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巴士植根香港65年,由一九三三年引入專營權起至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止。期間經歷風風雨雨,最後也是在風雨中結束。以下是中巴65年來的大事記錄:

日期 大事大記錄
1924 中巴成立,為九龍區提供巴士服務
1933 政府為改善巴士服務,推出專營權制度。中巴獲港島區專營權
1941 車隊總數增至108部
1942 日軍攻陷香港,中巴被逼停駛,巴士更被日軍徵用,廠房被毀
1946 重光後車隊剩下4部,由英軍提供貨車改裝為巴士
1948 車隊回復戰前規模
1952 巴士數量增至170部,可見中巴買車積極進取
1960年代 車隊數目激增至269部,並引入36部載客90人的雙層巴士
1962 中巴首部雙層巴士丹尼士Loline試行,是為「中華之寶」
1971 試驗「一人控制模式」,即乘客上車自行將車資投入錢箱
1972 中巴成為全港首間巴士公司試用後置引擎巴士丹拿珍寶
海底隧道通車,中巴版圖再擴展至九龍,平均每年賺2500萬
1975 車隊內全數單層車退役
1981

百利保展開敵意收購,顏成坤為保江山不惜變賣物業將持股量增至51%。雖然成功抵擋百利保收購,但中巴已元氣大傷

引入首部12米巴士,ML2更成為香港首部擁有3對車門上落的巴士
1988 開始使用空調巴士行走
1989 勞工不滿退休金問題發動兩日的罷工,成為中巴從此衰落的分水嶺
1993 中巴未經政府同意自行將北角七姊妹道車廠售予太古集團套現,政府強烈不滿
1/9/1993 城巴接辦中巴26條路線,主要為南區線
1/9/1995 城巴再接辦14條中巴路線
1998 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決定不再延續中巴專營權
中巴拍檔Stagecoach競逐專營權但敗北
新世界創建與第一集團合組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奪中巴88條線專營權
新巴接辦中巴路線,首日運作順利
中巴營運非專利線,由港運城至北角政府合署
中巴擁有英皇道625號、港運城及西灣河民生書院毗鄰土地擁有權
1999 顏傑強接受周刊訪問時表示,中巴持有Stagecoach3%股權,簡接控制城巴
2000 中巴柴灣車廠將於新巴之租約滿後租予城巴作維修陳停泊巴士之用
中巴向地政署申請將柴灣車廠(柴灣道391號)用地改作住宅用途並獲批准
中巴與太古集團入標競投西灣河碼頭廣場地皮但告失敗

中巴、太古地產及新鴻基地產所持有的地皮,港島東海景豪宅「逸濤灣」(即港島民生書院毗鄰)開售

2001 巴士迷界盛傳城巴購入中巴的兩部富豪奧林匹克十一米VA62及64
中巴兩部富豪奧林匹克VA62及VA64已售予城巴,其車隊編號為1041及1042。另外中巴為保留其上市地位,向城巴買入一部配香港捷聯車身的富豪B6LE巴士

中巴主席顏成坤於2001年4月14日逝世,惟中巴股價不跌反升。主席一職由女兒顏潔玲擔任

中巴柴灣車廠於9月1日起租予城巴使用,直至中巴收回車廠作發展為止
2002

中巴柴灣車廠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發展為住宅項目,而發展藍圖亦同時獲得通過,該處日後將興建4座56層高的住宅,一字型排開,貼近柴灣道 。而發展日期將是城巴新柴灣巴士廠啟用、城巴遷離現時中巴柴灣巴士廠後

中巴於4月21日開市前向聯交所申請停牌,由禹銘投資代表的ASIA TIMES INVESTMENT﹝時亞投資﹞以現金全面回購,惟中巴官方聲明指收購者提出的條件含糊不清

中巴於4月22日復牌,股價最高升至$73收市報$71.25,大升$5.25

中巴監理顏傑強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以「兄弟姊妹玩波子」作喻,指出顏家「絕不做敗家的事」

《星島日報》連日報導中巴收購戰情況,爆出多名幕後持股知名人士,包括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前安寧數碼主席支盈章及商人陳君實 ,陳氏持股量竟達一成,成為收購戰成敗關鍵

禹銘投資提出以每股一仙向中華汽車﹝0026﹞作出全面收購,並承諾一年內向中巴股東派發中巴現金及債券,總值$41.46億﹝即每股可換$90.6﹞。但有指除非顏氏家族成員內訌,否則收購難以成功

中巴指禹銘投資的收購建議「可笑」、「貪婪」,稍後時間,禹銘投資誓言轟顏家出中巴

中巴主席顏潔玲、監理顏傑強和顏亨利一同召開記者會,宣佈若禹銘收購失敗將於十一月派發特別股息$18,並積極發展地產事業

禹銘投資將收購中巴的期限延至九月底,但中巴股東對禹銘提出的收購方案欠積極

接受禹銘收購中華汽車建議的中巴小股東支持率只有0.23%,而前安寧數碼主席支盈章亦「打退堂鼓」,即禹銘收購中華汽車建議失敗

2004

中巴渣華道員工宿舍拆卸工程開始

城巴遷出中巴柴灣道巴士廠,搬往盛泰道的新車廠

中巴渣華道員工宿舍拆掉工程完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