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前面 ] [ ] [ 願 ] [ ]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願,就是發願往生。略而言之,即將平生所修功德,專求回向往生西方,不作他用,且發大菩提心,乘願再來,廣度一切眾生。詳而明之,須具欣厭二門:
        (一)厭離婆婆
厭是厭離要婆。以深知姿婆五濁,眾惡充滿,生死海深,三途劫長:五欲六塵,皆為造業之釣餌;三苦八難,無非親遭之現報:是故知苦斷集,誓度眾生,誓斷煩惱:乃於娑婆深生厭離,更無貪懋;所謂但求一日之速脫,不欲須臾之暫留,是名厭門。
        (二)欣求極樂
        欣則欣求極樂。由深信極樂清淨,諸善聚會,長生不死,受諸快樂;鳥鳴樹聲,皆是阿彌陀化身說法;不退補處多有勝進功果;是故慕滅修道,誓學法門,誓成佛道,遂於極樂,切願欣求,更無二志:所謂求生之心已定,雖萬牛而莫挽,是名欣門。
        須知,厭即捨於穢土,欣則取於淨土;此欣厭取捨之力,為十力三世諸佛轉凡成聖之通則。蓋若不厭捨,云何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乃至等覺,無不欣厭;至於成佛,方無取捨。是以蕅益祖師云: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而四明尊者亦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無有異轍。若是凡夫初學,就要高談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不免墮空落誚也。

 

        污濁的世間往往充滿歪邪的思想見解,我們常常身處其中,而往往不知,淨土念佛法門東傳中國已有兩千年歷史,大家卻不懂得珍惜這個寶貝,常常有愚夫愚婦自覺身心卑微污穢,不敢發願往生淨土,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發這種願?或者,往往看到一些小智小慧的聰明人,只知翻過佛經卻不知深入研究、甚至連佛經都沒碰過,就自命是大乘佛教精通,對淨土念佛法門歸為俗氣而不屑修習?這些人實在可憐可悲!
        寒天飲水冷暖自知,凡真正研習過佛經,印證於生活的人,方能體會佛陀苦口婆心的悲願情懷,例如佛教三藏經典中的最極之作 ---- 《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仍以普賢行願品普勸善財,及華藏海會眾菩薩,一致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作最後迴向,我們清楚的發現 --- 這些聖眾應當不是愚夫愚婦,這些聖眾應當更不會淪為只是俗氣之徒,菩薩聖眾們都還知道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身為凡夫眾生,更當學習祂們一起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對!所以信願行的第二個條件,也就是告訴我們要真誠的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