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伯 Elisabeth

資料:

製作人: Vereinigte Buhnen Wien

作曲: Sylvester Levay

作詞、編劇: Michael Kunze

背景: Hans Schavernoch

服裝: Reinhard Heinrich

燈光: Hans Toelstede

聲效: Erich Dorfinger

音樂指導: Casper Richter

編舞、舞台: Dennis Callahan

導演: Harry Kupfer

 

簡介:

音樂劇在美國固然己成為文化的一部份,英國倫敦西區也緊隨其後;那麼歐洲其他地方難道便沒有甚麼音樂劇值得一提了嗎?不是的。其中法語國家裡便以"巴黎聖母院"最為深得人心,至於要講德語國家之中最出名最成功的音樂劇,便非此劇莫屬了。嚴格來講此劇不是德國音樂劇,因為首演的地方其實是奧地利維也納,連故事也是關於奧匈帝國的伊莉莎伯皇后。德語國家其實對音樂劇有重大的影響,早在二十年代的美國音樂劇作曲家像Sigmund Romberg和五十年代的Federick Loewe其實都是奧地利人,帶著古典音樂的訓練成果來到美國才在音樂劇界創下一片天。而德國最出名的便是Bertolt Brecht和Kurt Weill這對劇場組合了;然而隨著美國音樂劇發展下去,德語國家的影響便漸漸淡出。

此劇之所以能夠成名最大還是仰賴此劇的作詞兼編劇Michael Kunze。這位為德國劇場引入音樂劇其中最不遺餘力的劇作家及翻譯家,由八零年代起先後把好幾套歐洲及美國的音樂劇以德語帶進了德語國家,其中包括了"貝隆夫人"、"伙伴們""、"歌舞線上"及"巴黎聖母院"等等。終於在九零年代他伙拍荷李活電影作曲家Sylvester Levay製作了此劇,及其後的"莫扎特傳",終於讓主要以搖滾樂為主加上引人入勝的劇本為主流的德語音樂劇吐氣揚眉。此劇除了在英美等地沒有上演過外,幾乎踏遍整個世界了。演出過此劇的演員有如:Pia Douwes、Maya Hakvoort、Viktor Gernot、Andre Bauer、Else Ludwig、Uwe Kroger、Mate Kamaras、Ethan Freeman、Serkan Kaya、Carsten Lepper、Jesper Tyden、Andreas Bieber等等。眾多卡士中,尤以日本全女卡士最為特別。

 

故事:

第一幕

一把聲音審問著已死的洛肯尼,亦即是殺害奧匈皇后伊莉莎伯的兇手,亦是此劇說書人為何幹此勾當,他卻連同一眾同期的人們指是伊莉莎伯自己要求的,而他即是受死神主使。("Prolog - Alle Tanzten mit dem Tod")死神出現直承不諱,並帶我們回到過去。伊莉莎伯小時候便敬愛追求自由的父親麥斯公爵,("Wie Du")然而其母卻一心栽培其姊赫蓮成為奧匈皇后,並已和皇太后蘇菲商量在伯依修會面。("Schon, Euch Alle zu Sehn")此時伊莉莎伯從高台上跌下,初會死神卻被家人救回。鏡頭一轉來到皇宮,把持大權的不是皇帝法蘭斯約瑟而是其母蘇菲,("Jedem Gibt er das Seine")但法蘭斯約瑟卻為伊莉莎伯動心,大出眾人意料之外。("So Wie Man Denkt")二人甜言蜜語一番之後,("Nichts ist Schwer")便舉行了婚禮,死神卻為他們鳴起結婚大鐘。("Alle Fragen Sind Gestelt")。

麥斯和蘇菲都認為二人配不上對方,而眾貴族官員則樂見其成。("Sie Passt Nicht")在舞會上伊莉莎伯看到了死神,他宣稱伊莉莎伯絕對是他的,她卻奮力抵抗。("Der Letzte Tanz")蘇菲要將皇后的規條生硬的套在伊莉莎伯身上,("Eine Kaiserin muss Glazen")伊莉莎伯向法蘭斯約瑟求救不成,卻更加堅決要有自己的自主權。("Ich Gehor Nur Mir")然而婚後四年她一直都和蘇菲不斷明爭暗鬥,而政治局勢卻只有越來越緊張。("Die Frohliche Apokalypse")終於伊莉莎伯要拒絕見皇帝來要脅他讓她會回兒子魯多夫的撫育權,("Elisabeth, Mach auf Mein Engel")死神又來引誘她跟他走,不果。("Elisabeth sei Nicht Verzweifelt")她自己亦悉心打扮,並拿奶來洗頭("Milch");皇宮裡僕人們忙得不可開交,("Uns're Kaiserin soll sich Wiegen")而法蘭斯約瑟也終向伊莉莎伯屈服。("Ich Gehor Nur Mir Sagen")伊莉莎白終於以最美一面示人,一時之間死神和法蘭斯約瑟都為這具個人魅力的女人傾倒。

第二幕

洛肯尼出來交待之後的事,指伊莉莎伯依舊我行我素,實在自我中心得很。("Kitsch")她在匈牙利非常受歡迎,嚮往那裡較自由的生活,她以為可以與死神脫離關係了。("Wenn ich Tanzen Will")然而她卻忽略照顧魯多夫,他唯有跟死神當朋友。("Mama, Wo Bist Du")伊莉莎伯在一次造訪瘋人院行程中羨慕起一眾精神病人們,("Nichts, Nichts, gar Nichts")但宮中蘇菲已經設下計謀讓法蘭斯約瑟不再為伊莉莎伯所制。("Wir Oder Sie")蘇菲心腹格隆伯爵去了胡夫夫人的沙龍(實為妓院)找來了一個小姐,("Nur Kein Genieren")卻把天花惹了回宮廷。伊莉莎伯染上後心情急墮,死神又來引誘,唯伊莉莎伯又一次將之拒於門外。("Die Letze Chance")

法蘭斯約瑟向蘇菲抱怨她的毒計,然而卻無補於事。伊莉莎伯出走,一走便是幾十年,皇帝無奈之餘也只能盼望其早日歸來。("Rastlose Jahre")此時魯多夫已經長大,然而卻極像其母嚮往自由,而且還仍和死神朋友互稱。("Die Schatten Werden Langer")伊莉莎伯在這時也受到了打擊,麥斯於此時去世;("Wie Du - reprise")而國內德意志主義興起,("Hass")漸漸把魯多夫逼向死角。她向母親求救不果,("Wenn ich Dein Spiegel War")終於在一番角力之下("Mayerling-Walzer"),飲彈跟女友殉情。伊莉莎伯後悔不已,此時她想跟死神而去,卻反被其拒絕。("Totenklage")

就這樣法蘭斯約瑟也不斷追尋著伊莉莎伯,("Mein Neues Sortiment")而當二人再見面時法蘭斯約瑟縱然千方百計想讓伊莉莎伯回去皇宮跟他在一起生活,卻仍是不得要領。("Boote in der Nacht")在他的惡夢中他看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逐漸被民主和人民所取代,而他的王朝也已搖搖欲墜。混亂之中死神把錐子拋了給洛肯尼,指使其殺死伊莉莎伯。("Alle Fragen Sind Gestelt")伊莉莎伯被洛肯尼於下船不久後殺掉,當時她已是六十歲了。("Epilogue")終於伊莉莎伯和死神可以交換長久以來所期待的一吻,伊莉莎伯再次宣稱她自己只屬於她自己;而死神則目送著洛肯尼被送上絞刑台。("Der Schleier Fallt")

 

紀錄:

2001年年度音樂劇獎

最佳音樂劇

 

唱片:

香港要找是沒有的了,全世界而言有1992、1996及2002三個維也納版、1996年日本及匈牙利版、2000年荷文版及2001年艾辛版。此劇的DVD也有在德國發售,暫時還沒有亞洲代理。

 

觀感:

個人而言筆者很喜歡拿此劇跟"貝隆夫人"相比,二者都是以國家領袖身邊的強勢女人作主題、二者都有一個真有其人的說書人、二者都是以搖滾音樂寫成的音樂劇。然而此劇有更多地方要更華麗和炫人得多。包括了舞台佈景、服裝、設計等等都是別出心栽。而劇本動人心魄之餘音樂也讓人印象深刻,更比二者出色的便是舞蹈,不管是開幕時的死屍之舞,到咖啡館、蘇菲的棋盤、法蘭斯約瑟的惡夢等等都是以劇場效果及極具表意性的舞蹈取勝的地方。全劇最出名的曲目還是伊莉莎伯在第一幕中的一首"Ich Gehor Nur Mir",至於歌詞亦是極盡諷刺之能事,大多見於洛基尼的曲子裡。此劇能夠成為德語音樂劇中的代表作也並非浪得虛名的。

 

推薦曲目:

Wie Du: 女聲獨唱,全劇可能最柔和的曲子,清脆而無暇,對比後來的掙扎實在是平和得多。
So Wie Mann Denkt: 男聲領唱,古典和現代音樂的交替挺為有趣,當然還有在最後的高難度音階值得放在這。
Der Letzte Tanz: 男聲獨唱,死神的表演曲目,很適合拿出來獨唱,帶詭異的魅惑力,而且可塑性高。
Ich Gehor Nur Mir: 女聲獨唱,全劇最出名的曲子,完全走流行曲路線的作品。
Elisabeth, Mach auf Mein Engel: 男聲獨唱,柔情蜜意盡在其中。
Kitsch: 男聲獨唱,洛肯尼的表演曲,歌詞自然有多處指桑罵槐之嫌,編曲也非常出色。
Nur Kein Genieren: 女聲獨唱,本人特別喜好。
Die Schatten Werden Langer: 男聲合唱,除了難度高的二重唱外,還有充滿力量的音樂。
Boote in Der Nacht: 男女合唱,全劇居然很少這種曲子,而此曲其實與"Nichts ist Schwier"調子是一樣的。

 

數字:

維也納首演: 1992年9月3日 - 1998年4月25日
上演場數: 1279
維也納複演: 2003年10月3日 - 2005年12月4日
個人評分: 8.2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