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代價

        上司要求下屬加班,答案通常有以下兩種。

1.「不如今天還是上班吧,我還有很多時間陪孩子玩呢?」

2.「都是陪孩子玩耍,因為這是我對孩子的承諾。」

        不論我們選擇以上的回應也好,不論我們以另一種回應也好,我們迫於無奈地要選擇一個答案。每當我們選擇了一個答案以後,往後發生的事情往往因為以上的一個選擇而相應地作出連接效應的選擇。以以上的例子為例,我選擇了上班,我便隨之繼續在公司工作,若我選擇了回家,我便可以乘車回家,做我想做的事情。

        假設筆者站在一個圓形的圓心,四面八方為360度,每當我作出選擇,我便會放棄了其餘之359度,每當我移一步,那個圓形亦會改變,建立一個新的圓心,這一個動作不單循環不息,而且,每作出一個選擇,也會影響下一個圓心的位置,影響深遠。

        我們每作出一個選擇,其實我們便會負上代價,這個代價的強與弱,是視在人為,同時,不同的人雖然作出同一選擇時,但也許也有不同的效果的。

選擇了繼續上班,便不能回家兌現自己對孩子的承諾。假若選擇了回家,以現時的經濟環境,或許會失去一份工作,你會作出甚麼選擇呢?

        其實,甚麼人甘願負甚麼代價是很容易便可以辨認出來的,因為每當看到別人選擇那一個決定時,便可以知道他/她的動機,知道別人覺得甚麼是重要的,也知道別人覺得甚麼是次要的。

        我們作出選擇的時候,除了個人意願外,外圍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現時香港經濟不是太好,若考慮這個外圍因素,我們或許選擇留在公司工作,避免被上司辭退。筆者認為,外圍因素只是個人作出選擇時的“藉口”而已,你們認同這種說法嗎?

        負甚麼代價,是完全個人的意願作出的選擇。雖然每每我們在作出選擇後,會感到無比的內疚,或深切的後悔,但是,筆者認為,不要以外圍因素作為“藉口”,勇敢面對、接受自己作出選擇的結果不好嗎?

<網頁首頁> <少俠檔案> <紅花會員> <福音見證> <無聊小品> <小說世界> <圖片藝術> <好書推介> <好歌好戲> <意見天地>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