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路亞,寶貝! Hallelujah, Baby!

資料:

製作人: Albert W. Selden, Hal James, Jane C. Nusbaum, Harry Rigby

作曲: Jule Styne

作詞: Betty Comden, Adolph Green

編劇: Arthur Laurents

背景: William Eckart, Jean Eckart

服裝: Irene Sharaff

燈光: Tharon Musser

髮型: Ronald De Mann

音樂指導、聲樂編排: Buster Davis

編曲: Peter Matz

舞曲: Luther Henderson

主管: Walter Fried

經理: James Awe

製作舞台經理: James Gelb

舞台經理: Ernest Austin

技術指導: John Higgins

公關: Merle Debuskey, Violet Welles, Faith Geer

副製作人: Joe Linhart

編舞: Kevin Carlisle

導演: Burt Shevelove

 

簡介:

作為一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得主,這套音樂劇的名氣實在比起其他的遠遠不及。外在因素有像當年正是與搖滾音樂劇"髮"同一屆,相比之下較為傳統保守的這套音樂劇當然便比不上人家的革命性和新潮了。另外,此劇的內容是黑人奮鬥史,到現在很多事情都已有轉變,要重生實在沒有多少空間,使這套在百老匯上演其實也只近三百場的音樂劇難以在任何地方進行重生製作。Arthur Laurents又一次拿上了種族鬥爭的話題來當音樂劇的主要題材,他找來了Jule Styne作曲,以及Betty Comden和Adolph Green這對作詞組合來為此劇編寫曲譜,而製作人幾經改變後總算也定了下來了。原來此劇是由Lena Horne出演女主角的,但她的退出讓此劇產生了阻滯,創作組們結果卻捨棄了名星Diahann Carroll選擇了只有一次專業舞台經驗的Leslie Uggams,而結果出來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儘管有一粒新星坐陣,此劇卻不能抓住觀眾和劇評的心。在試演的時候此劇已經作出了多處的改動,但即便如此此劇在百老匯開幕後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評價。最大的爭議始終是在劇本之上,畢竟要把一個嚴肅的主題放進一套音樂喜劇之中也實在有點太不自然了。結果此劇雖然在當年的東尼獎滿載而歸,卻是蝕本收場,而且亦沒有像當時其他的音樂劇一般舉行巡演,在之後亦沒有被拍成電影或是在百老匯或外百老匯重生。Arthur Laurents後來自評強行把為Lena Horne度身訂造的劇本改成給Leslie Uggams的舉動是導致此劇成績平平的原因;無論如何,此劇的曲譜卻亦是讓人們滿意的。曾出演此劇的還有:Allen Case、Robert Hooks、Marilyn Cooper、Lillian Hayman、Barbara Shama、Billy Dee Williams、Freda Payne等。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黑人女子佐治娜帶著一把雨傘出場,她指自己和身邊的人不會隨時間轉變而轉變。剛踏入二十世紀,她跟母親在南部當幫傭,她卻想擁有更多。("My Own Morning")其男友卡林進來並生氣地指白人警察見他這個黑人贏了錢,便使強讓他反贏為輸。("The Slice")當時正欲找一個黑人臨演員的製作人哈維看中了佐治娜,這是她第一次上台,而她卻感到有一股親切感。來到二十年代,佐治娜在哈林區一間夜總會中當舞女,("Feet Do Yo' Stuff")卡林則是侍應而哈維則是他們的經理。一個外國王子因為不知美國規矩讓佐治娜跟之同坐一桌結果讓三人被解僱。為了鼓舞佐治娜,卡林說出了自己的大計。("Watch My Dust")

然而因為接下來的大衰退,卡林和佐治娜又一次回到南部跟佐治娜之母當回原職。("Smile, Smile")三十年代佐治娜又找到了機會表演,("Witches Brew")但因為其內容敏感關係被逼下檔。哈維和同台的演員瑪麗以及卡林一同安慰佐治娜,("Another Day")而卡林亦開始受共產主義所影響。佐治娜試圖改變其想法反而惹惱了卡林,("I Wanted to Change Him")此時哈維又向佐治娜示愛,但二人之間卻沒有甚麼火花。佐治娜思前想後,感覺自己雖然生活有了改善,但跟自己所想要的依然相差很遠。("Being Good")

第二幕

四十年代正值二戰時期,佐治娜成為軍隊娛樂團的一員,卡林和哈維都當了兵,而三人之間的關係則依然頗為尷尬。("Talking to Yourself")佐治娜又因黑白人不能同台演出而被排擠,在巴士上哈維又被逼不能跟佐治娜和卡林同坐,顯示此時的文族分化依然嚴重。五十年代,佐治娜終於成為了薄有名氣的唱星,("Hallelujah, Baby!")成為民運人士的卡林指她已漸漸被同化,不能堅守自己理念。哈維拒絕了瑪麗後正式向佐治娜求婚,但心裡始終覺得這不大可能成功;("Not Mine")另一邊面,佐治娜之母驚奇她的唱歌跳舞天份是從哪裡來的。("I Don't Know Where She Got It")

在一個派對之中,佐治娜成為賓客之中唯一的黑人,當其母來帶給她手袋之時眾人誤以為那是她的傭人。終於佐治娜明白到卡林是對的,("Little Room")並理解到自己的不足。六十年代來臨了,佐治娜和其母在哈維幫助下搬屋,卡林再也不願被白人可憐或鄙視,跟佐治娜講即使住了進去她也始終會被白人視作另類。佐治娜了解到真相的確如此,便終於離開了哈維的幫助,跟卡林和其母生活了。("Now's the Time")

[附加資料:此劇的棄曲有如"Ugly, Ugly Gal"、"When the Weather's Better"、"Call Me Savage"、"I Want to Get Arrested"和"Worryin'"等。]

 

紀錄:

1968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曲詞、最佳女主角: Leslie Uggams (佐治娜)、最佳女配角: Lillian Hayman (佐治娜之母)、最佳製作人

1968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新人: Leslie Uggams (佐治娜)

1968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Leslie Uggams (佐治娜)

 

唱片:

只有一隻,1968年的百老匯原版,在香港沒有出售。

 

觀感:

就一套由Jule Styne作曲的音樂劇來看,此劇的音樂可以說是合乎他一貫的水準了,但就是沒有太多黑人歌曲的元素,使之流於平凡。至於Betty Comden和Adolph Green的作詞一向擅長在諷刺方面,今次只有一兩首歌曲可以發揮這方面的才能也實在大材小用了點。不過他們寫正宗劇場曲也相當有一手,感覺上此劇的歌詞可能要比歌曲還要好。劇本方面這樣的劇情現下要上演的話九成先得在外百老匯吧,而要做到一份劇本莊諧並重在當時注重喜劇成份的情況來看實在是困難了點。但至少,此劇沒有讓編舞閒著,而劇裡三位主要演員也很考他們的戲力。

 

推薦曲目:

My Own Thing: 女聲獨唱,柔和而平靜的角色探索型歌曲,適合拿出來表演。
Smile, Smile: 大合唱,歌詞甚具諷刺性的歌曲,劇中的搞笑段落,歌曲輕鬆調皮。
I Wanted to Change Him: 女聲獨唱,充滿掙扎感的角色探索曲,對女聲甚有要求。
Hallelujah, Baby!: 女聲領唱,劇中的大型舞蹈段落之一,少不了的歡欣氣氛和讓人起舞的音樂。
Not Mine: 男聲獨唱,劇中較少見給男聲的角色探索曲,帶哀愁而綿密的歌曲。
I Don't Know Where She Got It: 女聲獨唱,全劇最受歡迎的角色炫示曲,典型的舊式炫示曲。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67年4月26日 - 1968年1月13日
上演場數: 293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G-L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