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的功能及用法

 

眾所周知,文字是用來記錄人類的思想感情的,可是文字有時不能完全表達出我們說話,因此不同的標點符號就出現了。

古代書面語(即文言文,俗稱古文),一般而言,都不加標點。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外國語言系統中常用的標點符號才正式引入本國,成為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標點符號的使用,不僅減少了讀者的麻煩,它還有很多功能,包括:

(一)    表達語氣,加強文句的「表情作用」

(二)    加強文意,避免造成語意混淆

基本上,每個標點符號都有其獨特的用法。為使大家能清楚認識和適當地運用標點符號,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以下幾個常用的標點符號。

 

句號 ()

句號,又叫句點、結點,主要是用作表示一句句子的結束。

標點符號裡面最易的要算是句號,很多人以為句號的用法不會弄錯,事實卻不然。當句子的意思仍和下文有關聯,就貿然加上句號,這就會犯錯了。

逗號 ()

逗號,又叫逗點,是一個最常用的標點符號。

「逗」就是「停留」的意思。一句話沒有說完,需要在這裡稍稍停留一下的,就要用逗號。逗號的用途廣泛,用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有些人卻經常濫用逗號,甚至整篇文章都用逗號,到了段末才加個句號,這是不對的。 

另外,在一般情況下,主詞、賓詞之間,及形容詞和被形容詞之間,不能用逗號分開。

冒號 ()

如遇下列幾種情況,我們便應該使用冒號:

一、在書信或演講時,我們會在稱謂語後加入冒號,

二、引用別人說話的句子時

三、總結上文

冒號的兩點必須上下連點,文字橫寫的時候也要一樣。

感歎號 ()

凡表示驚奇、命令、高興、歎息、稱讚、憤怒的語氣都應用感歎號。

用感歎號要看語氣怎樣,不要一看見感歎詞就加上感歎號。

為了表示強烈的感情,有人會把感歎號寫成「!!」或「!!!」,但這種用法,應該要減少使用。

問號 ()

問號又叫疑問號,用在表示詫異或發問的句子的句末。如遇下列幾種情況,我們便應該使用問號:

一、句子裡面有疑問詞 (如「幾」、「那」、「什麼」、「怎樣」、「怎麼」、「嗎」、「為什麼」)

二、句子有疑問的語氣,而且期望回答。

三、對於一個詞語有懷疑或不滿的意思,但要在問號外面再加括號。

有時句子雖然有「呢」「嗎」等常用的疑問詞,但卻沒有疑問語氣,亦不期望有回答,那就不應該用問號。

省略號

(......)

 

為了避免冗贅,我們可以用省略號來刪減部分文字:

一、引用別人的說話或者文章的時候,如讀者已經明白,便不必再引下去,可用省略號來代替。中間無直接關係的部分也可以用省略號來代替。

二、用來表示斷續吞吐的說話。

省略號應佔兩個字的地位,一共六個點子。

引號  (「」『』)

引號有兩種:「」叫單引號,『』叫雙引號,兩者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樣的。

只是已用了引號的句子中,若再有要用引號的必要時,便要用雙引號以示區別。

以上只是幾個常用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如有興趣深入了解上述標點或其他標點的用法,可參考市面上有關書籍及網頁。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