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與結果的矛盾

還記得,今次已是我連續三年在年初四與朋友們觀看賀歲足球比賽。還記得,這已是香港聯賽選手隊(港聯)連連續第二年度參予競逐季軍戰了。筆者個人認為,港聯每年的表現也每況愈下,當筆者親眼看見皮球射進港聯的大門時,便如刀割破每一個支持香港足球的球迷,我想,香港仍然有球迷的,不過,要尋找支持香港隊的球迷,要花一點時間。我想我還願意花時間來觀看賀歲足球比賽,原因都只是因為外隊的吸引力,或許可以把初四觀戰為我個人的新習慣,是每年的例行工事。

今年,港聯也順利地成為賽事的殿軍,即是第四名,成績尚算不俗,不過,最能吸引我的,還是冠軍爭奪戰,由北歐雄師挪威對洪都拉斯,比賽過程火光四起,刀光劍影,進球綿綿不絕,但是筆者欲描述一下由挪威隊十一號球員打開戰火的第一球入球。當他扭動蛇腰,擺脫幾名洪都拉斯守衛後,一而再,再而三,連續做三個射球的假動作,希望騙過對方,最後在第四腳時,他一射,皮球如箭 刺破網窩,得到一分。我不其然地的說:「他在第一個假動作後射球,應該是最佳的入球名置作對呀!」與我同行的朋友回答說:「不用理吧!因為球進了,那便成了!」這一個回應,使我想起,過程與結果之間的矛盾。

        筆者相信,有很多人都視“結果”為終點。勝者為王,結果每每都是人們視作最緊要的,例如只要我們在會考時得14分以上,便可以在原校繼續升學,其他的也可以置之不理。這一種情況,在工作上更為普遍,上司對下屬的指令,不論下屬上刀山,下油鍋,也要達到上司為下屬定下來的目標,假若不能達到,便請另謀高就。

        還記得,中學時代筆者讀過一篇名叫《釣勝於魚》的文章,作者認為釣魚的樂趣在於過程,能否釣到魚,才是其次。筆者對於這個觀點也有一定的同感,但是筆者欲擴而充之,人們往往也忽略“過程”的重要性,亦把“結果”的份量看得太重了。

        筆者不能否定“結果”的重要性,不過,筆者相信“過程”也它的存在價值,而且它們兩者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因為,我們沒有順利完成“過程”這過程,那便無法順利打開勝利之門,達至成功的“結果”。另一方面,筆者認為人們不能把每件事情達至完美的境界,因此,失敗,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是無可避免的,簡言之,不論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這些“結果”都因為前者的“過程”。

假若我們把“結果”看得太重,只會把自己迫入死角,呼吸困難,或許會影響我們在事件發生時的表現,例如我們為得到好成績而挑燈夜讀,可能會因為不夠足夠的休息而影響考試時的表現。在每一件事件時,在每一個“過程”中,不論“結果”孰好孰壞,我們紿終能在“過程”中獲得經驗,獲得踏入成功大門的鑰匙。自古成功在嘗試,我們在不同的“過程”也可以找到破門的機會,入球贏得比賽也好,入球輸掉比賽也好,我們仍然享受踢90分鐘足球的樂趣。作為球迷,除了觀看入球(結果)外,我想,我們還可以觀看球隊的戰術走位,了解領隊的戰略 部處,欣賞球員的個人技術,這些在球賽中進行中的“過程”,也值得球迷們細心觀看的,也值得球迷們所重視的。

<網頁首頁> <少俠檔案> <紅花會員> <福音見證> <無聊小品> <小說世界> <圖片藝術> <好書推介> <好歌好戲> <意見天地>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