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醒 Spring Awakening

資料:

製作人: Ira Pittelmen, Tom Hulce, Jeffrey Richards, Jerry Frankel, Atlantic Theatre Company

作曲、編曲: Duncan Sheik

作詞、編劇: Steven Sater

原作: Frank Wedekind "Spring Awakening"

背景: Christine Jones

服裝: Susan Hilferty

燈光: Kevin Adams

聲效: Brian Ronan

聲樂編排: AnnMarie Milazzo

附加整理: Simon Hale

音樂協調: Michael Keller

選角: Jim Carnahan C.S.A., Carrie Gardner

武指: J. David Brimmer

製作舞台經理: Heather Cousens

聯合製作: Joan Cullman Productions, Patricia Ficker Addiss

技術顧問: Neil A. Mazzella

主管: Abbie M. Strassler

公關: Jeffrey Richards Associates

音樂指導: Kimberly Grigsby

編舞: Bill T. Jones

導演: Michael Mayer

 

簡介:

"性"一直是舞台上一個亙久不變的話題,在音樂劇中,舞蹈更有極多肢體動作去闡釋"性"這麼一個觀念;在音樂上,不管是老掉牙的爵士樂還是流行已久卻仍佔據流行曲榜的搖滾,其英文的字面原來的意思其實亦是"性"。既然這個主題在藝術上那麼重要,音樂劇卻鮮少有嚴肅地看待這個話題的。此劇改編自德國劇作家Frank Wedekind的第一部作品,因為內容題材敏感,不管在德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都被禁演;直至二戰之後,此劇才重新抬起頭來。最先對這份材料感興趣的是編劇Steven Sater,於1999年的時候他向與之長期合作另類搖滾樂(Alternative Rock)作曲家Duncan Sheik提議創作一套音樂劇。作曲家對此建議卻是興趣缺缺,指他不喜歡音樂劇那種一秒前在說話,一秒後便唱歌的感覺。Steven Sater於是便提議這套音樂劇的歌曲全部都是角色訴說內心的歌曲,不須具劇情推進效果,甚麼處境形劇場化的音樂也可以避免。作曲家對此深以為然,便決定拍板開工。

在創作期間Steven Sater找來了好友兼對此甚為熱衷的導演Michael Mayer為此劇執導,三人斷斷續續的努力了好幾個年頭。終於在2005年的時候,此劇於外百老匯推出,並迅即獲到劇評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此劇被認為是繼"吉屋出租"之後第一套能夠適合於百老匯而又切合潮流的音樂劇,而劇評亦為Steven Sater忠於原著的劇本與Duncan Sheik的出色曲譜而驚訝。因為題材是描寫少年人,又貼近音樂潮流,青少年觀眾對此劇尤為歡迎;全劇的演員都非常年輕,飾成人的演員也只有兩個。因為在外百老匯大受歡迎,此劇不久便被搬至百老匯上演,亦得到了空前的高評價。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有如:Jonathan Groff、Lea Michele、John Gallagher, Jr.、Lauren Pritchard、Jonathan B. Wright、Stephen Spinella、Christine Estabrook、Brian Charles Johnson、Skylar Astin、Lilli Cooper、Gideon Glick、Krysta Rodriguez、Phoebe Strole、Remy Zaken等。

 

故事:

第一幕

1891年,德國,少女溫德娜正值青春期,對自己身體的轉變充滿好奇,同時亦對生育的事感興趣。("Mother Who Bore Me")然而,她的母親卻對此守口如瓶,就好像其他母親對其子女一般。("Mother Who Bore Me (Reprise)")來到學校,男孩子們之中數馬基俄最為聰明,對於知識更有一番體驗。("All That's Known")他的好友摩列茲卻是全班中成績最差的,並且也因青春期的到來難以控制自己的轉變,與眾男一樣把抑鬱壓在心裡。("The Bitch of Living")他們對看見異性(或同性)感到興奮的情況大惑不解,有人會以自慰解決,總之各師各法。("My Junk")摩列茲向馬基俄抱怨夢遺的問題,並繼續向其請教有關青春期的事。("Touch Me")

在一次進入森林的遭遇中,溫德娜遇上了馬基俄,二人很快便對對方產生感覺。("The Word of Your Body")眾女之中以瑪莎與艾茜對性這方面最有認識,因為她們都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強姦過。("The Dark I Know Well")溫德娜重遇馬基俄並叫對方打她,馬基俄千萬個不願的做了,卻下太重手,慌忙之下他奪路而逃。摩列茲的成績雖然曾有起色,但在這一連串的身體與心智轉變之下只有每況愈下,他希望馬基俄之母能夠幫助他卻不得要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即便是聰明成熟的馬基俄也不對性開始迷糊,("The Mirror-Blue Night")終於在一次再遇溫德娜之時二人再也忍不住洶湧的情感,度過了人生的第一次。("I Believe")

第二幕

馬基俄和溫德娜完事後心情忐忑,("The Guilty Ones")而摩列茲則一步又一步的將自己逼進死角,("Don't Do Sadness")亦對剛巧經過的艾茜的勸告充耳不聞。("Blue Wind")摩列茲自殺的消息傳到了學校裡面("Left Behind"),一向嚴厲專制的校長立即便把責任堆了在馬基俄頭上。溫德娜也被發現懷孕,結果馬基俄被送往感化院。("Totally Fucked")另一邊廂,其同學希斯慎與埃尼斯卻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情,("The Word of Your Body (Reprise)")而溫德娜之母則強逼她把肚裡的小孩打掉。然而打走小孩的過程並不順利,死的可不止是溫德娜肚裡的小孩。("Whispering")馬基俄從感化院中逃出希望能見見溫德娜卻發現其已死的消息,對一下子失去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人他感到萬念俱灰,在要自戕的一刻摩列茲和溫德娜卻突然出現,並制止了他。(Those You've Known")眾演員再次出來,唱出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故事的評價。("The Song of Purple Summer")

 

紀錄:

2007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編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最佳編舞、最佳男配角: John Gallagher Jr. (摩列茲)、最佳編曲、最佳燈光

2007年Drama Desk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最佳作詞

2007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

2007年Drama League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nathan Groff (馬基俄)

2007年奧比獎

出色編舞

2007年Lucille Lortel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燈光

 

唱片:

只出了一隻,2006年百老匯原版的唱片。

 

觀感:

外百老匯進駐百老匯似乎已經成為必然,就這幾年來由外百老匯音樂劇拿走的最佳編劇亦越見頻繁。對於香港人來講,音樂劇首重音樂,第二便是劇本,反而對舞台效果、設計、編舞大都不大理會。如此來看的話,這套東西也該符合香港人口味了。個人對此劇不採用劇情推進音樂感到有點迷惘,結果聽唱片時便感覺自己是在聽一部專輯,而非音樂劇。雖然如此,卻也不能忽視此劇出色的作詞以及編劇,加上流行味極濃的曲譜的。此劇亦大膽地將做愛的情境幾若完全表露出來,以演員們那麼年青來講可是一大突破。此劇另外一件"功績",筆者認為便是把已經越來越少會進入劇院看戲的年青人拉回百老匯,畢竟美國劇場的觀眾就如香港的情況一般,人口轉趨老化了。

 

推薦曲目:

Mama Who Bore Me: 女聲獨唱,溫柔而帶純潔的曲目,適合拿出來演唱。
The Bitch of Living: 男聲合唱,角色探索型歌曲,務求要表達出那種鬱悶與憤怒。
The Word of Your Body: 男女合唱,道出了性與愛的模糊之處,把年青人的感覺拿捏得挺為到位之處。
Don't Do Sadness: 男聲獨唱,難度頗高的角色探索型歌曲,激烈而充滿憤慨。
Totally Fucked: 大合唱,劇中較為大型的舞蹈段落,歌詞亦不如題目般粗俗。
The Song of Purple Summer: 大合唱,全劇的結幕曲,集評、論、道三個功能於一身的歌曲。

 

數字:

外百老匯首演: 2006年6月15日 - 2006年8月5日
百老匯首演: 2006年12月10日 - 2009年1月18日
上演場數: 859
個人評分: 8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