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洩(Blow-Up)
另譯:放大

發行:
1967 - UK / USA MGM- 149 min. -Color
導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演員:
David Hemminsa
(大衛海明斯)
Vanessa Redgrave
(凡妮莎蕾格烈芙)
Sarah Miles
(莎拉邁爾斯)
Peter Bowles


內容介紹

一位倫敦時尚攝影師某一天在公園中無意間拍下一名神秘女子的照片。他回到暗房將照片放大之後,才發現照片中有他再拍攝時未曾注意到的影像,這是不是一宗犯罪案件的開始呢? ......


版主私人評價★★★★1/2
版主感想:
安東尼奧尼自導自編(加上長期合作的Tonino Guerra與Edward Bond ), 首次衝出意大利跑到英國拍攝的英語長片,由Mgm英國分公司發行,獲全球多個獎項,更勇奪第20屆Cannes電影節-金棕櫚獎,故事改編自Julio Cortazar(科薩塔爾)的短篇小說,基本情節也是個離奇的故事,可是改編後關聯不大,因為安東尼奧尼就是有能耐把它變成自己的電影。

故事圍繞著名攝影師Thomas(名時尚攝影師David Biley的原型),在一天24小時內發生的事,背景是60年代末,Thomas是個有錢有閑(開勞斯萊斯,隨手購買不明用處古董)、自視甚高兼玩世不恭的人物,一次工作間隙時間,他到公園裡拍下一對情侶擁抱的照片,女方(Vanessa Redgrave)發現他的舉動,非常執著地要取回底片,甚至找到他的攝影棚,不惜肉償換取,奸詐的Thomas以一卷假的底片打發了她,待他把照片沖印出來後,隱約發現花叢裡竟有把槍指向男子!他再放大下一張照片,發現那裡躺了一具屍體,當晚,他驅車再到公園查証,屍體果真還在,他再回到攝影棚,底片跟照片給拿走了,他急忙找朋友陪他察看,朋友卻不關心這些事,最後,連屍體都不翼而飛了……

安東尼奧尼稱得上名作的多半佷抽像,節奏楥慢(開始近30分鐘根本看不出劇情),整體欠缺高潮起伏,主題幾乎是慨念形式的,但Blow-up算是頗易入口的影片了,它有明顯的內容,當然它沒有給出來龍去脈的處理方式,近似懸疑片的過程通通難以詮釋,多少會使人有些鬱悶,更甚的是,在基本劇情裡加入許多主角日常鎖事的手法,如古董店買不明用途的螺旋槳、畫家妻子與他的畫……;大既明白導演刻畫主角日常的用心,卻也不明所以地干擾你的思路,但Blow-up有獨特的地方,它紀錄了六十年代英倫的時尚文化:嬉皮、搖滾樂、毒品、疏離與性……不止讓主角跟兩個女孩大玩3p,據稱也是首部展露女性全裸場面的英國電影,然而這些場面在電影中不過是配角而已,倒沒有喧染色情的感覺,因為所有重點地方根本被巧妙的掩蓋了(噓),蠻故意的。

影片最惹人爭議的高潮在結尾的段落:首段出現過的那群打扮成小丑的青年以默劇方式打著一場網球!虛構的球拋了到主角腳下,他竟也裝著拾起網球投擲回去,他也隨之消失了…。

如此的顛覆堪稱絕品,細心考究下來,客觀 (主角或觀眾)認定的真實可能只是主觀的想像(謀殺案的存在),而客觀(那群青年)的真實卻也會是假的(網球賽)。

影片的確有不解的謎團,如果真的有謀殺事件,為何Thomas沒有聽見槍聲(滅音?),就算Thomas的確掌握了事實,他也錯過了(照片被偷前,他沒有報警或更積極地揭發事件),那謀殺案是真或假都不重要了,因為Thomas無力改變那一切,再說,Thomas根本沒有親眼目睹謀殺案,他只從照片上發現,而放大的結果又很模糊,既然親眼看見都未必是真實,何況沒有看見?

有了以上的假設,就能引伸出主角參與網球賽的動機假設了:
Thomas會參與那埸熬有介事的網球賽正意味著到此時,他也甘心尊從了世俗的看法,象徵他沒有了自主和控制(他一直都很會操控人),反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侍,並決定接受了照片不存在的現實,所以他也在末端消失了。

有意思的是,在我們試著放任自己解釋本片的同時,我們就像 Thomas一樣 反覆“放大”及確定它的涵意,認定“放大”可以看得更清楚,卻變成無限放大的模糊一片,我們甚至會拷問自己的理解能力,弔詭是:電影的“解釋”是否存在?我們不能確定。

有關攝影是相當精緻的,安東尼奧尼本身就是攝影出身,對畫面美感的追求有一份專業的執著,據說他會為了影片的視覺效果而把街道上的整幢屋子重漆一遍,事實上,那幾幕60年代倫敦街頭的取景的確巧妙,特別注意公園裡風吹樹木那一幕,這樣的自然景觀在安氏好幾部片都有佈置,而攝影師給模特兒拍攝的戲中戲也是高超,過目不忘,怪不得講評人說這部影片中的每格畫面都可以裝錶掛上牆欣賞。

至於音樂方面更著名了,全片僅在片頭和結尾的字幕部份有短暫的爵士配樂,由大師Herbie Hancock主理,其餘時間只靠單純的自然聲響,除了搖滾俱樂部那一段,在舞台上表演的可是60年代英國的搖滾班霸The Yardbirds,請到他們串場一曲"Stroll On"簡直令人欣喜(我個人十分欣賞此band),這段除了有Jeff Beck砸掉bass的高潮外,仔細看還看到吉他手jimmy page呢!(他後來是偉大的Led Zeppelin之一)。值得一提,主角竟不識寶掉了那爛bass,真叫人扼腕啊。

此外,本片的概念直接影響了Francis Ford Coppola拍出The Conversation(對話),以及1981年由Bryan De Plama導演的Blow out(凶線)。尤其後者。

___mac(1.4.2006)

獲獎記錄:1967年英國學會最佳電影
1967年Cannes電影節-金棕櫚獎
1966年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最佳導演、電影
1966年金球獎提名外語片
奧斯卡記錄:1966年提名最佳導演、原著劇本

回舊時代影雜



Top of Page
sign my guest book

All Word Copyright (c) 2002 -2006。本頁所有文字版權所有,非經同意勿任意轉載。老人痴影症All Rights Reserved.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