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菩薩
[ 回到前面 ] [ 觀世音菩薩 ] [ 大勢至菩薩 ] [ 普賢菩薩 ] [ 文殊菩薩 ] [ 地藏菩薩 ] [ 韋馱菩薩 ] [ 伽藍菩薩 ]

護法伽藍菩薩

        佛教的伽藍護法菩薩,即關公(羽),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山西解縣人(河東解人,今運城縣),民間稱為「關帝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他的生平事蹟描繪得精彩絕倫,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醜、古城會、華容道、水淹七軍、走麥城 ... 

        根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

       『 關羽,字雲長,亡命奔涿郡,先主(劉備)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乎原相,以飛羽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

        建安五年,曹公(操)東征,先主奔遠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文遠)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返,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之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運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羽美鬚髻故,亮謂之髯(美髯公)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肉,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天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移將軍龐直 ... 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其子關平於臨沮。』

        關羽被害之後,其子關興嗣爵。這位虎父之子也是才華橫溢,十分受到丞相諸葛亮的器重。但因蜀漢國祥不永,不久即被曹魏大將鍾會、鄧艾所滅。據說,當魏軍大舉入蜀時,從將有一名龐會者,乃龐直之子,他為報父仇,竟於破蜀之後,把關氏家族殺得一乾二淨,實在今人扼腕太息!

        「山東有孔夫子,山西有關夫子」,他又是武聖。北宋徽宗在西元一一○八年封他為武安王,一一二八年南宋高宗封為壯繆武安王,一三二八年文宗加封「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一五九四年明神宗時進爵為帝,以後民間稱關帝。

        直到有一天晚上,智者大師在玉泉山禪坐入定,雲開月朗,見有兩個威儀如王者模樣的人,長者美髯飄拂,少者冠帽而清秀,向大師長揖致禮並作自我介紹說:「我是漢末的關羽,這是我子關平,死後靈威在此,大德聖師,您為何而來?」

        大師說:「我要在此建立道場。」

        關羽說:「大師慈悲,哀憫弟子。我有一舍,願供大師建寺,我與子關平永為
護法,願大師能接受。」

        大師出定後,依所示方向去看,果然有一棟房子,巧工神運,非人間所有。大師欣然率眾入舍而住。 

        一日,大師正在說法,關羽來聽講。關羽對大師說:「弟子今日幸聞出世法,願永修菩提,願大師為弟子受戒。」

       大師秉燭焚香,為他受了五戒。從此,關羽成了佛教的護法,鎮守伽藍,也就是目前寺院門前紅臉長鬢,威嚴肅穆的伽藍菩薩。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