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與我 King and I, The

資料:

製作人: Rodgers and Hammerstein

作曲: Richard Rodgers

作詞、編劇: Oscar Hammerstein II

原著: Magaret Landon

背景: Jo Mielziner

服裝: Irene Sharaff

燈光: Jo Mielziner

音樂指導: Frederick Dvonch

編曲: Robert Russell Bennett

舞台: Ed Preston

管理: Morris Jacobs

芭蕾: Trude Rittman

編舞: Jerome Robbins

導演: John Van Druten

 

簡介:

曾被改編為卡通及電影的名作,全劇以東方和西方音樂的融合為主旨。當初想到要把這個真人真事改編成音樂劇的正是美國戲劇界的巨星Gertrude Lawrence。她偶然之下讀了原著而大受感動,轉而向Richard Rodgers和Oscar Hammerstein II這對在當時已經聲名鵲起的組合請求將之改編成音樂劇。二人很快便同意了這個決定,並著手開始製作。Richard Rodgers並沒有真的借用泰國的音樂,而是運用想像假想出泰國音樂的樣子,而Oscar Hammerstein II亦沒怎麼參考過泰國當地的民情及風俗,便依自己的意念寫成了劇本。如果此劇真的在亞洲上演那定會招來批評,然而當時美國人對亞洲的認識根本就不多,此劇又符合他們的對東方人的想像,結果便順利地獲得成功了。

介紹此劇不得不介紹兩位演員,一位是前述的Gertrude Lawrence,她除了是提議改編此劇的女演員外,還是此劇的原裝安娜。她的歌喉怎麼也算不上適合唱音樂劇,但憑著精湛演技搭救依然取得了成功;挺有意思的是她過身後下葬時身上穿的正是安娜的戲服。另一位則是一生表演此劇多於四千次的光頭國王Yul Brynner,其中還包括了此劇的電影版本。參加過此劇的其他明星有如:Constance Towers、Deborah Kerr、Alfred Drake、Celeste Holm、Patricia Morrison、Angela Lansbury、Mary Beth Peil、Donna Murphy、Lou Diamond Philips、Johee Choi、Faith Prince、Elaine Paige、Jason Scott Lee等等。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我們來到泰國的碼頭,安娜與其子路易人生路不熟地來到泰國。("Arrival at Bangkok")為了掩飾驚慌,他們試著吹吹口哨放鬆心情。("I Whistle a Happy Tune")她之後遇到了不能和至愛在一起的宮女塔恬,國王迎接他們。("My Lord and Master")安娜來到後一直向國王爭取要間房,可不獲理會,卻被妃嬪們問長問短。她知道了塔恬的故事並向所有年輕人祝福。("Hello, Young Lovers")

上課時間,來上課的孩子們恭迎太子。("March of Siamese Children")安娜教了他們不少東西,包括唱歌,夾集在祭師們的和聲中。("Children Sing, Priest Chant")太子和國王談話,這使國王開始疑惑自己的方向。("A Puzzlement")在唱完校歌後("The Royal Bangkok Academy"),安娜拿出地圖,卻使人們不滿,因為他們發覺自己國家領土太小了,可安娜卻表明英國比泰國更小,並宣揚各國平等的理念。("Getting To Know You")

國王來到,和安娜爭吵有關房間事宜,大怒之下趕走所有人。他看見牆上地圖,悵然。("So A Big World")而塔恬和愛人麟化幽會,嘆不能離開此地。("We Kiss in a Shadow")而路易則和太子商量有關他們的父母。("A Puzzlement")這次又是大吵一架,安娜十分憤怒,("Shall I Tell You What I Think of You?")並萌生回國念頭。可王后卻來了,並叫她別走。("Something Wonderful")

國王在此時接到通告,英國大使即將來訪,在安娜的協助下,他要把歡迎會造的西化一點,並祈求佛祖幫助。("Finale to Act I")

第二幕

王后們初接觸英式事物,俱覺新奇。("Western People Funny")而英國大使卻碰巧是安娜好友,二人在廳裡共舞。("Dance of Anna and Sir Edward")此時,塔恬和麟化已經有一個計劃。("I Have Dreamed")此時安娜和國王在談論。國王說東方思想男尊女卑。("Song of the King")安娜也向他回以西方思想,提倡戀愛自由。她教他跳起了波爾卡。("Shall We Dance?")塔恬和麟化的事情敗露,被人抓住,安娜卻百般維護他們。國王憤而奪門而去。

安娜和路易已經準備離開,卻接到王后的書信,說國王病重,要她速回皇宮。他臨死前向安娜委以重任,要她輔助王子登基後的外交事宜。安娜答允,國王便此病逝。("Finale")

 

紀錄:

1952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女主角: Gertrude Lawrence (安娜)、最佳男配角: Yul Brynner (國王)、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1996年東尼獎

最佳重生音樂劇、最佳女主角: Donna Murphy (安娜)、最佳背景、最佳服裝

1996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重生音樂劇、最佳設計

1996年 Theatre Award 獎

出色演員: Joohee Choi (塔恬)、Lou Diamond Philips (國王)

1957年奧斯卡

最佳男主角: Yul Brynner (國王)、最佳背景、最佳服裝、最佳音樂、最佳聲效

1957年金球獎

最佳歌舞片、最佳女演員: Deborah Kerr (安娜)

1979年奧利佛獎

最佳女主角: Virginia McKenna (安娜)

 

唱片:

香港我看到有1977年版、電影版、卡通版,原版我暫時還沒見過哩。除卻四個不知年份的錄音版還有:1951年三個百老匯版、1953年倫敦版、1956年電影原聲、1959、1960、1964、1965、1966、1992、1994、1997共十個錄音室版、1964、1977、1996年百老匯重生版、1966年以色列版及德國版、1996年日文版、1998年荷蘭版及2000年的倫敦版。

 

觀感:

跟好多同時期的音樂劇差不多,感覺總之就是經典啦。話說回來,安娜是真有其人的,可其故事當然沒那麼"傳奇",她與國王之間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多的糾紛;而那個國王亦並非如此頑固的。此劇最大的成功恐怕是Richard Rodgers和Oscar Hammerstein II對當時音樂劇的處理,不管是音樂、歌詞,還是它所用的展示方式,都是遵遁著這對黃金組合所創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另外Jerome Robbins出色的編舞亦是此劇的成功原因之一,尤其是於"Uncle Tom's Cabin"更是一個傑作。個人而言對音樂不大苟同,美國人想像中的東方音樂總與真實有(很大段)距離嘛。

 

推薦曲目:

I Whistle a Happy Tune: 女聲獨唱,表現出典型樂觀精神的曲目。
March of the Siamese Children: 純音樂,可以說集全劇中音樂曲風的大成了。
A Puzzlement: 男聲獨唱,難度不高,但要注角色於文字之中。
Getting to Know You: 女聲獨唱,這已是名曲了,成為了世界一家的代言曲。
Shall We Dance?: 女聲獨唱,全劇最曖昧的舞曲和情歌,這一切還得歸功於Oscar Hammerstein II的處理手法了。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51年3月29日 - 1954年3月20日
上演場數: 1246
百老匯複演: 1977年5月2日 - 1978年12月30日
上演場數: 695
百老匯複演: 1985年1月7日 - 1985年6月30日
上演場數: 191
百老匯複演: 1996年4月11日 - 1998年2月22日
上演場數 780
電影首映: 1956年6月28日
動畫首映: 1999年3月19日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G-L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