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榮華 Kismet

資料:

製作人: Charles Lederer

原製作: Edwin Lester

作曲: Alexander Borodin

作詞、改編音樂: Robert Wright, George Forrest

原作: Edward Knoblock "Kismet"

改編: Charles Lederer, Luther Davis

背景、服裝: Lemuel Ayers

燈光: Peggy Clark

編曲、聲樂編排: Arthur Kay

合唱指導: Christine Ell, William Ellfeldt

音樂指導: Louis Adrian

主管: Harry Essex

製作經理: Peter Bronte

舞台經理: Phil Friedman

樂團經理: Morris Stonzek

公關: Barry Hyams, Martin Shwartz

宣傳: Lawrence Weiner

編舞: Jack Cole

導演: Albert Marre

 

簡介:

恐怕到現在仍然頗讓人出奇,一個在1887年已經過身的作曲家怎麼會在1953年拿到一個東尼獎呢?此劇改編自一部同名的話劇,故事圍繞著一個幻想式的阿拉伯世界發生,其名字"Kismet"在阿拉伯語的意思其實便是指"命運"。音樂劇的版本最初是由製作人Edwin Lester提議的,他找來了之前憑"挪威之歌"闖下名堂的組合Robert Wright和George Forrest來商討把之改編成小歌劇的可能性;他亦找來了現今看來可能是百老匯黃金時期舉足輕重的男演員Alfred Drake來坐陣。他們想從古典樂入手,並先後參考了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和Nicolai Rimsy-Korsakov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到最後卻採用了較為少人熟知的俄國作曲家Alexander Borodin。全劇的歌曲都是從他的作品中抽取旋律,再加以編曲配詞而成的。在轉戰百老匯之前此劇先後在洛杉磯及三藩市進行試演,因為Edwin Lester堅持此劇一定要是小歌劇,跟主題輕鬆的劇本有所不合,結果成績不大理想。

這個問題終於要編劇之一的Charles Lederer換下了Edwin Lester當製作人,把之改以音樂劇形式製作,此劇才一帆風順進入百老匯。此時故事的劇情已經改變了幾次了,例如原來男主角的職業由藝術家變成了詩人等。雖然劇評們對此劇致以惡評,但此劇的其中一首曲子"Stranger in Paradise"得到了流行歌手的翻唱,加之漸漸湧現的好評讓此劇成為了當年的賣座喜劇,更成功地拿到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就是這樣,1887年逝世的古典樂作曲家Alexander Borodin便能在1953年領到這個獎項了。曾經出演此劇的還有:Joan Diener、Henry Calvin、Richard Kiley、Doretta Morrow、Howard Keel、Dolores Gray、Gordon McRae、Mandy Patinkin、Julia Migenes、Judy Kaye、George Chakiris、Jose Ferrer等。此劇後來搬至倫敦上演,反應比百老匯更好。此劇沒有再在百老匯演出過,然而,此作後來被重新改編成為音樂劇"廷巴克圖!"於1978年在百老匯上演,成績平平。

 

故事:

第一幕

這是一個古老的阿拉伯故事。在巴格達的市集,眾乞丐和小販們準備著一天的工作,("Overture, Sands of Time")詩人跟女兒瑪仙娜進場向行人兜售字句。("Rhymes Have I")因為詩人無心地坐了在乞丐夏積的位子上,便被人誤以為是他,並向之施捨。("Fate")然而不久後他便被惡人賈幻帶走了,說是因為夏積的詛咒讓他和兒子失散,詩人把握機會,說解除詛咒的話賈幻得先付他金幣。("Bazaar of the Caravans")賈幻照做了,並著他找回自己的兒子。另一邊廂,警官華沙的妻子娜魯正帶著三位公主遊覽巴格達,("Not Since Nineveh")並替她們尋找金龜婿,好讓華沙坐收禮金。

詩人給了好些錢瑪仙娜讓她去買東西給自己開心一下,("Baubles, Bangles and Beads")但詩人便沒那麼幸運了,他的金幣被警察們認出了是屬於被搶人家的,他便被帶返了總部。瑪仙娜則遇上了一個年輕的哈里發(阿拉伯世界的地方官員),二人一見鍾情("Stranger in Paradise")並約家第二天再次見面。回去後哈里發著僕人奧馬辭去所有妾侍 - 因為他終於戀愛了。("He's in Love")詩人向娜魯求情讓華沙赦免自己("Gesticulate"),賈幻卻闖入指摘詩人辦事不力,卻發現了華沙正是自己的孩子。華沙害怕這位"先知"會對自己不利,便一改口風說只要他讓哈里發娶那三個公主其中一個,便給他大官做。

第二幕

哈里發等待著瑪仙娜,("Night of My Nights")卻最終失望而回。那是因為詩人害怕如果任務失敗華沙會對自己和女兒不利,預先將她隱藏了起來。華沙看見心碎的哈里發以為詩人真的有魔法,心裡非常雀躍。("Was I Wazir?")娜魯來到詩人的地方來恭賀他成為埃米爾(意即是總督),顯然二人之間有火花出現。("Rahadlakum")然而正當哈里發向華沙傾訴之時,詩人亦要安慰著同樣心碎的女兒。("And This is My Beloved")詩人思考著當前情況,("The Olive Tree")哈里發則收拾心情選擇妻子。("Zubbediya, Samahris' Dance")

此時瑪仙娜卻來到尋找父親,哈里發認出了她,華沙則指那是他其中一個妻子並認為那是詩人的法力讓她來到這兒的。為了一了百了華沙向詩人透露他要毒死瑪仙娜,恍然大悟的詩人大怒,在皇宮的水池中淹死了華沙。結果瑪仙娜和哈里發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犯了殺人罪得被法律制裁的詩人則被哈里發判"罰"發配往沙漠的綠洲上跟娜魯共同生活。("Finale: Sands of Time")

[附加資料:此劇的歌曲改編了以下幾首Alexander Borodin的古典作品:"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frica"、"Symphony No. 2"、"Prince Igor"、"String Quartet No. 2"、"Symphony No. 1"及"Petite Suite"。]

 

紀錄:

1954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男主角: Alfred Drake (詩人)、最佳音樂指導

1954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54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an Diener (娜魯)

 

唱片:

香港個人來講便沒見過,此劇共有1960、1961、1964、1978、1989及1991共七個錄音室版,加上1953年百老匯原版、1955年電影原聲以及1965年林肯劇院版共有十個唱片版本。

 

觀感:

這是筆者聽過那麼多音樂劇以來最多採用古典樂作為素材的一個,可能便是因此此劇的音樂歌劇風格很濃厚,唱腔也不是熟職的音樂劇種。故事雖然有點光怪陸離,但至少亦不算不合理,還頗有轉折呢。此作的製作亦相較簡單,畢竟是一個幻想的阿拉伯世界,設計項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要精簡可以,要複雜亮麗亦可。舞蹈雖然不乏段落,但沒甚麼可以發揮的。到了現在,這類型的幻想類音樂劇的市場已然是不大的了,所以此劇會重演的機會亦非常渺茫,唯一留下來的便只有那些音樂劇原聲了吧。

 

推薦曲目:

Sands of Time: 開幕及結幕曲,男聲獨唱,用上了"Steppes of Central Africa"的那段由雙簧管奏出的旋律,富魅力和唏噓的一首曲子。
Stranger in Paradise: 男女合唱,用上了"Prince Igor - Polovetsian Dances"的那段著名的旋律,音樂極顯浪漫,適合拿出來演唱,難度亦有多少上下。
Was I Wazir?: 男聲獨唱,角色探索型歌曲,可能是全劇中唯一沒有用上古典樂的歌曲,亦是最不像歌劇式詠嘆調的曲目。
And This is My Beloved: 男女合唱,非常典型的詠嘆調式曲目,溫柔而抒情,難度高而適合表演。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53年12月3日 - 1955年4月23日
上演場數: 583
電影首映: 1955年10月8日
電視首映: 1967年10月24日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G-L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