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共唱 Singin' in the Rain

資料:

製作人、作詞: Arthur Freed

作曲: Nacio Herb Brown

編劇: Betty Comden, Adolph Green

攝影: Harold Rosson

剪接: Adrienne Fazan

美指: Randal Duell, Cedric Gibbons

背景: Jacques, Edwin B. Willis

服裝: Walter Plunkett

髮型: Sydney Guilaroff

化妝: William Tuttle

特效: Warren Newcombe, Irving G. Riles

音樂整理: Jeff Alexander

音樂指導: Lennie Hayton

編曲: Wally Heglin, Skip Martin, Conrad Salinger

導演: Gene Kelly, Stanley Donen

 

簡介:

很多音樂劇都是由歌舞片轉過來的,其中非常大的原因是既然已經有了曲子,有了主線,電影本身也已經造就了一個宣傳效果,要製作起來便容易很多。奇怪的是,一般來講音樂劇的好壞與歌舞片的好壞是難以劃成等號的。換言之,好的音樂劇不能打包票能拍出好的歌舞片(例如"夢遊騎士");而好的歌舞片也不見得會有好的音樂劇版本(例如"琪琪")。在美國電影協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一般簡稱AFI)最近一次排名中,這套歌舞片便成為了過去一百年以來排行第一的歌舞片,亦是所有電影之中躋身十大之列。此作以極傳統的歌舞片形式寫成,而最出名最為熟知的一段便是男女主角們在雨中共舞所流露那種樂觀的訊息,正正便是歌舞片的重要前提。本網這裡介紹的依然是歌舞片版本。

到了後來,負責為此作編舞並出演一角的Gene Kelly那段幻想式荷李活舞蹈更為譽為無出其右的個人代表作。雖然在演員之間三人相處並不算得上融洽,然而在此作之中三人都享盡榮耀。到了1985年,舞蹈家Twyla Tharp看中了此作能改編成音樂劇的可能性,便著手開始改編。音樂劇版本除了用回原來的曲譜及劇本外,幾乎沒有多作改動,而劇中的主線也沒有更改。變化較大的反而是舞蹈,此劇在百老匯上演成績平平,而Twyla Tharp亦得直至十七年後才能真正在百老匯吐氣揚眉。曾經出演此歌舞片的有:Gene Kelly、Donald O'Connor、Debbie Reynolds、Jean Hagen、Cyd Charisse、Rita Moreno、等等;而音樂劇版則有:Don Carreia、Mary D'Arcy、Richard Fancy、Faye Grant等。

 

故事:

1927年,一套新無聲電影開幕,由當和蓮娜主演。在熱鬧的首映禮中當交代了自己身世和認識好友確斯冒的經過。("Fit as a Fiddle")當經常搶白了蓮娜的對白。蓮娜覺得很氣憤,而其實當只是不想蓮娜的破嗓子嚇著別人而己。一天當邂逅一心想當舞台劇演員的女生嘉菲。嘉菲認為當的戲不能代表演技,二人爭執。("Tango")當回去後和音樂天才確斯冒商量自己演技如何。確斯冒把話題轉移到音樂電影去。導演森臣認為大有搞頭,當亦同意。在慶功會上,當重遇歌詠團裡的嘉菲。("All I Do is Dream for You")因為當一個玩笑,嘉菲不小心地把忌廉蛋糕誤擲在蓮娜面上,蓮娜憤恨不己,嘉菲也沒有了工作。確斯冒向當說這並不是他的錯,並鼓勵他搞好音樂喜劇電影。("Make 'em Laugh")

另一套戲"騎士的決戰"將會繼之前的有聲電影後再來一次,這次選角的時候選中了嘉菲。("Beautiful Girl")嘉菲獨自唱了一首歌給評判聽,("You are My Lucky Star")當為了補過,也來幫口。二人冰釋前嫌,而當終於透露愛意。("You Were Meant to Me")"騎士的決戰"的演員們要學聲樂,蓮娜搞的一團糟,反倒是當卻連最艱深的繞口令也倒背如流。("Moses")試演的時候,聲效出錯,台詞錯位,這些大家都知道可以收拾,可蓮娜的聲音實在太差了,這使森臣大為頭痛。當、嘉菲、確斯冒、森臣決意把此劇變成歌舞片 - 就在六個月內。("Good Morning")至於蓮娜,嘉菲願意只此一次地幫她代唱,眾皆歡喜。("Singin' in the Rain")

"騎士的決戰"歌舞片版正式開工,嘉菲不負所託地擔任蓮娜的幕後代唱。("Would You?")這時蓮娜知道當和嘉菲相戀,十分忌恨。蓮娜向高層施壓,森臣被波士教訓了一頓。確斯冒提議加上舞蹈,眾人幻想當時的情況。("Broadway Melody Ballet")電影大為成功,蓮娜持著合約於台上出盡風頭。原本當和嘉菲都挺為開心,可突然蓮娜出聲說話,使全場大皆驚愕。這聲音和電影裡的完全不同呀。他們要求蓮娜高歌一曲。嘉菲被當、確斯冒、森臣半推半就地做幕後代唱,她很不高興。("Would You?/End Title")當、確斯冒、森臣打一個眼色,他們一起到幕後把幕拉了上來。現在所有觀眾都看到真正唱歌的是嘉菲而並非蓮娜,而她還懵然不知地唱著,台下已經是笑噓聲四起。結果蓮娜尷尬離去,其餘所有人大團圓結局。("Finale")

[附加資料: 其實還有一堆歌,可劇情關係亦棄置了,在唱片裡有。]

 

紀錄:

1953年金球獎

最佳男演員: Donald O'Connor (確斯冒)

1986年Drama Desk獎

最佳特效

1986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Faye Grant (蓮娜)

 

唱片:

香港買1952年原聲應該不是問題,另外Deluxe版有齊所有出場的、幕後的歌,倒是要買一個。其餘版本還有1984年倫敦原版、1996年錄音室版以及1997年荷蘭版。

 

觀感:

挺有趣,這套歌舞片在現在來講被認為是最佳的歌舞片範例,但在上演當年,所拿的獎卻是出奇地少,而提名亦不算較同類型有如此影響力的歌舞片多。在這裡也補充一點資料,音樂劇版本最先首演的地方應為倫敦,到後來搬遷至百老匯。這套歌舞片亦不斷地在其他電影之中被模仿,一般來講都是為求達到搞笑效果,例如有"凸務之王"又或"露寶治的世界"等等。個人認為此作雖說是佳作,不過就難以打動現在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一輩了。

 

推薦曲目:

Make'em Laugh: 男聲合唱,短少精悍,卻包含了好一些諷刺成份,亦顯示了歌舞片人們隨時能起舞的特點。
Singin' in the Rain: 男聲領唱,全劇最出名的歌曲,除了舞蹈精采外還呈現了美國式的樂觀精神。
Would You?: 女聲獨唱,溫柔而清婉的歌曲,適合拿出來獨唱。
Broadway Melody Ballet: 全劇最大型的舞蹈段落,幾乎全由一人包辦,Gene Kelly的標誌作。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85年7月2日 - 1986年5月18日
上演場數: 367
電影首映: 1952年3月27日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S-Z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