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情篇之我爱王菲

其实爱不爱的并不重要,比如老外嘴边总挂着love这个字,可是,你别把它当真,否则你听到I love bush!你会以为他是同性恋,如果他是一个男人的话。总而言之,爱和喜欢没多大差别,千万别像国人那样当真。

我爱王菲,因为她。。。

她有时候会“胡思乱想”,有时候又会“执迷不悟”。

有时候她很“浮躁”,有时候又那么低“沉醉”。

她会说“不爱我的我不爱”,其实她是说“你喜欢不如我喜欢”。

也许会“麻醉”自己,也许会“醒不来”,可是这都是从前的“誓言”,“约定”。

“当时的月光”很“无奈”,“百年孤寂”以后会不会还是有点“闷”。

她也许有许多“借口”来“敷衍”,可是她还是有着“初恋”的“纯情”。

也许她是“容易受伤的女人”,生活在“爱与痛的边缘”,

也许她会“飞”,也许她在“云端”,实际上她还是在“人间”。

她喜欢“靡靡之音”,她喜欢“纯音乐”,她喜欢“向乃尔”。。。

我喜欢王菲,仅仅喜欢通宵下载她的50首歌,

我喜欢王菲,仅仅喜欢拼命收集她的歌来听,仅仅是从早到晚地听,仅仅是只听她一个人的歌,

仅仅是简单的喜欢。

我也不想这样

(歌词)

    忽然间,毫无缘故,再多的爱也不满足

    想你的眉目,想到迷糊,不知不觉让我中毒。

    忽然间,人需要保护

    假如世界一瞬间结束,假如你退出,我只是说假如。

    不是不明白,太想看清楚,反而让你的面目变得模糊

    越在乎的人,越小心安抚,反而连一个吻也留不住。

    我也不想这么样反反复复,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

    你的甜蜜变成我的痛苦,离开你有没有帮助。

    我也不想这么样起起伏伏,反正每段关系都是孤独

    眼看感情变成包袱,都怪我太渴望得到你的保护。

 是否太软弱

(歌词)

    你说过了再见,心却没告别一点,曾为你放弃一切,你还是有你的世界。

    明知道不能越陷越深,苦苦困住了自己,却无能为力,是否太软弱,不够清醒。是否太软弱,不像了自己。

   

    为何反反复复,你的心难以靠近。冷漠让我孤单,心中却放着遗憾。

    明知道不能越陷越深,苦苦困住了自己,却无能为力。是否太软弱,不够清醒。是否太软弱,不像了自己。

       

蝴蝶

(歌词)

    嘴唇还没张开来,已经互相伤害

    约会不曾停下来,就不想期待。

    电话还不没挂起来,感情已经腐坏

    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来的快,也去得快。

    给我一双手对你依赖。

    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给我一刹那对你钟爱,

    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美梦就醒来,我们都自由自在。

               

    回忆还没变黑白,已经置身事外。承诺不曾说出来,??不在。

    眼泪还没掉下来,已经忘了感慨。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不可能随身携带。

    给我一双手对你依赖。

    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给我一刹那对你钟爱。

    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美梦就醒来,我们都自由自在。

 

 

醒不来

(歌词)

 

    分不清白天,看不见黑夜。

    心情冷艳昼夜徘徊。

    分不清是非,看不见完美。

    十分酒醉七分疲惫。

    不是想沉睡,喔。。。醒不来,

    醒来你依然不会在。

    不是醒不来,喔。。。

    醒来我还是发呆。

   

    分不清白天,看不见黑夜。

    心情冷艳昼夜徘徊。

    分不清是非,看不见完美。

    沉溺在昼夜的边界。

    不是想沉睡,喔。。。醒不来,

    醒来你依然不会在。

    不是醒不来,喔。。。

    醒来我还是发呆。

   

    朋友都说我夜里比较美,

    只因他们看不见我清醒的脸。

    朋友都说我夜里更冷艳,

    只因他们看不见我的悲。

 

    太阳升起来,喔。。。醒不来,

    醒来依然没有未来,

    月光洒下来,喔。。。醒不来,

    醒来后我还是发呆。

   

                               天空            

                 (歌词)

    我的天空为何挂满湿的泪
    我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
    飘流的世界的另一边
    任寂寞侵犯一遍一遍
    天空挂着长长的思念

    你的天空可有悬着想的云
    你的天空可会有冷的月
    放逐在世界的另一边
    任寂寞占据一夜一夜
    天空藏着深深的思念

    我们天空何时才能成一片
    我们天空何时能相连
    等待在世界的各一边
    任寂寞嬉笑一年一年
    天空叠着层层的思念

    但愿天空不再挂满的泪
    但愿天空不再涂上灰的脸
 

            誓言

      (歌词)

    我以为永远可以这样相对,好几回这样得想起你不能睡。

    如果你可以给我一个真诚的决定,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

  

    前面的路也许真的并不太清楚,放心的走以后也许会觉得辛苦,也许会想停也停不住。

    天越黑,心越累,我看见你的脸,听着你说不出口的誓言,

    那一刻我发现我有天经过你的身边不到你的视线。(视线,视线,视线。。。)

    能不能心交给你来安慰,能不能从此就不用再受累,

    别以为石做的心就不会被粉碎,嘿嘿嘿,别以为我就真的无所谓。

 

    前面的路也许真的并不太清楚,放心的走以后也许会觉得辛苦,也许会想停也停不住。

    天越黑,心越累,我看见你的脸,听着你说不出口的誓言,

    那一刻我发现我有天经过你的身边不到你的视线。(视线,视线,视线。。。)

 

一个人有一个梦

海外有岛名不列颠,其都城名伦敦,有佳人居其间,我心常向往之。

    从大学起,我就向往着一个地方--英国。

    大一的口语老师是一个来自曼彻斯特的小伙子,我还记得他的名字:Edmond。他应该有一些典型的英国人的味道,骨子里有

着昔日大帝国子民的傲慢,但是,对工作很认真,也有真才实学,教英语还是有很多方法的,比起大二时的美国小妞要强得

多。也就是那时候,学英语读了很多英国的风土人情的介绍,对这个神秘的国家有了很大的兴趣,有硬着头皮蜻蜓点水似的

读莎士比亚的剧本,当然,那些晦涩的古英语我只是连蒙带猜,反正是泛读嘛。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福尔莫斯探案,我差

不多都读了吧,为此还专门买了一套原版来读。平时一个原则:非英不读,非英不视,非英不闻。可惜现在我才明白,我不

是学语言的料,花了四年专业学英语,也只是一个普通水平而已,也许我的头脑的结构本身就适合进行除了语言以外的学

习,要不然,凭我当时的记忆力,为什么学而不得法?甚至在厦门住了二十年连厦门话也听不懂?

    英语学习虽然是失败,英国的文化倒是被熏陶的到了家,以至于听英语广播,只听BBC,不听VOA,怕美国腔的美式英语污染了

我听惯了英式英语的耳朵。当时虽然也对书中的,电波中的,录像里的伦敦心驰神往,可这个念头连露头都不敢--太遥远

了,那时候出国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虽然,也有很多同学考托福,准备着机会出国,可是,我基本上连这样的念头都不敢

有,虽然,我大三时候也考了一次托福,可是那纯粹是89动乱后父亲让我好好读书去检验一下的。

工作以后,还是很喜欢听BBC,听那种把每个音节都发的清清楚楚的英式英语总是一种享受,然而世事沧桑,几经浮沉,人

的理想,信念,甚至连秉性都被磨砥的不知道那里去了。

    仿佛突然之间来到了加拿大,心似乎随着这里纯净空气变得澄澈起来,从前埋在心底的一些梦想也好像池水变清了,自然显

露的池底。如果能去伦敦游历一下该多好啊!

    多想怅惘在泰晤士河畔,在傍晚的夕阳里听大本钟诉说往事;多想踯躅在唐宁街10号,在阳光灿烂的正午看皇家卫兵们交接

象征遥远的辉煌的国旗;多想到海德公园走走,听听踩着肥皂箱练习讲演的年轻的政治幻想家的慷慨陈词;又多想去大英博

物馆转转,摸摸当年马克思用脚蹭出的足迹;如果是雨天,就买一把伞学习英国绅士在雨中漫步;如果是大雾,就沿着福尔

莫斯的足迹追踪旧伦敦的痕迹;也许可以踱进铺着古老的石板路的小巷,去一间小Pub喝一杯啤酒,也许可以逛到

WestMinster去让心灵感受历史的震撼;也许可以参观下议院补习西方式的民主模式。也许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带着我心爱

的笔记本在泰晤士河的游船上写程序。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和我的梦远走高飞。。。

加拿大的生活很清苦,但是,清苦的生活却最能净化人的灵魂,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共产党的延安时代是最有活力,最积极向上的时期吧!反观现在物质上的丰富却使人迷茫,当然,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时期,人也只能靠精神的力量来鼓起前进的勇气。因为,追求的过程永远比结果更令人兴奋,这也是很多人只是拼命赚钱,而享受金钱却不一定比赚钱的过程更来的刺激了的原因吧?


过程永远是充满了不确定,不确定的结果永远比确定的结果更美好,只因为不确定总有比预期更好的机会,虽然存在相反的可能,可是,人类对更高的数学期望值的追求不容许人们停下来思考,本能的推动比理智的思考有着更大的优势。


这正如《围城》里关于葡萄的两种吃法,照例,把更好的葡萄留到将来再吃总是给人以希望,而希望却永远是唯一比现实更美好的东西。这也就是希望的本质,刻薄的人称之为自我欺骗;理智的人称之为数学期望的乐观估计;世俗的人认为这是活下去的理由;于我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梦想。


鲁迅认为人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因为,世人都在嘴边挂着,一如男人嘴上叼的香烟,女人唇上抹的唇膏,有时候,不过掩饰内心的孤寂无聊,或者装扮不够靓丽的外表。希望真正的意义却不大有人关心,敲完门的砖头早被扔到了墙角。


在人类茹毛饮血的年代,希望也许就是光明和温暖,于是,人猿找到了火;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希望也许就是食物与衣服,于是,人类开始了一次次的文明的进步;在田园牧歌的日子里,人们的希望是更多的探索和更多的知识,于是,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也许在我们有了某种需求,我们就产生了希望,一旦希望变成了现实,希望就被抛至脑后,谁还理会那当初引领你前行的希望呢?

我们把希望当成了工具,当成了诱使我们自己或他人前进的迷幻药,敲门砖。
工业化时代可以使任何东西进行精确的制造,也许希望也可以批量生产与销售,这正造就了所谓标准的American Dream。人们怀着来自同一个工厂生产的美国梦,踏上同一片土地,寻找同一个希望。这个希望是批量生产的型号,无非是驱使着这个社会里的两足行走动物做工厂主人要他们做的事。

希望原本就是这样的吗?我有时候会尽力回忆搜索那个最原始的希望,却始终找不到。

 

精灵古怪的小仙女---阿米莉

         首先,电影的风格绝对不同于好莱坞的娱乐片,通篇是靠旁白,演员的对白,反而成了点缀,好像观众坐在剧场里听说书人在讲故事。其次,影片描写的都是凡人琐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好莱坞似的情节,可是,整个故事诙谐,有趣,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就是影片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

 

        女主人公就是阿米利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的女孩子。她心地善良,总是想带给别人快乐,因为这使得她也快乐,这样才让巴黎普通人的平凡艰难的生活里充满一些欢乐的色彩。
 

        电影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思,比如说阿米莉的童年时不快乐的,因为,她的父亲母亲都有些普通人有的怪癖,她父亲认为她的心脏不适宜上学,所以,她就只好呆在家里有她的母亲来教她。这样她就失去了和别人交流的机会,然后,在一天从教堂出来的时候,她的母亲背一个从教堂顶上跳下来的旅游者当场砸死,这给在场的阿米莉以心灵上的很大影响。并且,从此她的父亲也变得更孤独,生活更加枯燥乏味。

 

        电影有趣的小故事很多,比如,小时候,邻居看到阿米莉在用一架旧相机在到处乱拍,就作弄她。当时,正好发生一起车祸,邻居就骗她说,那全是她拍照惹得祸,并且告诉她让她去看电视,看电视里在报道因为她乱拍照导致全世界火车出轨,飞机失事,汽车相撞。。。有好几天,阿米莉看着电视新闻就为自己闯的祸,而担惊受怕。几天后,当阿米莉终于明白自己被捉弄了的时候,她开始报复了。她爬上邻居的屋顶,每次在足球赛就要射门的关键时刻,就把电视天线的接头把下来,过后再插好,一场足球赛下来,害人的邻居被折磨得把电视机砸了。哈哈。。。

 

        阿米莉星期天去看电影,路过地铁站,要给乞丐硬币,乞丐推辞道:“对不起,小姐,我星期天不工作。”
阿米莉为了让退休的父亲出门旅行散心,就把父亲最心爱的圣诞老人偷了出来,交给自己的空姐朋友在全世界各地,给小玩偶拍照,再匿名寄给父亲。她的父亲看到小玩偶周游世界的这些照片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有理不出个头绪。

 

        阿米莉和照相馆里的小伙子恋爱,却搞得像侦探片,又想爱,又不敢承认。就和小伙子在公园里捉迷藏。化妆,布局,把小伙子丢的相册还给他,又不漏脸,给他留纸条,又是让同事偷偷塞在对方口袋里。

 

        看到蔬菜店老板欺负有残疾的店员,为了教训店老板,她处心积虑,煞费苦心,偷偷配钥匙,买小鞋子放在店老板家,把闹钟调到临辰4点,把灯泡换成小瓦数的,在葡萄酒里撒胡椒粉,把脚气膏和牙膏放的位置调换,再把门把手里外调换,把电话机上老板妈妈的电话换成精神咨询的电话,在电源线上玩花招。你可以想象,当老板早上4点被闹钟叫醒,睡眼惺忪地刷牙,穿鞋,开门,开灯。。。哈哈我能听到你在笑,啊,你觉得无聊。啊,对不起,我没想到看我的文章的人里也有刻板严肃的人。

 

        影片是一种超脱现实的调子,所以,色彩非常夸张。人物的生活其实很多是灰色的,因为,很多人为生活所迫,并不快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阿米莉只是一个小咖啡馆的女招待,小店里坐的人有30次投稿失败的作家,有愤世嫉俗专好记录周围人隐私的剧本作家,咖啡馆的女老板为丈夫抛弃,阿米莉楼上的老艺术家,整天一个人躲在屋里临摹雷诺阿的画,男主人公也只是白天在娱乐场里带着面具装鬼吓人,晚上在黄色录像出租店里干零活的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无聊培养了人们种种的古怪爱好,生活也变得扭曲了。这就是影片的真正意思,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过,一部《红楼梦》尚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况一部电影,又何况是我这无名之辈的浅陋之见,who cares? 只要阿米莉给这些普通人带来了欢乐,who cares? 只要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风格,故事,who cares?

 

有意义的一天 ----博物馆日小记

一年一度的蒙特里尔博物馆日到了,终于可以看一看平时想去而不舍得去的博物馆了!

先来到了加拿大建筑博物馆,它坐落在一个古老的庄园式的建筑里。今天是星期天,可是全体工作人员都热情地在门口,亭廊里迎候着参观者,让人感到分外的亲切。(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种读小学生写的作文的感觉?反正这就是所谓的文风纯朴嘛。)

说是博物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图片,书籍,音像资料。我对这些大都不懂,也没什么兴趣。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大楼本身,在一个小书房里,墙壁到天花板全部是雕花的上好的木板结构,虽历经一百多年仍然光华如新,很别致的设计是被一个和我们一起参观的中年妇女发现的,她赞叹地向我们介绍独具匠心的窗子的设计:内窗是折叠的,打开后折叠起来缩进窗框里,合丝入缝让人根本想不到那是内窗,你还会以为那是一个壁橱呢。整个大楼恢宏气度,不仅材料上乘,设计也勘一流,有些地方让我想起去泰国玩的时候参观泰王宫的感觉。我不禁对房屋的主人发生了兴趣,一问才知他的主人是十九世纪加拿大最富有的商人,也是加拿大铁路公司的总裁。

离开建筑博物馆,来到了艺术博物馆。这里是在是一个学艺术的人必须来熏陶一下的地方。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各个文明,各个时期,各个艺术形式,甚至大部分的艺术流派都汇集于此。

我看到了几个文明发源地的早期的手工艺作品,比如,我们商代的青铜器,如樽,鼎等,玉佩,玉刀等祭祀品,(这些都是国宝啊!)各个时期,各个文明的工艺品实在恕我不能一一列举。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在国内受到的教育总是说中华文明的璀璨无与伦比,这对于从小培养爱国情结是好事,却也让人枉自尊大,看不到别的文明的光彩。其实一比较就会感受到,但从工艺艺术的角度来说,很多文明和我们的老祖宗来比试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我们一直对自己的瓷器很自豪,可是,看一看英国的陶瓷工艺,我会自叹弗如的。又比如,漆器本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可是,看到日本近代的漆器工艺品,我想我们是远远落后了。记得在国内看过一部电视剧是张丰毅主演的,讲的就是他在明朝的时候去日本学习漆器工艺的故事。

对于现代艺术我一向嗤之以鼻,这次也不能免了。我都懒得再说那些,随便涂抹两下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所谓现代艺术了。不过对于工业造型我还是很欣赏的,从古代的繁文缛节,一下掉进现代设计的简洁线条,这就是当你从古代馆走进现代馆时的艺术的震撼。

然而,这些工艺品,现代艺术大都是捐赠来的,本不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来到油画馆才知道什么是艺术,尤其是很多14,16世纪的以及文艺复兴后的古典派油画,只可以用登峰造极,无出其右来形容了。在众多的名家如,莫奈,马蒂斯等等中,我喜欢两幅画,一幅是Gabrial Max的一幅“病榻上的少女”,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女躺卧在床塌,大夫坐在床前握着她的手背对着你。传神的是一只苍蝇落在少女的手臂上,使每一个观看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想替少女赶走苍蝇。另一幅画是Tisso的一幅画,画的背景是金秋时节,满树满地的金黄色秋叶,在黄叶的中心是一个全身黑衣的少女,手提长裙,腋下夹着一本书正在快步前行,突然,回眸一望。。。时间仿佛凝滞了。

而后我们来到了蒙特利尔历史博物馆,这里的气氛轻松多了,你可以看到介绍从几个世纪以来蒙特利尔人是怎样生活的,怎样抵御严寒,怎样繁荣毛皮贸易,你可以了解到Mcgill,和Concordia的Molson都是毛皮商人建立起来的学校,你可以看到在冰箱发明以前公司是怎样在冬季将河里的冰块切下储存到夏天来卖。。。

最后我们坐渡船来到蒙特利尔的唯一的一个城堡,它坐落在圣老伦斯河上的一个小岛。这里是当年英法争夺殖民地,法国战败后,最后放下武器的地方,也是标志着法国在北美大陆上势力的消亡。一队身穿法国军服演员在表演操练,有模有样的。小岛上树木苍翠,鸟语花香。真好。

吃饱了撑得慌的一天

    下午去朱先生家参加他的房客聚会的party。做饺子吃,又烤肉烤虾,等到吃生日蛋糕时候,我的胃容积已几近没有了,这个时候端上来的小笼包,真是last straw,我实在是吃不下了。还幸亏吃饭前,骑自行车转了一大圈消耗了不少能量呢!

    碰到的原来在国内学计算机的女生十个有九个要改学别的,哎,真应了我的断言:电脑是女人的天敌。

    老外这种party也确实比国人的那一套上饭馆吃大餐来的好:1。饭馆终归不便宜,可偶一为之,不可常来常往,何况只是吃,没有自己做的乐趣。2。太拘束,只能跟身边的人交流,如果来的人不是人人都很熟,有时候,只能傻坐着当听众,完全没有社交的意义。3。时间地点都有限制,吃完了,就完了,菜点少了,聊天的时间不够,结果造成了空前的浪费。

    总而言之,国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绝不仅仅是电脑技术。因此,我个人对席间一个广州来的女同胞和一个香港同胞关于中国发展程度评价的争论,倾向于中国整体还要50年以上才有可能接近目前加拿大的发展水平。单单看一些表面现象,好像中国的大楼盖起来了,经济有了进步就可以认为中国已经很富有了,实在是太片面了。在国内不要说贫富分化的有多么严重,就单说富人吧,有点钱就惟恐别人不知道,早十几年有个大哥大这些人可以上街的时候举在头顶示威似的走路,单说现在一些消费趋势,纵然人有一种暴发户的感觉。古代世家子弟就算没落了,也能够一眼从在架子上与一个暴发户分辨出来,为什么?居移气,养移体,不是在一代之间就完成的。因此,中国还需要两代人才够,那么50年吧或许能行吧?

                          是,这就是我

 Yes! It is me!
是,就是我!
 
我看到天边的晚霞,捉摸着光与影的变幻;我感到风儿吻着我的脸颊,想象着空气的躁动;我听到你的声音,猜到了你心跳的感觉;我抚摸着枫树的枝叶,幻想着岁月流逝的身影。
 
是,这就是我。
 

我的征尘是星辰大海。。。
The dirt and dust from my journey forms oceans of stars...

-------当记忆的篇章变得零碎,当追忆的图片变得模糊,我们只能求助于数字存储的永恒的回忆,

 

 
不错,我是一只折翅凤凰蜕变的不甘凡世生活的公鸡。
 

 

    我的世界观----from  Chaos to Orders

    世界的本质只不过是元素间的关系的反映。认识世界也就是认识各个不同范畴内的的元素间的关系的过程。客观世界的划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划分方法显示了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以及所关心的集合内元素的关系的侧重点的不同。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比较是认识的第一步,但是,比较的方法却总是对有序的关系的比较,因为,无序的关系的比较是异常复杂的。

    以图论来为例子,所谓图,就是集合内元素关系的一种表达方法,和矩阵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比如节点我们看作元素,那么节点间的边实际上就是元素间的关系,只不过,这个时候,关系本身作为有序元素对,也成为了集合中的一个元素。这一点在我们研究排列组合中就又体现出了:18个相同的鸡蛋分到4个不同的篮子里,共有多少种分法?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把篮子之间的关系,及篮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作为一个新的元素,和18个鸡蛋联合考虑。4个篮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他们之间的三个间隔来体现,和18个鸡蛋一起进行组合:C(18+4-1,18)就得到了分的方法数。

    如何判断两个图是否等价?假如用节点的度数,也就是与之相连的节点个数来作为判断依据,我们可以用矩阵来做。但是,怎样快速判断呢?可以把矩阵里各个元素的行与列分别求和,就得到了不同元素的度数,可是,度数只有一定的顺序才能判断为是否相同,因此,最容易的判断方法就是,分别将行与列的度数进行排序,来比较两个矩阵是否等价。这就是世界的另一个本质,我们人类只研究有序的关系,因为,有序与确定这两条是Turing Machine中最重要的思想,程序是有序的执行,每次的输入有着确定无疑的输出。我们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推理就是一个例子:A ==〉B:最重要的就是,如果,A为真,B也一定为真,这一点是确定的,逻辑关系中的十六种形式,我们唯独挑选这一个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确定的,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研究的。

    只有有序的关系才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我们的编码,我们的数字表达法,拼音文字的表示,无一不是顺序的体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中,面对集合中众多的关系,我们只挑选有序的关系来沟通,因为,这个顺序的关系是唯一可以确定的表达。

    从混沌(chaos)到有序(order)恰好是从C到O的过程,或者是说计算机语言从C到面向对象的O的过程?

想起了忘却的誓言。。。

    和黄勇在msn上聊天,经他提醒才发现了我的一段尘封的记忆:

    By all means, for all prices, to be ready, to be free.

    那时是什么样的誓言,我现在已经模糊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人的记忆似乎不太可能超过十年。记得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科幻片《未来世界》,是讲一个大游乐场的老板用复制人来代替真人来替他统治世界,他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不出十年人的什么理想啊,信念啊统统都丢光了。(当然我举的这个例子本身就是自我否定,因为,这件事是发生在十年以前,说明我的记忆超过了十年,不过,大部分的记忆都是只言片语,一鳞半爪而已,自然很多曾经心血沸腾的豪言壮语都不复存在了。因为说过的话如同小河的流水一样,如果不是反复磨砺河岸的礁石,那么是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的,礁石上的斑斑水迹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能留下的一定是日复一日的啄磨过的。所以,也许我现在所存留下的记忆是我些年来不断被勾起的一些回忆,至于说在我生活中不再出现的那部分记忆的命运就和被我们扔到储藏室里的杂物的命运一样,这就是尘封的记忆。

    人总是不断前行探索的,有些记忆誓言终归是要被冷藏起来的,那么,趁灰尘还不曾埋没真实的记忆,用bits和bytes来存起来吧。 若夫心乱如麻,思绪若飞,当何以镇定灵台?

        想起了《基督的最后的诱惑》

    这部片子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老片子了,据说被教会定位亵渎上帝的东西。内容上确实比较受争议,讲的是基督本是一个凡人也会被世俗的生活所诱惑,并不甘愿去被定死在十字架上,撒旦在最后的时刻诱惑了他,给他机会走下十字架,让他去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娶妻生子,平凡地生活。可是,基督毕竟有着历史的使命,经过了这场如过眼云烟般的考验,又重新选择走上十字架去走完他的命运。

    这就是基督的最后的诱惑。

                                         back.gif (341 bytes)      up.gif (335 bytes)       next.gif (337 bytes)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