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女巫 Wicked

資料:

製作人: Marc Platt, Universal Pictures, The Araca Group, John B. Platt, David Stone

作曲、作詞: Stephen Schwartz

改編: Winnie Holzman

原著: Gregory Maguire "Wicked: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Wicked Witch of the West"

背景: Eugene Lee

服裝: Susan Hilferty

燈光: Kenneth Posner

聲效: Tony Meola

放音: Elaine J. McGarthy

假髮、髮型: Tom Watson

制作顧問: Steven Beckler

技術顧問: Jake Bell

排曲: Alex Lacamoire, Stephen Oremus

編舞: James Lynn Abott

音樂協調: Michael Keller

特別效果: Chic Siber

編曲: William David Brohn

音樂指導: Stephen Oremus

編舞: Wayne Cliento

導演: Joe Mantello

 

簡介:

夢幻、昂貴、童真,這些看來都像是迪士尼音樂劇的形容詞,別人想模仿可以說難若登天。偏偏就有這麼一堆人不怕危險,除了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重新包裝改編以外更加入了夢幻的舞台佈景和服裝、昂貴而華麗的各樣道具和效果、充滿童真的音樂和峰迴路轉的劇情,即使在製作上跟迪士尼的感覺非常相像,但骨子裡卻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內容。改編自Gregory Maguire的同名借童話故事來諷刺社會的小說作品,這套音樂劇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小說的情節。而向原作者提出將之改編成音樂劇的正是與東尼獎多次擦身而過的作曲作詞家Stephen Schwartz,而他也不用花太大氣力便說服了他拿出版權來了。他們亦找來了編劇Winnie Holzman將之改編為音樂劇,並由兩位東尼獎級人馬編舞師Wayne Cliento與導演Joe Mantello主理整部音樂劇。

之前說過此劇投資的金錢之多令人咋舌,那麼實際上是多少呢?答案是一千四百萬元美金;而在百老匯上演還不到幾個月,此劇已經回本,在上演一年後票房收益更是原來投資的四倍。不管是服裝、佈景、場具、效果都讓人為之讚歎的這套音樂劇,其音樂亦大受歡迎,加之劇本對角色描寫深刻,此劇備受觀眾和劇評一致的看好,成為當年的得獎大熱門。然而雖然連奪三個最佳音樂劇的獎項,偏偏便缺了東尼獎,果然說Stephen Schwartz真是與這個獎項無緣呢。然而,此劇亦捧紅了三位極有潛質的百老匯演員,包括了Idina Menzel、Kristin Chenoweth與Nobert Leo Butz,雖說這三人不是在此劇初亮相百老匯,但他們的表現又的確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開始踏入了百老匯巨星的殿堂了。

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很多,除了前述的以外,還有如:Christopher Fitzgerald、Joel Grey、Carolle Shelley、Taye Diggs、David Garrison、Ben Vereen、Ana Gesteyer、George Hearn、Jayne Houdyshell、Carol Kane、Jennifer Laura Thompson、Laura Bell Bundy、Robert Morse、Stephanie J. Block、Julia Murney、Kendra Kassenbaum、Helen Dallimore、Kerry Ellis、Adam Garcia、Nigel Planer、Miriam Margoyles、Megan Hilty、John Rubenstein等。此劇在美國各地表演都獲得成功,還在德國、日本都有製作過。撇除了上面一大堆利好因素,此劇亦不是完全沒有被批評的,例如說龐大的製作費和顯而易見有點過度加工的無謂劇場效果等,都是此劇被人訾議的地方;Stephen Schwartz的音樂縱然討人喜歡卻仍有一批依舊聽不慣的觀眾。

 

故事:

第一幕

故事開始在奧斯城,全處傳揚著邪惡巫婆艾科芭之死。善良巫婆葛玲達現身,把艾科芭因為媽媽和人偷情喝下了一杯綠色的飲品而導致孩子一生下來便是綠色而被父親拋棄的故事帶出。("No One Mourns The Wicked")有人問葛玲達二人是否朋友,葛玲達把時間回轉到學業時期。("Dear Old Shiz")艾科芭照顧她傷殘的姐姐娜莎露絲,並被安排與當時的葛琳達同房。艾科芭學習十分出色,深受瑪利葆教授喜愛,並揚言她會成為出色的巫婆。("The Wizard and I")

葛琳達並不喜歡艾科芭,實際上全校都不喜歡。艾科芭也不喜歡葛琳達,二人在房裡對峙。("What is This Feeling?")艾科芭和基路文博士(一頭羊)成了朋友,他告訴她奧斯城的一切並非真的非常美好。("Something Bad") 王子費耶路現身,("Dancing Through Life")成為了葛琳達的男友。在舞會上他叫波奇去和娜莎露絲跳舞,又送了頂討厭之極的帽子給艾科芭。艾科芭卻視其為禮物,並讓葛琳達一起跟瑪利葆學巫術。葛琳達羞愧無比,在舞會上替其解圍。

二人遂成好友,她們交換了自己的秘密。葛琳達要嫁給費耶路,艾科芭交代自己身世及隨身帶著的綠色東西,此為其母之物。葛琳達決定要幫她一把。("Popular")費耶路開始喜歡由葛琳達配音的艾科芭。在一個課程中基路文被帶走,又有一隻幼獅要被用作實驗。艾科芭最想保護的便是動物,她用魔法終止了所有人,除了費耶路。她放走了那隻獅子。費耶路不安地走開,艾科芭暗自嗟嘆。("I'm Not That Girl")此時瑪利葆告知她她被邀請至綠寶石城。

可是這時葛琳達卻發覺費耶路開始與其貌合神離,和艾科芭見面時葛琳達(Galinda)把自己改名為葛玲達(Glinda),因為基路文從來不能讀出其名字。艾科芭邀請她一起去綠寶城去。("One Short Day")艾科芭覲見大巫師,("A Sentimental Man")卻發現他卻是害動物的幕後元凶,為的只是他更出名。她拿去咒語書逃去,並告訴葛玲達真相及自己所選擇的路。("Defying Gravity")

第二幕

現在他們都成了追捕艾科芭的官員。費耶路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些事,亦不太想和葛玲達結婚。葛玲達卻仍在遐想。("Thank Goodness")另一邊,娜莎露絲為了留住波奇,把繼承自父親的權力濫用。艾科芭治好了她的腳,娜莎露絲卻錯手弄的波奇半死不活,艾科芭情急之下將波奇變成鍚人。雖然沒有了心,至少仍活著。("Wicked Witch of the East")艾科芭再次到綠寶石城,要釋放動物,被大巫師阻止。她幾乎被其甜言蜜語說服,("Wonderful")卻因為見到一隻完全和普通羊無異的基路文博士而拒絕並逃走。她被費耶路和葛玲達救出。這時卻發現費耶路愛上了艾科芭,葛玲達悵然。("I am Not That Girl (Reprise)")

至於費耶路和艾科芭則是熱戀中了。("As Long As You Are Mine")葛玲達激動下提議捉娜莎露絲來捉拿艾科芭,瑪莉葆卻利用天氣召來了桃樂絲(故事Wizard of Oz的主角)殺死了娜莎露絲。墓前,葛玲達和艾科芭對峙,二人激烈地吵了一場,費耶路衝入來想救艾科芭,卻被捉走,不管任何嚴刑拷問,都不肯交待艾科芭住處,終於被吊在田中。艾科芭苦無良策救費耶路,她認為自己根本不能為此世所容,被父母親離棄、被人鄙視、全身綠色、最好朋友背叛、親姐被殺、至交成為白痴、男朋友被捉的她終於邪惡了。("No Good Deed")奧斯城卻沸騰著要殺掉艾科芭的事,波奇和幼獅都出來反抗。("March of the Witch Hunters")

葛玲達質問娜莎露絲是怎樣死的,瑪利葆叫她自顧自的,葛玲達這才知道自己是個傀儡。此時艾科芭捉住了桃樂絲,葛玲達趕到求艾科芭別亂來。艾科芭在收到一封字條後崩潰,並向葛玲達說出一切的真相,可憐的基路文博士、真正邪惡的大巫師、她救出幼獅及鍚人波奇的經過等等。葛玲達知道一切真相後深悔前事;艾科芭請求葛玲達替她完成未完的使命,並要她起誓不要把邪惡女巫艾科芭的真相公開,否則奧斯城的人會連同大巫師對抗葛玲達。她含淚答應了。艾科芭把自己的法術書傳了給葛玲達。二人訣別之際,再次重申二人堅貞不渝的友情。("For Good")就是這樣,艾科芭被浴掉了......

葛玲達拿起艾科芭的綠色飲品,她只見過一次,便是在大巫師的房裡。她突然知道艾科芭是大巫師的女兒,因為父母來自兩個世界,所以才會那麼有天份。葛玲達送走大巫師和關禁瑪利葆後終於拿到了奧斯城的控制權。此時巫師屋裡卻出現一個稻草人,他踢了踢地上的巫師帽。在地下一個機關,艾科芭出了來。稻草人原來便是費耶路!艾科芭亦沒有死!她知道他們已經不能回到奧斯城了。至於葛玲達則強裝笑臉向人民宣佈艾科芭已死的消息,回到了劇始時的那個畫面,而艾科芭和葛玲達則向遠方最後一次說再見。("Finale")

 

紀錄:

2004年東尼獎

最佳女主角: Idina Menzel (艾科芭)、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2004年Drama Desk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歌詞、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2004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2004年Drama League獎

最佳音樂劇

 

唱片:

香港已經有2004年百老匯原版的唱片囉!不買損失哦!

 

觀感:

聽別人推薦此劇時筆者本來抱不大期望,後來聽了唱片後已經挺為喜愛,覺得是Stephen Schwartz這個作曲作詞家在百老匯而言算是較為完整的一份曲譜。在知道了故事後,筆者更覺蕩氣迴腸,百老匯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這麼一種原創而又劇情緊湊的音樂劇。就劇情而言,大巫師一角十分值得研究,他是全劇最奸的奸角,卻亦是最成功地脫身的角色。艾科芭生下來便是受害人,但心情的轉變恐怕不及由刁蠻公主變身至成熟婦人的葛琳達了。音樂方面難得Stephen Schwartz也去作作大規模點的作品,但其實這是編曲William David Brohn的功勞吧。

 

推薦曲目:

The Wizard and I: 女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充滿期待情緒的歌曲。
What is This Feeling?: 女聲合唱,對話式歌曲,裡面的歌詞挺為有趣,劇中較輕鬆的片段。
Dancing Through Life: 男聲領唱,全劇最大型的舞蹈段落之一,場面浩大少不了特別效果。
Popular: 女聲獨唱,歌詞挺為出眾的歌曲,適合拿出來表演。
I'm Not That Girl: 女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淡泊但憂傷。
One Short Day: 女聲領唱,劇裡面另外一個大型的舞蹈與服裝場景秀,目不暇給是一定的。
Defying Gravity: 女聲獨唱,難度極高的歌曲,最神奇的是女主角飛到半空以及長及整個台的黑袍,適合拿出來獨唱。
Wonderful: 男聲獨唱,劇裡面歌詞最能獲劇評歡心的歌曲,難得有給巫師一首如此貼切的歌曲。
For Good: 女聲合唱,又是Stephen Schwartz那種平淡帶哀愁的歌曲典範。

 

數字:

百老匯首演: 2003年10月30日 - 現在
上演場數: 3142 (截至2011年5月29日)
個人評分: 8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