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怪醫 Jekyll and Hyde

資料:

製作人: PACE Theatrical Group Inc, Fox Theatricals

作曲: Frank Wildhorn

作詞、改編: Leslie Bricusse

原作: Robert Louis Stevenson

背景: Robin Philips, James Noone

服裝: Ann Curtis

燈光: Bverly Emmons

化妝: Christina Poddubiuk

聲效: Karl Richardson, Scott Stauffer

編曲: Kim Scharnberg

音樂指導: Jeremy Roberts

音樂總監: Jason Howland

聲樂編排: Jason Howland, Ron Melrose

音樂協調: John Miller

特技: Gregory Mech

假髮: Paul Huntley

武指: J. Allen Suddeth

舞台經理: Maureen F. Gibson

編舞: Joey Pizzi

導演: Robin Phillips

 

簡介:

改編自一本同名小說,故事一開頭便帶出全劇的主要思想,再述說故事。人格分裂和偽君子真小人成了全套劇的爭論主線。Frank Wildhorn就是憑此劇一鳴驚人躋身百老匯的作曲家行列,他當時的妻子Linda Eder也憑此劇打響了名堂,成為炙手可熱的劇壇新貴。跟Frank Wildhorn的其他音樂劇一樣,此劇也是靠出概念專輯先試一試市場開始它的路的。該專輯找來了Colm Wilkinson唱演主角積寇的角色,加上Linda Eder,結果大受歡迎,其中"This is the Moment"更成為街知巷聞的歌曲,還在奧運中亮相呢。無疑在音樂方面此劇是達到了大部份觀眾的要求的。

但是在舞台上又是另一回事。雖然Frank Wildhorn的音樂不錯,Leslie Bricusse的詞也是上佳之作,但是即使有好音樂、好歌詞也得有個好劇本以及好導演。即使此劇在概念專輯以及地區巡演(當中還包括了Sammy Davis Jr與Liza Minnelli的帶旺)都取得不錯的成績,來到百老匯,它劇情欠缺生動條理、過份流行而缺乏劇場化的音樂、以及平庸得無可置喙的舞台調度便被劇評家們狠狠的批評起來。結果此劇在一開始在百老匯幾乎一事無成的只靠著音樂及歌詞搭救,當中劇本改動了好幾次,唱片也出了好幾張,總算在百老匯成功上演了四年。曾參演此劇的演員有如:Linda Eder、Robert Cuccioli、Christiane Noll、Brad Oscar、Leah Hocking、Kelli O'Hara、George Merritt、David Hasselhoff等等。

 

故事:

第一幕

("Prologue")

積寇是一個天才的醫生,他父親身患精神病,這使他非常憂心。("Lost in the Darkness")他非常致力於人格學上的研究,深信只要有藥物幫助下,便可以把人的善和惡分出。("Facade")他把這個主意向聖祖迪精神病院的高級人員提交,卻不獲裡面的人所接納,除了主席,亦是其未來外父的丹華外,其餘都反對。積寇好友約翰安慰他。("Prusue the Truth")

丹華之女愛瑪是積寇的未婚妻,她向好友交待了嫁給積寇的原因。("Emma's Reasons")另一方面,積寇已經下定決心繼續他的研究("I must Go on/ "Take Me as I am")。丹華有點擔心,愛瑪向他安撫。("Letting Go")約翰見朋友情緒低落,便硬拉他去到一間叫紅色秏子的酒吧喝酒。歌女露茜一直都受不公平對待("No One Knows Who I Am")而她也表演了一場舞蹈。("Good 'N' Evil")積寇同情這個女子,便把卡片給了她。回去後積寇決定要以身試藥。("Now There Is No Choice/ "This is the Moment")

他喝下了他自己發明的藥方,並靜觀其變,漸漸的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 海迪。("First Transformation")海迪和積寇完全是相反人格,並且無惡不作。("Alive")其他人都不知發生甚麼事,積寇把自己鎖住了,約翰和其討論過。("Your Work - And Nothing More")露茜突然來了,而且身受重傷,她說是一個叫海迪的人虐待她。積寇悚然一驚。突然露茜吻了積寇。("Symphathy, tenderness")積寇尷尬地離開,而露茜卻發著情人夢。("Someone Like You")

街上,一個精神病院的高層成員(一個神父)被海迪發現在嫖妓,海迪深感厭惡,便把他殺了。("Alive (reprise)")

第二幕

謀殺案件持續發生,而且全都是精神病院的高級成員,每人都死於匪夷所思的方法之下。("Murder, Murder!")愛瑪發現了積高的日記,積寇很是惱怒,愛瑪卻鼓勵他繼續研究。("Once Upon a Dream")積寇知道他開始不能控制海迪的出現,便致信約翰請他去找一些藥。("Obsession")

愛瑪和露茜同時愛上了積寇,二人唱起一段情歌。("In His Eyes")海迪突然在露茜面前出現,二人不能自控地被對方吸引。("Dangerous Game!")約翰趕到時卻發現海迪在積寇的房間裡,海迪展示自己身份,並把藥注射,把自己變回積寇。他迅速地寫了封信給露茜叫她離開,他希望自己能把海迪殺掉。約翰受驚的離去。("The Way Back")約翰把信拿去給露茜,她感歎前路茫茫。("A New Life")可是海迪突然出現,把露茜殺掉了。而積寇和海迪無時無刻都在互相激戰著。("Confrontation")

在二人的婚禮上,積寇被海迪打敗了,海迪幾乎要把愛瑪殺死。可是愛瑪的真情打動了積寇,掙扎之下,積寇和海迪又打成均勢。約翰抽出了劍,積寇求他把他(們)殺了,免得把這魔鬼留在體內,約翰下不了手,積寇發狂地自己向約翰的劍沖去,身受重傷。終於海迪還是比積寇先死,在臨死前一刻,他再次叫喚著愛瑪的名字...一代怪醫便如此在情人的懷抱裡逝去。("Finale")

 

紀錄:

1997年Theatre World 獎

最佳演員: Linda Eder (露茜)

1997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男主角: Robert Cuccioli (積寇)

1997年Drama Desk獎

最佳男主角: Robert Cuccioli (積寇)、最佳背景

 

唱片:

在香港能買到的有1990年概念版和1997年百老匯的正式登台版,個人較推薦後者,畢竟較齊全。其他有1994年概念版、1999年Bremen版、2001年馬德里卡士版及匈牙利版、2002年維也納版、2003年日文版、2005年Staaz版及韓國版、2006年重新配器錄音版及捷克版。

 

觀感:

又是一套探討善惡問題的音樂劇,全劇以一曲"Facade"維繫,此字原指"外表",正好表現了當時的人的人格其實都是分裂的。個人看此劇其實還挺同情主角的,雖然他之後不斷殺人,但其實都是出自正義,只不過是走錯路子罷了。此劇的音樂個人認為比起作曲家另一套也不太成功的音樂劇"紅花俠"稍嫌不及,但在劇本方面來講卻算是較緊湊的了。真的憑此劇的舞台版出名的只有男主角Robert Cuccioli,他演繹的積寇充份顯示出內手的掙扎,也使他成名。另外,在這裡稍稍一提2006年此劇的所謂重新錄音版只是專輯式公開,並非舞台版本喔。

 

推薦曲目:

Facade: 大合唱,唱出人虛偽一面的歌曲。
Good'N'Evil: 女聲獨唱,妖嬈中帶辛辣,而且難度挺高。
This is the Moment: 男聲獨唱,全劇最鼓舞人心的歌曲。
Someone Like You: 女聲獨唱,淒婉而優美的曲子。
Murder, Murder: 大合唱,妙在節奏的巧妙運用。
Once Upon a Dream: 女聲獨唱,很適合拿出來獨唱的曲子,是女角的主題曲。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97年4月28日 - 2001年1月7日
上演場數: 1543
電視首映: 2001年3月10日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G-L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