟。良由一聞依正莊嚴,上善俱會。則真信生而切願發,有若決江河而莫禦之勢焉。從茲拳拳服膺,執持萬德洪名。念茲在茲,以至一心不亂。能如是,則現生已預聖流,臨終隨佛往生。開佛知見,同佛受用。是知持名一法,括囊萬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誠可謂歸元之捷徑,入道之要門。(正)重刻阿彌陀經序

阿彌陀經,有澫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諦信受。無量壽經,有隋慧遠法師疏,訓文釋義,最為明晰。觀無量壽佛經,有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揮。(正)與徐福賢書

◎古人欲令舉世咸修,故以
阿彌陀經列為日課。以其言約而義豐,行簡而效速。宏法大士,註疏讚揚。自古及今,多不勝數。于中求其至廣大精微者,莫過於蓮池之疏鈔。極直捷要妙者,莫過於澫益之要解。幽溪法師,握台宗諦觀不二之印,著略解圓融中道之鈔。理高深而初機可入,文暢達而久修咸欽。(正)重刻彌陀圓中鈔序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