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成名 Do Re Mi

資料:

製作人: David Merrick

作曲: Jule Styne

作詞: Betty Comden, Adolph Green

背景: Boris Aronson

服裝: Irene Sharaff

音樂指導: Lehmen Engel

燈光: Al Alloy

編曲: Luther Henderson

聲樂編排及指導: Buster Davis

舞曲編排: David Baker

主管: Jack Schlissel

經理: Vince McKnight

製作顧問: Neil Hartley

舞台總經理: Bernard Gersten

舞台經理: May Ruth

公關: Bill Doll

選角: Michael Shurtleff

宣傳: The Blaine Thompson Company, Fred Golden

副製作人: Jones Harris

副導: William Hammerstein

編舞: Marc Breaux, Deedee Wood

原作、改編、導演: Garson Kanin

 

簡介:

曾經百老匯有過一段時期,大量的諧星由荷李活、電視業及廣播界流入百老匯,為劇場帶來一股熱潮,使之成為百老匯的明星。雖然這只是曇花一現,觀眾們不久便把注意力放回了在俊男美女愛情主角身上,但無疑在這種風潮之下所形成的後果裡,對後來的諧星像Nathan Lane之類的也起了不無重要的作用。此劇改編自Garson Kanin的同名小說,原本有傳這是會由霍士(FOX)製作成電影的,但結果卻談不攏於是便成為了音樂劇。促成此劇的其實是副製作人Jones Harris,他是Garson Kanin的繼子,出錢出力把作曲家Jule Styne、作詞家Adolph Green與Betty Comden及製作人David Merrick都拉了進來,組成了創作及製作此劇的核心人員。至於前述此劇的諧星,便是在電視上極受歡迎亦曾在百老匯拿過東尼獎的男演員Phil Silvers。除了他之外此劇另一個諧星則是由Richard Rodgers與George Abbott發掘出來的女演員Nancy Walker,此二人可以說是全劇的賣點。

作為劇場新手導演,Garson Kanin採用了不斷由頭到尾的綵排方式,捨棄了傳統亦更省時間的分段綵排法。這種方法大大的減慢了此劇的製作速度,致使第二幕幾乎從來便沒有完工過。製作過程中演員和工作者的士氣亦陷入了低點,在試演時即使面對阻滯固執的David Merrick亦只請來一位編舞師(Onna White)來杯水車薪。然而,此劇在當時那個劇季其他製作都平平無奇的情況下竟一枝獨秀,獲得了廣泛認同。此劇的輕鬆、漫畫化的題材和演員出色的演出是最主要的受歡迎主因。雖然有一個不錯的開始,此劇在"如何在商界不勞而獲"的光芒之下,便顯黯然失色,結果上演僅一年便被逼下檔了。至於此劇在倫敦的上演亦不大順利,到兩地以後已少有上演了。曾經出演此劇的演員還有:Nancy Dussault、John Reardon、David Burns、Nathan Lane、Randy Graff、Brian Stokes Mitchell、Heather Headley、Michael Mulheren與Brad Oscar等。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紐約市,姬伊正在等待其夫希休比出現,他又遲到了。("Waiting, Waiting")當他終於出現的時候,卻在妒忌點唱機業鉅子約翰並嚮往可以借這事業來成功。二人會面之時還談不多句,便因搞起一連串事而被帶走;("All You Need is a Quarter")當晚姬伊勸其夫還是腳踏實地的好,免得焦頭爛額,希休比不置可否。("Take a Job")希休比還是決定用威嚇方式建立自己的點唱機王國,更請來一伙老朋友,個個威武高大的計劃大計。("It's Legitimate")倒是約翰毫不為懼,深信自己的能力。("I Know About Love")

正如約翰所料,希休比的事業一開始便遭到了阻滯,忙亂中希休比卻找到了有一副好嗓子的女侍應媞達,("Cry Like the Wind")並成功勸服她加入。("Ambition")約翰一天經過錄音室初見媞達,二人竟爾一見鍾情。("Fireworks")終於到了媞達的表演日,她成功擄獲了觀眾歡心;("What's New in the Zoo?")約翰與之亦過從甚密,關係轉至親暱。("Asking for You")希休比不欲二人發展下去,便想採取強硬手法逼走約翰,結果當然又是一塌糊塗,被人丟出門口了。("The Late, Late Show")

第二幕

姬伊安慰希休比,("Adventure")並親自出馬想解決這個問題。然而計劃卻事與願違,現下約翰和媞達是打風也打不掉了。("Make Someone Happy")終於一連串混亂在二人婚禮上爆發。結果當地紀錄部隊介入,並詢問頭頭是誰,那麼矛頭當然直指希休比了。("He's the VIP")希休比在這段時間嘗到了成名的滋味,雖然光輝過一陣子,心裡卻越顯空虛,終於把他逼到自我反省。("All of My Life")在面對自己的判詞之前,原本鬧翻了的姬伊回來,再次鼓勵他一切還是可以重頭來過的,二人相擁,總算是大團圓結局。("Finale")

 

紀錄:

1961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Nancy Dussault (媞達)

 

唱片:

此劇的唱片在香港都沒有得買,計有1960年百老匯原版、1961年倫敦版和錄音室版,以及1999年紐約表演版。

 

觀感:

對於此劇的劇本,筆者認為就故事第一二幕的長短分佈便大可看得出此劇的劇本還沒有完全寫好吧。第一幕的歌曲亦遠比第二幕的多,而歌曲的水準在這套劇來講依然是非常不錯的。Jule Styne的曲子既不算繁重亦不落輕佻,而Betty Comden與Adolph Green的歌詞則沿用二人風格新鮮而具熱情。倒是全劇的製作似乎亦沒有其他太大的賣點了,不管是背景、服裝一類的美術設計項目,還是舞蹈這類的大節位,此劇都沒有甚麼特別出色的段落,使之魅力只靠演員的魄力和演技維繫,似乎要將之小型化製作亦不無可能。

 

推薦曲目:

Take a Job: 男女合唱,頗具搞笑成份的合唱曲,兩段交替卻色彩各異的音樂亦是出色之處。
It's Legitimate: 男聲合唱,輕鬆而琅琅上口,全劇最出名的曲目。
Cry Like the Wind: 女聲獨唱,對女聲的要求極高,仿民歌的歌曲。
What's New at the Zoo: 女聲合唱,作為小組表演會非常具娛樂效果的歌曲,熱鬧而明快,歌詞頗顯巧思。
Make Someone Happy; 男女合唱,對男女聲來講都是炫耀歌喉的的好地方。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60年12月26日 - 1962年1月13日
上演場數: 400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