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而出 Movin' Out

資料:

製作人: James L. Nederlander, Hal Luftig, Scott E. Nederlander, Terry Allen Kramer, Clear Channel Entertainment, Emanuel Azenberg

作曲、作詞: Billy Joel

背景: Santo Loquasto

服裝: Suzy Benzinger

燈光: Donald Holder

聲效: Braian Ruggles, Peter J. Fitzgerald

附加整理、編曲、音樂流動、音樂指導: Stuart Malina

髮型: Paul Huntley

合成器: David Rosenthal

音樂協調: John Miller

音樂顧問: Tommy Byrnes

副導、副編舞: Scott Wise

制作協調: Jesse Huot

技術支援: Brian Lynch

選角: Jay Binder Casting, Sarah Prosser

宣傳: Barlow, Harman

舞台經理: Tom Barlett

劇務經理: Abbie M. Strassler

劇本、編舞、導演: Twyla Tharp

 

簡介:

在百老匯,怎麼樣的音樂劇都有。在1999年,完全沒有劇情只有舞蹈的一個舞台表演"霍西舞場"奪得了當屆的最佳音樂劇獎;同年,點唱機音樂劇"媽媽咪呀!"在百老匯上演成功獲得了觀眾的支持。在這兩個誘因之下,舞劇與點唱機音樂劇便開始在百老匯平行發展,卻鮮少有人想到將二者連起來。一直去到在舞蹈界早就享負盛名的芭蕾舞大師Twyla Tharp的手上,她老早便想在百老匯有自己的舞劇,尤其在2001年Susan Stroman的成功之後這位女強人更是雄心勃勃。結果她找到了著名作曲家Billy Joel,加上一個簡單的故事便成為了此劇的主要骨幹。結果此劇雖然拿不到東尼獎最佳音樂劇,上演場數卻超越了"霍西舞場"以及2000年最佳音樂劇(同時也是舞劇)"接觸",成為當代最成功的音樂舞劇之一。

越戰這個題材似乎百用不厭,不管是"髮"還是"西貢小姐",都帶起了美國人對是次戰爭的共鳴。此劇有點與舞劇不同的是因為用上了流行曲的關係,那自然得有人唱,而這個唱的人全場只有一個,卻要全責替至少二十六首歌曲唱主音,還得自彈自唱,所以對這個樂師的要求是極高的。至於舞者們完全是不用開腔唱歌,連對白也少得幾乎沒有。曾經出演過此劇的演員有如:Elizabeth Parkinson、Benjamin G. Bowman、Keith Roberts、John Selya、Michael Cavanaugh、Ashley Tuttle、James Fox、Scott Wise等等。之不過隨著在此劇倫敦遭遇到失敗,這個公式似乎再也不能成功讓觀眾為之滿意,在百老匯Twyla Tharp一下個同類型嘗試遭到了慘敗,而舞劇也在淡出中,似乎只在九十年代與千禧年代交界來了一個曇花一現罷了。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It's Still Rock and Roll Time")

六十年代的長島上,故事開始先講出布蘭達和艾迪的相識、結婚、分手的經過。("Scenes from an Italian Restaurant"),而東尼則一直在找尋真愛。("Antony's Song: Movin' Out"),之後另一邊廂占士和祖迪也開始密謀婚事。("Reverie - Villa D'Este/ Just The Way You Are")在久久渴望愛情下,("For the Longest Time")東尼遇上了布蘭達("Uptown Girl"),二人漸生情愫並陷入熱戀。("This Night"/"Summer, Highland Falls")可這時戰事發生了,眾人都得離開家園當兵("Waltz No. 1),占士在戰場中死亡(We Didn't Start the Fire"),東尼與布蘭達阻隔兩地飽受相思之苦,("She's Got a Way")最終都可以和艾迪回到故鄉。("The Stranger")祖迪為占士之死傷心不已。("Elegy - The Great Peconic")

第二幕

所有人嘗試在戰後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Invention in C Minor")艾迪則處處碰壁。("An Angry Man")於是他開始縱情,還濫藥來麻醉自己。至於東尼和布蘭達之間好像產生了芥蒂("Big Shot/ Big Man on Mulberry Street")艾迪幾乎完全沉醉於頹唐的生活之中("Captain Jack/ An Innocent Man/ Pressure/ Goodnight Saigon")短短的間奏後("Air")後,好消息來了,布蘭達和東尼已經重新和好,並投入生活。("Shameless")而艾迪在祖迪的幫助下也把生活改回正軌。("James/ The River of Dreams/ Keeping the Faith/ Only the Good Dies Young")一眾好友再次聚首,發覺他們又回到以前的生活了。("I've Loved These Days/ Scenes From an Italian Restruant Reprise")

 

紀錄:

2003年東尼獎

最佳編舞、最佳編曲

2003年Theatre World獎

最佳演員: John Selya (艾迪)

2003年Drama Desk獎

最佳編舞

2003年外圍劇評人獎

最佳編舞

2003年Drama League獎

出色劇場表現獎: Twyla Tharp

 

唱片:

唯一錄音2003年百老匯原班人馬唱片已經各大唱片公司有售。

 

觀感:

雖然說是點唱機音樂劇,個人還是十分喜歡此劇的編曲及所型造出來的劇場感。另外,習慣了內容抽象的傳統舞劇或是內容空洞的點唱機音樂劇的觀眾們對此劇也該頗有新鮮感。在故事方面,始終還是一個頗為簡單的主線,所有複雜的都是情感,而這些透過了獨唱者與合唱班以及舞者們在舞台上下的不同方式的演繹都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個倒是令人驚喜的地方。此劇的劇場效果也非常有氣氛,直讓人看的目不暇給。個人亦偏好在原裝卡士中擔任獨唱者的主音Michael Cavanaugh,不知道他是如何能支持那麼多場數的......

 

推薦曲目:

Scenes From an Italian Restaurant: 開幕曲,男聲獨唱,一下子交待了好一段劇情的曲目。
Uptown Girl: 男聲領唱,Billy Joel最出名的曲子之一,在這裡也讓男聲一展歌喉。
Summer, Highland Falls: 男聲獨唱,甜蜜而親密的一段雙人舞。
The Stranger: 男聲獨唱,音樂一轉之前的歡樂,倒顯得古怪及離奇,舞蹈也夠奇特。
Angry Young Man: 男聲獨唱,精采的不止歌曲和舞蹈,還有那段鋼琴序奏。
Goodnight Saigon: 男聲獨唱,較對劇目有內關相關的曲子,還加入了直升機聲哩。
Shameless: 男聲獨唱,具重新開始的感覺的曲目。

 

數字:

百老匯首演: 2002年10月24日 - 2005年12月11日
上演場數: 1303
個人評分: 8

 

劇照:

 

回到M-R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