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騎士 Man of La Mancha

資料:

製作人: Albert W. Selden

作曲: Mitch Leigh

作詞: Joe Darion

編劇: Dale Wasserman

音樂指導: R. Bennett Benetsky, Neil Warner

舞蹈安排: Neil Warner

編曲: Music Makers, Inc.

參考: Miguel de Cervantes y Saavedra 的生平及著作

背景、燈光、服裝: Howard Bay

髮型: Charles LoPesto

舞台主任: Michael Trugue

技術顧問: John Higgins

編舞: Jack Cole

舞台、導演: Albert Marre

 

簡介:

此劇很有趣地用了著名作家塞萬堤斯的一段生平引出其著作唐吉訶德的精粹,透過幻想與真實表達對世界的積態度。美國在六十年代的音樂劇正值改革時期,這種探討人性的音樂劇紛紛成名,其中要數最意外的成功便非此劇莫屬了。在百老匯上演此劇以前此劇一直苦於難以找到人去製作以及場地去演出,因為就劇情內容而言這無疑是挑戰人們接受新東西的程度。結果此劇在一座沒有帷幕、沒有樂隊圈的劇場裡獲得巨大成功;在搬往百老匯後,此劇繼續氣勢強勁,直把傳統音樂劇殺個片甲不留,跟之前上演的"屋頂上的提琴手"成為當時令人刮目相看的音樂劇。此劇音樂作曲家參考了西班牙的音樂風格,而一直被低估的編師Jack Cole則揉合了法林明高舞蹈,創造出此劇的一些舞蹈場面。至於Howard Bay沉鬱的佈景和格局則為此劇帶來了凝重的感覺。

原本此劇是不作中場休息的,到了後來基於冗長的劇情關係,漸漸也就加入了中場休息。在此劇之前其實也早有有關唐吉訶德的電影劇、小歌劇和話劇,卻統統沒有此劇那麼成功;而此劇不論在百老匯還是世界各地都是常常獲得複排的。曾經參演此劇的演員有如:Richard Kiley、Irving Jacobson、Joan Diener、Gino Conforti、John Cullum、Raul Julia、Brian Stokes Mitchell、Mary Elizabeth Mastrantonio、Ernie Sabella、Mark Jacoby、Frederick B. Owens、Laurence Guittard、Marin Mazzie、Stephen Bogardus、Brian Blessed、Sophia Lauren、Peter O'Toole、Sheena Easton、Tony Martinez、Placido Domingo、Mandy Patinkin、Julia Migenes、Jack Jones等等。此劇的電影版備受訾議,然而一首"The Impossible Dream"卻一直讓歌迷們為之瘋狂。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作家塞萬堤斯因為被控蔑視教會被打入牢獄,在裡面囚犯們向他審問,並威脅會把其著作燒掉。塞萬堤斯要求以自己的劇作來辯白,並請囚犯們來當演員,那兒的頭頭同意了。他要說一個故事,一個富有的老人,叫做阿朗素,他日夜思考生命的真義,卻想著想著,瘋了起來。他幻想自己成為一個騎士,拉了鄰居山曹,一起去救濟世界,他叫自己做 - 唐吉訶德。("Man of La Mancha")一出門口他們便遇到了一座風車,唐吉訶德卻認為這是巨人,不理山曹規勸,要跟它決一死戰。("The Windmill")結果當然碰灰了,之後他又見到一座旅館卻誤以為是城堡。那座旅館裡的廚娘阿當莎是個妓女,有人出錢她便肯跟他過夜,她本身也是認為世界黑暗的人。("It's All the Same")這時趕驢人佩迪路和助手們買了她今晚。唐吉訶德抵達,卻被其樣貌迷倒,以高貴的名字道辛妮亞稱呼她,阿當莎雖然覺得可笑,卻對他不甚反感。("Dulcinea")

另一邊,阿朗素的姪女安東妮亞、管家各有心思,都十分擔憂阿朗素。神父雖然知道二人並非全說真話,還是安慰了他們。("I'm Only Thinking of Him")回到旅館,阿當莎問送信的山曹為甚麼肯跟這個瘋人一起,誰知山曹的回答卻十分簡單。("I Like Him")阿當莎給了塊抹桌布山曹叫他轉交唐吉訶德(實際上是唐吉訶德要求的),自己則也奇怪幹嘛這瘋子會找上她。("What Does He Want of Me?")這時一個路過的理髮師經過,("The Barber's Song") 唐吉訶德誤將剃鬚碟當作頭盔,強行奪去。("Golden Helmet of Mabrino")這時加拿斯高醫生,安東妮亞之未婚夫得知此事。於是阿朗素陣型的人一起商量,加拿斯高醫生視此為一項挑戰,要把唐吉訶德變回阿朗素。神父卻認為,阿朗素瘋了也許不是壞事,至少他找到了快樂和動感。("To Each His Dulcinea")

第二幕

唐吉訶德向店長要求守夜,並要求其把他欽點為騎士,店長同意了。在守夜時阿當莎來找他,問他的目的是為甚麼。唐吉訶德說出了自己的抱負。("The Impossible Dreams")這時趕驢人又來刁難("Little Bird, Little Bird"),唐吉訶德發威把他們擊倒了。("The Combat")店長出來收拾殘局被唐吉訶德叫住("The Dubbing"),無可奈何下唐吉訶德被冊封為憂鬱騎士。("Knight of Woeful Countenance")之後唐吉訶德不支倒地,阿當莎照其吩咐幫趕驢人們療傷,卻被他們擄走。("The Abdunction")劇突然中斷,教廷要來拿人,雖然揀不中塞萬堤斯,卻使他嚇出一身冷汗。扮演加拿斯高醫生的囚犯和其分辯說現實是如此,塞萬堤斯卻反駁他,說世界有了夢想,人才會有生存的意義。

回到劇情,二人繼續上路,卻被摩爾人引誘並把錢財洗劫一空。("The Moorish Dance")即使是這樣,唐吉訶德依然為自己身為騎士並持有崇高理想感到驕傲。被人強姦完的阿當莎卻回到旅館指罵他,說他只懂發夢。她再次說自己是阿當莎,不配用道辛妮亞這個名字。("Aldonza")這時一隊人馬殺到,說要和唐吉訶德決戰。其實這隊人馬是加拿斯高醫生假扮的,他們把唐吉訶德在鏡光的反照中回到現實,並暈了過去。("The Knight of the Mirrors")這時教廷又來拿人了,並且指名道姓是要見塞萬堤斯。塞萬堤斯的劇其實也只作到這裡。囚犯們不滿意這個結局,於是塞萬堤斯用了很少的時間想出了結局。

失去了活力和理想,唐吉訶德變回阿朗素,並已經踏入彌留狀態。山曹來探訪他,希望他會好一點。("A Little Gossip")阿朗素已經忘記自己和唐吉訶德的關係,在立遺囑的時候,阿當莎卻突然切入。她使他回憶當時的情況。("Dulcinea (Reprise)")。"或許當時我不是在發夢!" 阿朗素突然醒起一切,在山曹和阿當莎的陪同下再唱出("The Impossible Dream (Reprise")。唐吉訶德回來了,他唱了最後一次主題曲,("Man of La Mancha (Reprise")便死去了。神父為其祝禱。("The Psalm")唐吉訶德死了,阿當莎卻有了改變 - 她叫做道辛妮亞。

終於塞萬堤斯得去了,囚犯頭頭向他說,如果他在上面的辯白也像這裡一樣精彩的話,他必不遭禍。塞萬堤斯卻回應一句: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會遭殃。在塞萬堤斯(唐吉訶德/阿朗素)和助手(山曹)步向法廷的時候,囚犯裡飾演阿當莎的開始唱出主題曲,囚犯們逐個響應,除了飾加拿斯高醫生的一直沒吭聲只是目送外,其餘都唱著送塞萬堤斯離去。("Finale (The Impossible Dream)")

 

紀錄:

1966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曲詞、最佳背景、最佳男演員: Richard Kiley (塞萬堤斯/阿朗素/唐吉訶德)、最佳導演

1966年Drama Desk獎

最佳男演員: Richard Kiley (塞萬堤斯/阿朗素/唐吉訶德)

1966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製作

1966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唱片:

在香港此劇1965年原裝百老匯版和2002年重生版都是時隱時現,倒是電影DVD長有。其他版本有如三隻不知年份的以色列、挪威和德文版、1968年倫敦版、法國版及維也納版、1969年墨西哥版、1972年電影原聲和兩個錄音室版、1990年錄音版、1993年多倫多版、1994年艾辛版、1997年馬德里及捷克版、1998年比利時版、2000年特別表演版以及2007年韓文版。

 

觀感:

戲中有戲,故事含意深遠,不時穿梭現實與故事,而故事亦是關於一個人穿梭現實和虛幻之中;這種複雜的橋段倒是頗合筆者本人的胃口。此劇讓一位兢兢業業的劇場演員Richard Kiley出名,亦是他本人最出色的作品。個人認為這套音樂劇其實音樂並無甚麼可道之處,除了若有若無的使用了西班牙風格的素材之外此劇其實音樂並非出色;歌詞也只是規規矩矩。要數其魅力之處恐怕第一是這個鼓舞人心的劇本以及前後反差甚大的背景和場景設計,至於電影的版本沉鬱有之卻是公認的半失敗之作。順帶一提,此劇之後,"Dream"一字在音樂劇圈裡便出現了好多好多次,不消說又是名曲的影響。

 

推薦曲目:

Man of La Mancha: 男聲二重唱,給觀眾定下曲風及角色的曲目,雖然難度不高卻得小心處理。
I'm Only Thinking of Him: 男女三重唱,劇情中較具諷刺性的一首曲子。
The Barber's Song: 男聲獨唱,輕鬆詼諧,純為筆者個人喜愛。
The Impossible Dream: 男聲獨唱,全劇之中最能感動人的歌曲,亦是此劇最著名的曲子。
Knight of Woeful Countenance: 男聲領唱,簡單悅耳的曲子,附帶搞笑的歌詞。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65年11月22日 - 1971年6月26日
上演場數: 2328
百老匯複演: 1972年6月22日 - 1972年10月21日
上演場數: 140
百老匯複演: 1977年9月15日 - 1977年12月31日
上演場數: 124
百老匯複演: 1992年4月24日 - 1992年7月26日
上演場數: 108
百老匯複演: 2002年12月5日 - 2003年8月31日
上演場數: 304
電影首映: 1972年12月11日
個人評分: 7.75

 

劇照:

 

回到M-R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