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邊正傳 Pippin

資料:

製作人: Stuart Ostrow

作曲、作詞: Stephen Schwartz

編劇: Roger O. Hirson

背景: Tony Walton

服裝: Patricia Zipprodt

燈光: Jules Fisher

聲效: Abe Jacob

髮型: Ernest Daler

音樂指導: Stanley Lebowsky

編曲: Ralph Burns

舞曲編排: John Berkman

主管: Joseph Harris, Ira Bernstein

製作舞台經理: Phil Friedman

舞台經理: Lola Shumlin, Paul Philips

公關: Solters/ Sabinson/ Roksin Inc., Cheryl Sue Dolby

選角: Michael Shurtleff

宣傳: Ingram Ash, Jeff Ash, The Blaine Thompson Company

編舞、導演: Bob Fosse

 

簡介:

哲學界有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在幹甚麼?我要去哪裡?在劇場裡時時刻刻似乎便在替這些問題尋找一個難以言喻的答案,而此劇便似乎為這提供了一個。改編自真人真事,這套音樂劇的主題內容始終不離一個想找尋自我的年青人。最先想把此劇放上舞台的是作曲作詞皆能卻沒有甚麼東尼獎運的Stephen Schwartz,他不斷的找尋導演去執導,其中還包括了Joseph Buruh和Harold Prince,但都沒有成功。終於他找到了編導Bob Fosse,並給予他對劇情的全權控制權。Bob Fosse可沒有客氣,拉來了他最欣賞的舞者之一Ben Vereen來,把此劇好好包裝,將之變成他當年三獎導演(奧斯卡、艾美、東尼)的其中一個。他和作曲家磨擦不少,對於曾和他合作的人而言這是家常便飯,而此劇在百老匯上演亦有五年的佳績。

此劇與百老匯的音樂劇有兩點不同,其中之一是主要演員大部份都要唱舞俱佳,Stephen Schwartz的歌曲雖然難度大都不高,但要配合Bob Fosse的舞蹈的話那又是另一個層次了。另外一個便是說書人一般而言都代表了劇作家的觀點,在這裡卻是背道而馳,一個奸的說書人,在音樂劇中尤其少見。而作曲家亦憑此劇打出了名堂,劇中的歌曲亦被多位歌星翻唱,包括了Michael Jackson、The Supremes、The Jackson 5等等。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有如:Jill Clayburgh、Irene Ryan、John Rubenstein、Ben Vereen、Ann Reiking、Leland Palmer、Betty Buckley、Samuel E. Wright、Michael Rupert、John Turner、Patricia Hodge、Elisabeth Welch、Northern J. Calloway、Paul Jones、William Katt、Martha Raye、Chita Rivera等等。

 

故事:

第一幕

在一片迷霧下,領唱人出場,向觀眾擔保將會有一個夢幻的音樂劇。("Magic to Do")此故事是關於查馬尼王之嫡子邊邊,他一直想找到人生的目標。("Corner of the Sky")其繼母花絲拉達一直想讓自己之子驍勇善戰的里維士成為皇帝,查馬尼王勉強同意讓邊邊加入打仗("War is a Science"),因他想先從打仗去試試"光榮"的滋味。("Glory")然而,他很快便發現打仗並不如此美妙,便轉向一些沒那麼大型的目標。("Simple Joys")他先去找祖母永遠活潑的貝絲,("No Time at All")她要他去尋找歡樂,經過一番折騰後,("With You")他又發現尋歡作樂又非他所願。領唱人讓邊邊轉到政治,在花絲拉達暗示下,("Spreading a Little Sunshine")他刺殺了其父成為皇帝,並承諾會為國家帶來繁榮。("Morning Glow")

第二幕

直接承接第一幕,他發覺治理國家要滿足所有人不容易,他要求查馬尼王復活。就像劇頭所說的,查馬尼王復活起來,並原諒了邊邊。雖然如此,領唱人一邊說他的方向正確,邊邊卻越感迷惘。("On The Right Track")之後他又嘗試過藝術與宗教,均感挫敗。他這時遇上了寡婦卡芙蓮,("Kind of Woman")受吸引之下,邊邊似乎甘於過一些平凡的生活了。然而,作為王子他卻不想這樣("Extraordinary"),邊邊安慰卡芙蓮之子費奧,這使卡芙蓮感動並迅速戀上。("Love Song")六個月後,受領唱人慫恿下,邊邊再次尋找生命意義,卡芙蓮感落寞。("I Guess I'll Miss the Man")領唱人和眾人(除了卡芙蓮和費奧)慫恿邊邊像開頭的承諾一跳進火箱,死得轟轟烈烈。邊邊幾乎便會跳下去,卻在此時看見卡芙蓮和費奧,決定不跳了。眾演員憤怒地離台,只剩卡芙蓮、費奧和邊邊。"束縛著...但挺開心的...這樣的音樂劇結尾也不差吧。"邊邊如是說。

[到後來此劇的結尾因為被評突兀,變成了邊邊與卡芙蓮開開心心的過日子,領唱人轉移目標至費奧。]

 

紀錄:

1973年東尼獎

最佳男主角: Ben Vereen (領唱人)、最佳背景、最佳燈光、最佳編舞、最佳導演

1973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hn Rubinstein (邊邊)

1973年Drama Desk獎

最佳男主角: Ben Vereen (領唱人)、最佳導演、最佳編舞、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1973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導演

 

唱片:

從來沒在香港看見過,我的是網上訂購的。全世界而言有三個:1972年百老匯原版、1973年澳洲版及1975年南非版。

 

觀感:

與大眾有點不同,筆者倒是挺喜歡原版的結尾。這個結尾恐怕是此劇連演五年不衰的原因吧。音樂方面幾乎每一首的曲風和編曲都標示著"這是Stephen Schwartz"作品般,雖然流行曲味極重但著筆處卻極輕,難以有非常大的情緒波動式曲目。劇本方面雖然劇評大部份都覺得較為單薄,大概便是這個盲頭蒼蠅四圍試卻都失敗的過程而已;但筆者卻認為既然這便是人生,那麼又有何單薄之理?無論如何,此劇的舞蹈卻始終是好看的,尤其是領唱人這個角色簡直是少一點實力都做不了,Ben Vereen能成為二十世紀最佳舞蹈演員也非倖致。

 

推薦曲目:

Magic to Do: 男聲獨唱,全劇的開幕曲,充滿憧憬與善意的曲目,與劇尾的情景成強烈對比。
Corner of the Sky: 男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旋律極為自由,據說這曲是Bob Fosse加入的最大原因。
Simple Joys: 男聲獨唱,簡簡單單的歌曲,聽上去似是而非的忠告與善言與和諧的旋律成反差。
No Time at All: 女聲獨唱,劇中大型舞蹈段落之一,亦是全劇最出名的曲目。
I Guess I'll Miss That Man: 女聲獨唱,適合拿出來獨唱,對角色要有一定認識及了解。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72年10月23日 - 1977年6月12日
上演場數: 1944
電視首映: 1981年
個人評分: 8

 

劇照:

 

回到M-R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