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每年有廿多人升讀九龍華仁書院,究竟九龍華仁書院有幾好?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每年有廿多人升讀九龍華仁書院,約佔每年聖方濟各英文小學畢業生(男女合計)15 %,若單以男生人數計算約佔20 %,亦約佔九龍華仁書院中一總收生人數之10 %,這數字不是依靠統一派位而來的。因著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是私立的關係,小一入學要通過筆試和面試,至於那些幼稚園的學生多被取錄呢? 我們應從各間幼稚園本身看這答案,即是假設某一幼稚園K3若有一百學生而全數報考這小學,若有20%或以上被正式取錄,則這比例相當高了

究竟九龍華仁書院有幾好 ? 可參考教育署輔導視學處一九九九年六月之質素保證視學報告摘要

九龍華仁書院

九龍窩打老道56

視學於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三月三十一日進行。本文為視學報告摘要,視學報告全文可在上述學校查閱。

學校資料

學校是一所耶穌會開辦的資助男子中學。1924年創校時,學校設於砵蘭街70號,只有學生24人。現時的校舍則於1958年年初註冊。

全校共有31個課室、四個實驗室、12個特別室、兩個籃球場、四個網球場及禮堂、圖書館、足球場、硬地足球場、泳池和舉重健身室各一。校舍佔地40 000多平方米。

主要視學結果

學生表現

學生的學業表現良好。在過去三年香港中學會考,各科的及格率均高於全港的平均及格率,絕大部分科目考獲AC級的百分率亦比全港平均百分率為高,而獲14分或以上的百分率亦高於全港平均百分率。在過去三年的高級程度會考,大部分科目的及格率及AC級的百分率亦高於全港平均百分率。

學生的非學業表現優異。學生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並能獨立處事。大部分學生有禮、自律、自信、獨立自主及有責任感。他們在各校外活動和比賽中亦有良好表現。學生領袖能幹,在校內和校外活動中擔當領導的角色,表現出良好的領導才華、組織能力和人際技巧。

學校效能

學校的文化和傳統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關愛、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助達成學校全人教育的目標。學生深愛學校,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並引以自豪。

課程設計充分發揚學校的辦學宗旨。正規課程廣泛而均衡,涵蓋各主要範疇的知識和經驗,並輔以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對學生的均衡成長大有助益。許多科目設有專題作業,能有效地發掘和發展學生的才華和潛能。資訊科技委員會有明確的教與學計劃以推廣資訊科技。有數個科目並嘗試將資訊科技引入課程內。此外,學生又透過圖書館課和美術與設計課,學習到基本的電腦技巧。

學校採取了積極的步驟,檢討初中年級的英文及數學科課程。這種良好的做法應推廣至其他科目和其他年級。長遠來說,學校應成立一個正式的課程評核機制,以助進一步發展課程。短期而言,學務委員會除繼續現時的工作(主要為校長提供意見)外,還應擔當整體課程策劃和發展的領導角色。

學校雖然對教育趨勢有敏銳觸角,但現時仍未正式把跨課程的課題納入課程內。為使教學更有效,科組間應加強統籌和聯繫,以鼓勵教師就教學法、安全措施、教與學進度的監察、跨課程課題的統籌、以及為新入職和經驗較淺教師提供協助等方面,多作交流,加強合作。

教學工作的分配能充分考慮個別教師的專科知識、經驗和興趣。絕大部分課節都由曾受專科訓練的教師任教。觀課所見,教師能掌握任教科目的知識,並且能夠適當地引用時事和學生日常的生活經驗來促進學習。此外,教師大體能夠有效地運用適當的授課語言。

不同科目的教學質素有差異。觀察所得,大部分科目的輔助教材和參考資料都足夠,但部分科目的使用率仍可提高。觀課所見,頗多教師主要以講授方式教學,並集中解釋概念和課文內容。教師應盡量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並應增強帶領小組活動及推動課堂互動的技巧。

整體來說,學生的學習表現良好。大部分學生可以獨立、合群地工作,無須嚴密監督,並且主動和教師及同學建立良好關係。他們行為良好,上課亦很留心。學生積極參與實用及有趣的課堂,尤其是語文科和文化藝術科,但在一些以講授為主的課堂則投入較少。一般而言,他們對配合自已興趣和期望的學習活動,特別積極、熱心和投入。

學校的寬鬆氣氛和開明傳統能讓聰穎和主動的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絕大部分學生均能主動學習和爭取出色的表現。學生之間普遍存在的競爭意識,亦能成為部分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和提升學業水平的動力。但值得關注的,是競爭會否影響某些學生的自信。此外,一小部分缺乏自發和自律而未能獨立學習的學生,需要在正規課堂和課餘多加關注、鼓勵、支持和輔導。學校亦應檢討有關資源,使能更有效地為一些中、英、數三個主要科目能力稍遜的學生提供支援。

絕大部分試卷的考核範圍、試題種類和深淺程度都合宜。評分標準詳盡周全。然而,部分高年級的試題直接抄錄自過往的公開試試卷。為更有效地確保試卷的質素,校方對教師在考試前把試卷交科主任查閱的做法應予鼓勵。

部分科目已在正規評核引入持續評核的方法。學校可探究引入不同種類的進展性評估方法的可能,例如專題作業和實習等。大部分科組在校內考試後,有分析學生的表現,並作出適當的跟進建議。其他科組亦應進行同類的分析,以取得更佳的教與學效果。

家課政策由個別科組自行訂定,部分科目在監察家課政策的執行方面稍嫌鬆懈。教師一般不會給予太多家課。家課的頻次普遍偏低,尤其是低年級。教師批改的水準不一。學校應加緊留意學生的習作,並多加正面和有建設性的回饋,以協助學生建立信心和作出改善。此外,學校應進一步增加供教師、學生和家長討論學生學習進展的渠道。

學校的關顧工作著重整校參與。學校舉辦多種類的預防性和發展性大型活動,並同時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個別輔導。此外,亦有一些特別設計的活動以輔助學生發展。這些都是好的措施,但成功與否則視乎個別教師和高年級學生的工作態度和能力。學校應檢討及改善這方面的措施,以提高關顧工作的成效。

在訓育及輔導方面,學校採取輔導而非懲罰的方式,協助學生改善行為和承擔責任。一些較難處理的個案則由學生輔導及訓育兩組內的少數成員和學校社工處理,他們緊密合作,效果良好。為使其他教師亦可提供支援,並使大家以相同的標準處理訓育、輔導事宜,各有關委員會應加強合作,而所有成員均應共同參與處理學生問題。為消除一些教師對學生管理問題的憂慮,學校應考慮訂定教學策略和預防性的措施,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良好習慣。學校可集中關注某些特定範圍,如學生的一些行為問題,以收及時糾正之效。

在升學及就業輔導方面,學校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資料、資源和活動,並嘗試在正規課程中,融入升學及就業輔導教育,獲得良好效果。為提供更佳的升學及就業輔導服務,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可嘗試與其他組別或機構聯合舉辦活動,以協助有需要的學生。

學校在課外活動方面,整體表現優異。學生備受信任和鼓勵,因此顯得投入、獨立和自信,他們凡事竭盡所能,全力以赴。大部分課外活動是由高年級的學生籌劃及推行。課外活動組在加強有關活動的整體統籌工作方面,擔當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該組已建立的完善工作系統和紀錄完備的工作程序,對於進一步發展學校的課外活動,很有幫助。觀察所得,教師參與較多的課外活動一般都有較高水準的表現。為提高質素,課外活動的指導教師可更積極參與這些活動,用他們的經驗和知識,幫助學生做得更好。現時不同課外活動的負責人雖有良好的非正式溝通,但由於校內同一時間進行多項課外活動,各會社如能加強協調和聯繫,便可以增加校內成員對這些活動的認識。

學校與校友、外間教育機構和社區團體保持緊密聯繫,並能善用他們所提供的協助,有效地發展學校和培育學生。

家長普遍認為學校有優良的傳統,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獨立思考和自立能力。個別家長更積極支持學校。但大部分家長反映,正式和非正式的家庭、學校溝通頗為有限,他們未能積極提供意見。由於家校合作是培育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宜加強與家長的接觸,增進雙方的了解和支持。學校應盡速成立家長教師會,促進家校合作。

學校管理

校監開明,關注校務,務求學校能與時並進,不斷改善。校長亦高瞻遠矚,熱心探索及嘗試新意念、措施,並在分配職務時,考慮教職員的長處和能力,令教師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可以選擇他們認為最切合學生需要的方法。

副校長勤奮盡責,與校長緊密合作,並隨時提供協助。如能加強他們監察各科組主管和統籌各委員會的職能,他們的才能將可進一步發揮。

校內各科組主管直接與校長商討事務。學校的氣氛自由開放,科組主管各自主動發展所負責的工作。很多時候,這種工作自主使主管更積極進取,爭取更佳的成效,但有時亦可能被用以掩飾無為。

學校的行政架構(包括負責決策的校董會、釐訂措施的學校諮詢議會,以及多個功能小組)體現了校方重視個人的自主、自制、自發和彼此尊重的精神。校董會及學校諮詢議會均有教師代表,從而確保校方在決策時會考慮教師的意見。校董會成員包括一位家長和一位校友。

學校的七項教育目標清楚顯示學校的宗旨,全校員生都知曉,周年校務計劃書亦有兼顧這些目標。然而,周年校務計劃縱使有訂定每年的重點,但並沒有輔以短期、中期或長遠的具體目標;而工作計劃也不是經常具列可助順利推行和評估計劃的細則。

教師能夠取閱與他們有關的資料。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所保存的資料甚為齊備。學校可研究更進一步借助該系統的功能和資料,以減少行政工作,以及促進教學及其他活動的策劃。

學校須加強安全意識,特別是實驗室和體育活動的安全措施。學校實驗室安全常務委員會應全面發揮其功能。

學校妥善安排曾受專科訓練的教師教授有關科目,大部分科目的課堂皆由曾受專科訓練的教師任教。所有教師均具備其職級所需的學歷資格;約82%的教師更曾接受師資訓練。校方亦會因應教師的專長和意願分派非教學職務。校方以委任方式,確保各組別均由適當的員工領導;而教師可按興趣,自由選擇成為各組別的成員。由於教師對所屬組別的工作有興趣和熱誠,故特別投入,能更有效地協助組別發展。然而,強調互相尊重有時會導致未能切實跟進議決事項的情況。如能加強某些組別內教師的協調,將有助改善這種情況。

學校設有多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溝通渠道,以促進教職員間及教職員與校方的協調。校內決策過程民主:有一類教職員會議,校長和副校長均不出席;教師先在會上提出建議,然後交由校長主持的教職員會議、學校諮詢議會及校董會討論。這過程確保大部分教職員了解事件因由,從而作適當配合。故此,通過的建議一般能順利推行。

校方在教職員管理方面採用獨特的方式,各組別主管的監管職能並不太明顯。校方秉承耶穌會的精神,對教師十分信任;而教師大都全力以赴,盡心教學。然而,學校須謀求良法,以防在這種開放的管理作風下,個別較為被動的教師,會不積極地求取進步。

學校支持教職員接受各類型的培訓。除了籌辦教職員培訓活動外,學校亦有作出安排,讓教職員在上課時間參加與他們職務有關的培訓課程。教師亦會利用公餘時間自行進修。不過,由於教職員的專業發展很視乎個人的主動性,故此有時教師的專業進修並未足以應付教學工作的需要。

學校的考績制度以兩年為一個評核周期,重點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先進行自我評核,繼而由校長評估。評核後的跟進工作由教師自發執行,即使員工不擬或沒有認真跟進協定的發展建議,也不會受到任何壓力。為更善用教師的專業才能,並幫助他們的專業發展,校方可考慮在考績過程中加入中層人員的參與,他們可就學科或其他組別工作,提供意見。

學校的文員和校工親切有禮,工作勤懇,對學校有強烈歸屬感。他們認為工作分配公平合理。全校教職員皆對工作環境甚為滿意。

學校的財政收支紀錄有系統地存檔。各科組主管就所負責的工作範疇擬備財政預算,並須負責監管撥款的用途。各科組均能適當地運用撥款。由於獲得校友和家長的慷慨捐助,學校有額外的經費為學生安排特別活動,有助他們學習。校友的擁護和支持,使學校能成功推動不少活動。

學校校舍寬敞,設備完善,運動設施更為全港最齊備的其中一所學校。此外,由於課室充足,故沒有浮動班級,大部分科目設有特別室。校園廣闊,使學生和教職員可在一個開闊、舒展和和樂的環境下融洽溝通。正因為學校面積廣闊,加上校舍已興建多時,維修費用需花費不少。目前有部設施仍未妥善修葺,故校舍維修一直是校方所關注的事項。

學校能善用資訊科技先導計劃所提供的設施。教師和學生亦可藉校內圖書館收藏的資料及互聯網設施得知教育的最新發展。為使資源運用得更有效,校方宜適當調配人手,使圖書館在上課時間內也開放供教職員和學生使用。校方應訂定教學資料和視聽設備的使用守則或政策,以及擬備資源目錄,並不時更新,以方便教師參考和使用。

學校有評估的意識,校內各項活動和計劃亦有年終評估的要求,評估方式是員工在考績過程中向校長匯報有關活動和計劃的情況。然而,學校並無足夠的具體方法,如利用評估工具和步驟、周年報告及發展計劃等,以確保評估及跟進工作如實進行。建立一個整體機制評估學校表現,有助學校全面掌握和發展自己的特質。

關注事項

學校優良的文化深得全校員生欣賞和支持。學校自由開放而民主,尊重個人,鼓勵獨立思考。校內和諧和關愛的學習環境,有助達成學校全人教育的辦學目標。學校的課程設計和編排大體恰當;課外活動種類眾多,內容充實,能輔助正規課程,照顧學生的需要。學生整體的學習表現出色。他們極愛護學校,為學校感到自豪,並有強烈的歸屬感。校監開明,致力改善學校。校長高瞻遠矚,熱心探索及嘗試新意念、措施;兩位副校長勤奮盡責,多方協助校長。科組的主管人員及教師自發地為學校作出貢獻。很多教師和學生在自由、信任和彼此尊重的環境下,發揮所長,不斷進步。校方和教職員有良好的溝通渠道,與校友亦保持緊密的聯繫。校舍寬敞,場地充足,使教師和學生可在開闊、舒展和和樂的環境下交流。學校宜就下列各方面,在現有的成就上不斷發展,予以提升:

進一步鞏固學校的專業文化,包括 --

在正規、非正規和跨課程的教學計劃方面,加強科組內部及彼此之間的協調;

改善學校課程發展的機制。短期而言,加強學務委員會的權責,使該會能扮演領導角色。長遠來說,學校應設立一個正式的課程評核機制;

教師可加強帶領小組活動的技巧和促進課堂互動,使課堂更生動有趣,並進一步監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成效;

改善學業評核制度,例如:在考試前將試卷交科主任查閱;廣泛採用進展性的評核方法;加強現行分析學生在校內試表現的措施,並根據分析結果採取跟進工作;及增加教師、學生和家長討論學生學習進度的渠道;

對有需要的學生多加關注和輔導,並集中處理特別的學生行為問題,以收及時糾正之效;及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其負責的課外活動,並加強課外活動組的工作,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外活動的質素;

研究學校生活對學生產生的不同影響,尋求方法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潛能,並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包括 --

研究競爭意識對個別學生的自信心會否有不良影響;及

考慮加強統籌工作,以集中力量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服務;檢討有關資源,使能更有效地協助中、英、數三科成績稍遜的學生;

加強物質和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包括 --

加強中層管理人員在監察、統籌和評核表現的職能,並謀求良方,確保員工會在有利的環境下求取進步和作合理改善,以讓教職員更能發揮個人的專長和才能;

善用家長參與校務的殷切期望,從速成立家長教師會;及

盡量利用現有資源維修校舍;善用學校行政管理系統的功能,以方便教師工作;妥善安排人手,維持圖書館在上課時間開放;擬訂視聽資源目錄和使用守則,並不時更新,以協助和鼓勵教師使用這些資源;

關注安全措施,尤其是實驗室和體育活動的安全措施;及

建立一個全面的自我評估機制,使各項活動和計劃取得更佳效果。

此外據星島網站統計之19782002年香港中學會考狀元學校分佈,九龍華仁書院於這期間一共產生13位中學會考狀元。




返回內容索引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