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資料:

製作人: Harold Prince

作曲: Jerry Bock

作詞: Sheldon Harnick

原著: Joseph Stein

編曲: Don Walker

音樂指導及聲樂編輯: Milton Greenie

排舞: Betty Walberg

設定: Boris Aromson

服裝: Patricia Zipprodt

燈光: Jean Rosenthal

編舞、導演: Jerome Robbins

 

簡介:

猶太人作曲、猶太人填詞、猶太人編舞導演、猶太人編劇;在這個既關於傳統卻又新潮、既悲哀又諧趣的音樂劇裡,包含了多種情感,使之在百老匯上演便獲得極大成功。另外,這套音樂劇的電影亦是非常出名的。這套音樂劇一共在百老匯重演過四次,大家可知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在故事上所帶出的東西 - 借猶太人在俄軍統治下顯出一種傳統與新世界的爭持與人民對舊有道德感在新世紀已視為過期的沖擊。貫徹著整個音樂劇的是在屋頂上那個替全劇打開序幕,一首歌也不用唱只管拉琴的小提琴手。美國那時候其實便在經歷著文化的衝擊,這套音樂劇雖然是悲喜劇,卻正經八百的傳送了"舊有舊的;新有新的"訊息。

最後在百老匯亮相的導演兼編舞的Jerome Robbins在此劇可以說是不留一手盡情表演了,不管在傳達情感、處理劇本、舞蹈編排上都花費很多心機。務求要把這齣主線為悲卻得樂觀視之的燙手洋山芋處理得妥妥貼貼,借泰凡爾嫁女的故事反映出種種不同的情感。曾參演過此劇的演員有如:Zero Mostel、Richard Morse、Herschel Bernadi、Topol、Ron Bohmer、Randy Graff、Laura Michelle Kelly、Harvey Fierstein、Rosie O'Donnell等等。而Zero Mostel更試過重新演繹這個角色,Topol則在電影版中擔任泰凡爾一角。此劇的嚴肅主題及悲劇結局讓百老匯進入了一個更顧及內心,並讓戲劇脫離嘻嘻哈哈喜劇的時代。值得一提,這套音樂劇在60、70、80、90及千禧年代都有上演,還真夠神。

 

故事:

第一幕

男主角泰凡爾一開始便以屋頂上的提琴手形容自己所住的村落,被沙皇統治的安納提夫卡,而使他們能生活得平衡的便是他們的傳統。("Prologue/Tradition") 根據傳統,子女的婚姻是由父母及媒妁之言來決定的,泰凡爾的三個女兒薜桃、荷桃、莎華都希望媒人恩坦能找到一個好郎君,可是事與願違,她們只好慌忙拒絕。("Matchmaker")泰凡爾很想成為富人("If I Were a Rich Man"),但這也當然只是幻想而已。這時革命學生柏赫來到他們的地方安納提夫卡,泰凡爾邀請他到家裡教他三個女兒讀書。同時,薜桃的男友莫滔想向泰凡爾請求娶薜桃,但因為結巴的關係而取消了。

眾人在吃飯時祈禱,顯示信仰及傳統。("Sabbath Prayer")不久拿沙,一個老屠夫向泰凡爾請求娶薜桃,泰凡爾同意,眾人歡躍。("To Life")終於莫滔開口了,泰凡爾見女兒是那麼愛莫滔,便應承了他們的請求,一對情侶開心地離開("Miracle of Miracles")。為了應付拿沙,泰凡爾作了個夢,說他的曾祖母堅持要莫滔和薜桃結婚。("The Dream")小女兒莎華被俄軍調戲,幸得一俄軍青年費恩卡制止。在婚禮上,泰凡爾感歎時光飛逝。("Sunrise, Sunset")。新人行禮,玻璃樽舞後,柏赫打破傳統,和荷桃-一個未婚的少女跳舞。全村的村民卻跟了起來。("Wedding Dance")突然一隊俄軍破壞了宴會,不歡而散。

第二幕

開始時泰凡爾和上帝在談話。柏赫要到基輔參與革命,他向荷桃示愛,荷桃接受了。("Now I have Everything")泰凡爾又一次知道男女的愛又超越了傳統界限,為了自己的女兒,他又應允了。回去後他向妻子高迪交待,並問到她愛不愛他。("Do You Love Me?")在不久後有消息指柏赫被逮捕了,可在人傳人的情況下,事實被完全的扭曲。("The Rumor")荷桃決定遠赴基輔找尋柏赫。("Far From the Home I Love")泰凡爾又一次讓步。現在費恩卡也向莎華示愛了。在不知會父母的情況下,他們在祭師同意下結婚。泰凡爾從此和莎華斷絕父女關係,但其實心裡還是深深愛著莎華。這時沙皇下令安納提夫卡的村民全都要搬走。在黯然下,所有人收拾行裝離開。("Anatevka")

[附加資料:在原版中有一首歌叫"When Messiah Come",因為反宗教而被刪掉,是當村民問祭師,他們被沙皇勒令離開,這時是不是救世主來的時候呢?那是一首十分有趣的歌呢!]

[附加資料:在新版中有一首歌叫"Little Bird",是莎華走後泰凡爾所作的感歎]

 

紀錄:

1965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男演員:Zero Mostel (泰凡爾)、最佳女演員:Maria Karnilova (高迪)、最佳原著、最佳制作人、最佳導演、最佳作曲、最佳作詞、最佳服裝、最佳編舞

1965年外圍劇評獎

出色演出: Zero Mostel (泰凡爾)

1965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71年奧斯卡

最佳電影設計、最佳音效、最佳編曲

1991年東尼獎

最佳重生音樂劇

1991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重生音樂劇

1997年格林美獎

最佳原聲

2004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男配角: John Cariani (莫滔)

 

唱片:

在香港的大概又只有兩種:一是Zero Mostel/Maria Karnilova原裝版本、另一則有小提琴大師Isaac Stern幕後配小提琴手的角色的電影原聲。兩個各有好處,大家好好選擇吧。至於說全世界嘛:7隻不同時間灌錄的錄音室版、不知時期的以色列、德國、墨西哥、法國版各一;1964年原裝百老匯卡士版、1965年以色列版、1966年獨唱版、1967年倫敦和德國版、1968年倫敦錄音版、1969年南非與維也納版、1970年阿根廷版、1971年電影原聲、1986年匈牙利版、1993年日本版、1997年維也納版、1998年捷克與德文版、2001年的墨西哥版及2004年百老匯重生版。

 

觀感:

筆者寫的故事版本或者初看上去是一個悲劇,可其實只消一看音樂劇便會發覺實際上並非完全那麼一回事。原因是因為劇本中不斷加入有趣、充滿幽默感的台詞,加上此劇亦不乏讓人捧腹的段落,足以將原來悲劇的氣氛減退。創作人的苦心在美國得到了廣泛認同,也是件好事。另外"If I Were a Rich Man"一曲其實歌詞中那些古怪的嘰嚕聲原本並不是歌詞,是作詞者寫下用來幫助的,然而Zero Mostel卻誤以為是歌詞便以自己的風格唱出。無巧不巧之下這些卻成了現在的名調了,所以說有沖擊才有進步亦是有道理的。個人對此劇的音樂和歌詞都非常喜愛,劇本也寫的非常不錯,至於那段玻璃樽舞更加是讓人歎為觀止的。

 

推薦曲目:

Tradition: 大合唱,帶出了全劇的背景,而且不乏笑料。
If I Were a Rich Man: 男聲獨唱,須要有喜劇動作才不致悶蛋的歌。
Sunrise, Sunset: 合唱,慨嘆時光飛逝的歌曲,現已成首本名曲了。
The Wedding Dance: 純音樂,舞蹈自已精采,裡面猶太的傳統也學到了不少。
Do You Love Me?: 終於自由戀愛也影響到原本只依傳統辦事的人了,男女合唱,劇中一個既窩心又諧趣的片段。
Rumour: 合唱,流言的影響還真夠明顯。
Far From the Home I Love: 女聲獨唱,全劇最常被拿出來獨唱的歌曲,溫柔而帶哀愁,溫情真摯。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64年9月22日 - 1972年7月2日
上演場數: 3242
百老匯複演: 1976年12月28日 - 1977年5月21日
上演場數: 167
百老匯複演: 1981年7月9日 - 1981年8月23日
上演場數: 53
百老匯複演: 1990年11月18日 - 1991年6月16日
上演場數: 241
百老匯複演: 2004年2月26日 - 2006年1月8日
上演場數: 781
電影首映: 1971年11月3日
個人評分: 8.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