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劇 Follies

資料:

製作人: Harold Prince

作曲、作詞: Stephen Sondheim

原作: James Goldman

背景: Boris Aronson

服裝: Florence Klotz

燈光: Tharon Musser

髮型: Joe Tubens

聲效: Jack Mann

音樂指導、聲樂編排: Harold Hastings

編曲: Jonathan Tunick

舞蹈編排: John Berkman

主管: Carl Fisher

製作舞台經理: Fritz Holt

舞台經理: George Martin

舞台副經理: John Grigas

製作顧問: Ruth Mitchell

宣傳: Ingram Ash

選角: Joanna Merlin

編舞: Michael Bennett, Bob Avian

導演: Harold Prince, Michael Bennett

 

簡介:

Stephen Sondheim概念音樂劇的例子之一,不講求故事內容,卻講求戲劇後面的道理。音樂還是維持其一貫風格,當代美國音樂風,初聽者可能會不習慣,但此劇卻是幾乎美國全地公認Stephen Sondheim作曲技巧最嫻熟的作品。全劇的佈置其實很簡單,有點像外百老匯的風格,主持人進來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然後以前曾經都是紅極一時的名星們再一次在台上表演。每個人都帶出一點自己的感受與前事,然而大多都是圍繞著那兩對夫婦之間的情事。創作源於Stephen Sondheim與James Goldman在報章上閱讀到的一個前滑稽劇演員的故事,後來便決定成現在的樣子。導演Harold Prince跟Stephen Sondheim自"伙伴們"後所發展出來的一股"概念音樂劇"風依然風靡百老匯。

參加過演出這套音樂劇有如John McMartin、Mary McCarty、Joan Roberts、Kelli O'Hara、Betty Comden、Adolph Green、George Hearn、Mandy Patinkin、Babara Cook、Liz Callaway、Howard McGillin、Dorothy Collins、Alexis Smith、Graciela Daniele、Patricia Garland等等。有別於Stephen Sondheim的其他音樂劇,此劇的舞台、服裝、燈光、背景無一不是精雕細琢,製作費亦是當時挺大的一個數字。全劇探討著過往及現在、流行與復古等等的問題。一堆已經不復光輝歲月的歌手們齊集一台,有多少有勇氣繼續面對這個越變越快的世界?還有青春時的一意孤行長大後看過去,又是如何?此劇名字"Follies"可以指這幫過氣名星之前所演的"富麗秀",亦是暗指當中有人自欺欺人的傻態。此劇全一幕。

 

故事:

("Overture")

韋斯曼劇院的主人狄米崔出來介紹,說今晚將會是回憶往日戰前日子的晚上。舊時的演員逐一進場,羅斯高回憶以前的美女。("Beautiful Girls")本劇的主角,兩對夫婦莎莉和畢地、菲莉絲和賓入場,莎莉曾和賓有一段情,二人認出對方。("Don't Look at Me")伊奧多和艾美莉表演完他們的首本名曲後,("Rain on the Roof")蘇蘭治接上,("Ah, Paree"),隨後,年華已長的凱蒂重申自己仍是個甜姐兒。("Broadway Baby")四位主角的年輕版在台上像幽靈般扮演以前的故事,("Waiting for the Girl Upstairs"),賓對錯失了的機會感失落,("The Road You Didn't Take")莎莉告訴他她和畢地相處融洽。("In Buddy's Eyes")

所有以前的女演員都在台上表演了舊時的曲目,("Who's That Woman")各人或許都有所失,然而卡洛塔卻認為活著已經十分值得慶幸。("I'm Still Here")賓這時卻對莎莉愛火重燃。("Too Many Mornings")回到過去,我們看到了賓和莎莉分手的場面,及畢地如何看待愛情。("The Right Girl")希迪回想前塵,只想再愛一次。("One More Kiss")菲莉絲因為賓不忠("Could I Leave You")勾引侍應,二人爭吵,畢地和莎莉加入,可管弦樂團卻把氣份加重,形成浪漫無比的感覺。("Loveland")兩對夫婦當年的甜言蜜語重現。("You're Gonna Love Tomorrow"/"Love Will See Us Through")

畢地卻回想自己遭遇,倀然,("Buddy's Blue")莎莉也對自己感到迷惘。("Losing My Mind")菲莉絲唱出她對此事的諷刺,("The Story of Lucy and Jessie")賓此時上台唱出自己的成功,可不成功,終於瘋狂走了下台。("Live, Love, Laugh")終於曲終人散,各有各思想,各有各未來,究竟何處才是正確之路呢?("Finale: Wait for the Girls")

 

紀錄:

1971年Drama Desk獎

出色女主角: Alexis Smith (菲莉絲)、出色導演、出色音樂、出色填詞、出色編舞、出色背景、出色服裝

1971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71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72年東尼獎

最佳作曲、最佳女主角: Alexis Smith (菲莉絲)、最佳背景、最佳服裝、最佳燈光、最佳編舞、最佳導演

1972年洛杉磯劇評獎

最佳背景、最佳燈光、最佳導演、最佳服裝、最佳音樂劇

1986年格林美獎

最佳原聲

1987年奧利佛獎

最佳音樂劇

1987年倫敦劇評獎

最佳設計、最佳音樂劇

 

唱片:

有四個,一是1971年原裝百老匯版,香港我沒見過,另一為1985年表演現場版本,雙CD裝,亦是我現在的版本。另外兩個不在香港出現的是1987年倫敦版及1998年Paper Mill Playhouse卡士。

 

觀感:

實際上我對此劇無甚得著,畢竟我不是那時代的人,或許遲早會有甚麼想法也不一定。這套音樂劇然而卻有不少年過半百的中年人士在唱歌。一般來講音樂劇總是由年青的人當主角的,而這套反其道而行,說的故事亦帶有滄桑之感。在Stephen Sondheim及Harold Prince的意思下此劇還多了一層淒冷。劇名其實正是說明這群演員在妄想的舞台上搞了一整天,幾乎翻臉發瘋,還有一大堆觀眾看著他們這樣亂搞一通,簡直是傻之極矣。讓很多人不滿的是,此劇從來沒有一個完完整整的"卡士錄音",最完整的也只是現場表演版而已。

 

推薦曲目:

Broadway Baby: 女聲獨唱,要求要帶老態,才能帶出那麼年華已過的感覺。
Waiting for the Girl Upstairs: 大合唱,全劇的靈魂所在,新舊的交替等都在此曲中表現出來。
The Story of Lucy and Jessie: 女聲獨唱,聲線要求挺高。
Live, Laugh, Love: 男聲獨唱,全劇最讓人感落寞的地方。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71年4月4日 - 1972年7月1日
上演場數: 522
百老匯複演: 2001年4月5日 - 2001年7月14日
上演場數: 117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