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 Titanic

資料:

製作人: Dodger Endemol Theatricals, Richard S. Pechter, The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作曲: Maury Yeston

作詞、編劇: Peter Stone

背景、服裝: Stewart Laing

燈光: Paul Galle

聲效: Steve Canyon Kennedy

編曲: Jonathan Tunick

音樂顧問及指導: Kevin Stites

音樂協調: John Miller

選角: Julie Hughes & Barry Moss, CSA

技術顧問: Aurora Productions

武指: Rick Sordelet

製作舞台經理: Susan Green

主製作人: Dodger Management Group

宣傳: Boneau/Bryan-Brown

市場顧問: Margery Singer

副主管: Robert C. Strickstein

編舞: Lynne Taylor-Corbett

導演: Richard Jones

 

簡介:

呃,不,這與那套出名的電影沒有直接關係,除了都取材自同一歷史真相外。對於要把一套悲劇搬上音樂劇舞台這個主意對於大部份人來講實在糟透了,尤其是這個音樂劇的題材還要是極為人所熟知的沉船事件。然而這個沒有人會看好的音樂劇卻有了一個極為出色的製作小組,包括了作曲家Maury Yeston、編劇Peter Stone兩位之前已經拿過東尼獎的大師級人馬。與電影不同的是,這套音樂劇並沒有明顯的主角,更沒有甚麼轟烈的愛情故事,編劇對此劇的演繹方式是像製作一套紀錄片式的音樂劇一般,把事實反映出來。有指此劇亦可以說是一套概念音樂劇,把每個概念帶出的角色連起來的便是這麼一艘船,然而筆者還是較傾向一說指此劇的主角不是演員本身,而是就如題目所指的 - 鐵達尼號。

此劇還標示了Stewart Laing那個龐大的背景的成功,在舞台上不使用投射的協助下成功的做到了沉船的效果;而英國導演Richard Jones的調度和Jonathan Tunick出色的編曲都讓此劇生色不少,成為了上演後出乎意料地成功的音樂劇。全劇中的角色眾多,而且幾乎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個主題要闡釋,對演員的要求都很高。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有:Michael Cerveris、John Cunningham、Judith Blazer、Adam Alexi-Malle、Victoria Clark、David Garrison、Brian D'Arcy James、Theresa McCarthy、Michael Mulheren、Martin Moran、Ted Sperling、Paul Kandel、Danny Burstein、Marla Schaffel等等。雖然此劇得到了劇評和觀眾的讚譽,但頻頻出現的技術固障和金融風暴導致的經濟衰退都讓這套龐大的音樂劇難以為繼,在苦苦支撐了兩年後此劇還是虧損收場。

 

故事:

第一幕

("Prologue")

歷史上最大的載客豪華船鐵達尼號即將起航,設計師湯瑪士為此而驕傲。("In Every Age")在場的人都對此船各有期望。先是司爐("How Did They Build Titanic?"),然後相繼是水手("There She Is")、船員和裝卸工("Loading Inventory")、船的主人和船長和設計師("The Largest Moving Object")、二等和三等艙的乘客("I Must Get on that Ship")及備受多方爭議的頭等艙乘客。("The 1st Class Roster")眾人向大地輝煌地說再見。("Godspeed Titanic")

在船上,眾人開始想自己的抱負,例如巴列特只想逃離煤礦。("Barrett's Song")船長梅鐸則要對自己負責,("To Be a Captain")姬特則想在美國尋成功,("Lady's Maid")至於富豪們當然要好好享受這趟旅程。("What a Remarkable Age This Is!")巴列特向愛人做好了求婚的準備,("The Proposal")負責傳送消息的電報員哈羅也對前途感有希望。("The Night Was Alive")星期日,眾人上主教堂,並觀賞表演,("Hymn/ Doing the Latest Rag")二等艙乘客愛麗絲突然闖入並想自己有個新開始。("I Have Danced")那晚,夜色美麗,("No Moon")在頭等艙的乘聽著歌,("Autumn),直至船身發出巨響 - 鐵達尼撞到冰山了。

第二幕

眾人驚醒,並集合商量如何逃命。("Dressed in Your Pyjamas in the Grand Salon")至於決策層則互相推卸責任,("The Blame")在這時,男人已和婦孺分開,("To the Lifeboats")眾人都希望能在將來團聚("We'll Meet Tomorrow")。當最後一隻艇離開後,老夫老妻伊沙多和艾達不肯離開對方,決意與船共存亡。("Still")船長向上天祈禱。("To Be a Captain reprise")而湯瑪士則在房裡不斷尋找自己設計的謬誤,縱使他知道已經太遲。("Mr. Andrew's Vision")

鐵達尼號沉沒了,生還者被救起後還記得設計者的夢想,("In Every Age reprise")然而,眾人還是勇敢互相扶持地生活下去。("Finale")

 

紀錄:

1997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劇本、最佳曲詞、最佳背景、最佳編曲

1997年Drama Desk獎

最佳編曲

1997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背景、最佳燈光

 

唱片:

香港有關電影的唱片便多,關於此音樂劇便一隻也沒有。全世界計有1997年百老匯原版、2001年荷文版及2002年德文版。

 

觀感:

沒有愛情故事、沒有炫人舞蹈、沒有特別能拿出來比對的音樂,卻有緊湊的劇情、多方面的人物和充滿旋律動機發展的音樂。此劇在藝術上的成就恐怕比商業還要高,但也挺可悲的,此劇對製作人來講依然是一個惡夢。個人對此劇的感覺跟"散拍歲月"差不多,二者都是極為出色的新一代巨型音樂劇,然而二者的結局看來也是差不多。打在這兩套音樂劇之後百老匯便少有了史詩式提材的音樂劇了,而Maury Yeston和Peter Stone在此劇之後十年也沒有新作在百老匯上演。

 

推薦曲目:

Prologue: 純音樂,很久沒有一個讓人一聽了然的序曲了,有別於傳統的旋律大集燴,這個像Wagner式的動機集合。
In Every Age: 男聲獨唱,角色探索歌曲,也道出了鐵達尼號的意義在那裡。
There She Is: 大合唱,對鐵達尼號的頌歌,現在進行式的風格,交待了好些資料。
Goodspeed Titanic: 大合唱,全劇最輝煌的合唱歌曲,充滿了希望與動感的音樂。
Lady's Maid: 男女三重唱,留意一下歌詞,為劇中一個較不起眼的角色探索曲,卻異常的讓人感動。
What a Remarkable Age This Is!: 大合唱,又是歌詞與音樂一個巧妙的結合。
We'll Meet Again Tomorrow: 大合唱,在悲劇中支撐出來的信念,充滿鼓勵性和寬慰的歌曲。
Still: 男女合唱,劇中唯一提及有關愛情的歌曲,感人而溫馨。
Mr. Andrew's Vision: 男聲獨唱,對男聲的考驗大,角色探索型歌曲。
Finale: 大合唱,唱出了全劇主題的歌曲,之前的旋律大混合。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97年4月23日 - 1999年3月21日
上演場數: 804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