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美 The Who's Tommy

資料:

製作人: PACE Theatrical Group, Dodger Productions, Kardana Productions, Inc.

作曲、作詞: Pete Townshed

編劇: Pete Townshed, Des McAnuff

附加: John Entwistle, Keith Moon

背景: John Arnone

服裝: David C. Woolard

燈光: Chris Parry

投射: Wendall K. Harrington

聲效: Steve Canyon Kennedy

錄影: Batwin + Robin Productions, Inc.

髮型: David H. Lawrence

編曲: Steve Margoshes

音樂顧問及指導: Joseph Church

音樂協調: John Miller

特效: Gregory Meeh

飛翔: Foy

武指: Steve Rankin

製作舞台經理: Frank Hartenstein

技術顧問: Gene O'Donovan

宣傳: Boneau/Bryan-Brown

行政製作人: David, Strong, Warner Inc., Scott Zeiger/Gary Gunas

組織製作人: John F. Kennedy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選角: Mary Margiotta, Brian Chavanne, Hughes Moss Casting

編舞: Wayne Cilento

導演: Des McAnuff

 

簡介:

一般來講,一套原創的音樂劇都是先是有舞台版本,然之後才有電影和唱片的;此劇卻是剛好相反。此劇雖然為英國著名搖滾音樂組合"The Who"中流砥柱Pete Townshed的個人親自作曲作詞編劇作品,但一開始卻沒有以音樂劇形式真的表演出來,反而是先發行概念專輯試試市場。這類型的宣傳加營銷手法在英國尤為常見,在1969年這唱片推出之後人們對這套具述事性的搖滾歌劇大為哄動。抱持正面觀點的認為此劇開闢了一條搖滾樂的新道路,另一方面則指此劇內容過於灰暗,不適合音樂劇場的市場。儘管如此,此唱片依然是大受歡眾歡迎,並很快成為電台的寵兒。到了六年之後,此劇被拍成電影,大量原本在唱片中的歌曲受到了改動,有不少獲重新編曲,不過電影依然與原來的概念沒有太大分別,畢竟最大的劇情改動還是在音樂劇的版本之中。

又過了十八年,這時導演兼編劇Des McAnuff出現,二人著手把原本是歌舞片的作品變成音樂劇。終於Pete Townshed當初的目也達到了,由概念專輯到音樂劇,前後相隔一共是二十四年。雖然如此,這卻沒有讓此劇的音樂流行程度減退。此劇在百老匯上演遇到了毀譽參半的評價,然而卻依然在當年的東尼獎中拿走五項大獎,可見其功力深厚。這不算一套點唱機音樂劇,而這也証明,流行的文化與音樂劇絕對不是隔著一條鴻溝,讓人難以僭越的。曾經出演過此作的有如:Ann-Magaret、Oliver Reed、Roger Daltrey、Eric Clapton、Elton John、John Entwistle、Keith Moon、Paul Nicholas、Jack Nicholson、Pete Townshed、Tina Turner、Michael Cerveris、Paul Kandel、Christian Hoff、Norm Lewis、Alice Ripley、Michael McElroy、Marcia Mitzman、Sherie Rene Scott等。

 

故事:

第一幕

1940年,二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獲加隊長被擄走成戰俘。("Overture")他生存機會渺亡的消息傳回家中,("Captain Walker")其妻卻於下年誕下二人之兒子湯美。("It's a Boy")然而獲加隊長卻沒死,回家後發現其妻與情人及四歲的湯美正慶祝二十一歲生日,("Twenty-One")獲加太太的情人和獲加隊長爭執時被誤殺,一切都被湯美在鏡中看到了,獲加夫婦要湯美替此事隱暪 - 可湯美卻已經變成一個完全自閉的孩子了。("What About the Boy")此時充當說書人成長後的湯美出來,("Amazing Journey")並帶我們到醫院去看湯美所做一切無用的測試。("Sparks")

聖誕節時,十歲的湯美似乎對伯父厄尼的法國號有點回應,("Christmas")長大後的湯美出來和他交流。("See Me, Feel Me")獲加夫婦因事要出外,不放心地把湯美交給厄尼保管,("Do You Think It's Alright")然而厄尼趁二人不在性侵犯了完全沒有反應的湯美。("Fiddle About")湯美下一位保管人基雲表哥也常常欺負他,("Cousin Kevin")卻發現湯美打彈珠機簡直出神入化,("Sensation")可是之後做的檢查卻找不出所以然來。("Sparks (reprise)")獲加隊長聽信兩個騙子,("Eyesight to the Blind")把湯美交給街頭醫生,卻發現原來是個妓女。("Acid Queen")1958年,湯美17歲,打彈珠機依然那麼厲害,成為鄰里及眾人口中的神話。("Pinball Wizard")

第二幕

湯美已經成為眾人偶像,("Underture")獲加父婦仍未放棄,("There's a Doctor")繼續尋找藥方。("Go To the Mirror/Listening to You")這邊失敗的同時眾人也想跟他說話,("Tommy, Can You Hear Me?")可就是沒有辦法。獲加父婦心灰得很,("I Believe My Own Eyes")獲加太太看見湯美一整天就是望著鏡子發呆而無視二人努力突然怒氣上升,一下把鏡子打碎,("Smash the Mirror")神奇地,湯美便這樣突然痊癒了(I'm Free),此新聞立即街知巷聞。("Miracle Cure")湯美卻完全沉醉在外,對獲加夫婦甚麼冷漠。("Pinball Wizard (reprise)")

厄尼想趁此撈一筆,便舉辦了一個夏令營。("Tommy's Holiday Camp")莎莉被湯美狠狠推開,("Sally Simpson")突然湯美良心發現,並帶所有人進去。("Welcome")莎莉問如何才能變成湯美那麼棒,("Sally Simpson's Question")然而湯美突然有所感觸,要她做回自己。眾人不滿他們的英雄不肯"拯救"他們,紛紛離去。("We're Not Going to Take It")惘然若失的湯美聽到四歲時的自己在呼喚他,("See Me, Feel Me")他這時向家人步去,逐一擁抱他們。他學會了愛,學會了包容,學會了家庭的真正意義。("Listening to You")

 

紀錄:

1993年東尼獎

最佳曲詞、最佳背景、最佳燈光、最佳編舞、最佳導演

1993年Drama Desk獎

最佳編舞、最佳導演、最佳燈光、最佳編曲、最佳聲效、最佳背景

1993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Michael Cerveris (成長湯美)

1993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設計

1994年洛杉磯劇評獎

最佳背景、最佳燈光、最佳編舞

1997年奧利佛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燈光

 

唱片:

1993年百老匯原版唱片筆者是在香港找到的,卻是在CD Warehouse的Soundtrack欄...香港的分類就是很容易把電影和音樂劇混淆嘛。全世界而言計有:1969年概念版、1972年倫敦版、1973年錄音室版、1975年電影原聲以及1993年百老匯版。

 

觀感:

聽流行曲風為主的音樂劇,一般每一首曲子拿出來聽總會好過把整套音樂劇視作整體來看。然而這在這套音樂劇卻是行不通的,除了有好幾首值得拿出來一聽再聽之外,此劇亦充滿了劇場化如動機發展的音樂作曲手法,而序曲卻也是極為出色的一首樂曲。劇情方面,在六七十年代這無疑絕對是非主流文化那邊才能夠流行起來的作品,但到了現在此劇已經是正統的情節了。個人來講對內容的改動最感興趣,在之前的版本中湯美的角色到了最後並沒有"回歸平凡"而是享受著自由後所帶給他的歡悅,而死的亦原本不是其母情人而是其父。編劇作出了這項改動,是為了適拿百老匯觀眾,還是思想上已經有了改變?

 

推薦曲目:

Overture: 純音樂,動機處處的樂曲,作為一個開首既堂煌又充滿力量,一下子便讓觀眾進入狀況。
Amazing Journey: 男聲獨唱,交待故事情節的歌曲,在原概念專輯中尤顯重要。
See Me, Feel Me: 男聲合唱,角色的自我應答曲,短小精巧反映出來的意思卻一點也不小。
Cousin Kevin: 男聲領唱,激烈而帶力量,對男音領唱的要求不低。
Acid Queen: 女聲獨唱,幾乎全劇絕無僅有的女聲炫耀曲,帶有極出色的編舞。
Pinball Wizard: 男聲領唱,全劇最出名的歌曲,適合拿出來演唱,難度極高。
I'm Free: 男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要求除了有唱功外還有不錯的演技。
Listening To You: 男聲領唱,全劇的主題曲,亦是劇本裡面最大的情感轉捩點。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93年4月22日 - 1995年6月17日
上演場數: 899
電影首映: 1975年3月19日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