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國語版) 觀後感

香港舞蹈團會搞音樂劇這個對筆者來講可算聞所未聞,雖然說之前也看過跟演戲家族合力製作的"邊城",不過由香港舞蹈團獨家搞的音樂劇究竟會怎樣呢,這個倒是筆者一個大疑問。另外便是主題的關係,筆者跟很多香港人一樣也是金庸迷,原作是一本比字典還要厚的武俠小說,要怎樣把一個角色極多的故事濃縮到一套兩個半小時的音樂舞劇中呢?至於流行音樂界2R的參加筆者也沒甚麼要求,畢竟她們的存在恐怕是幫補舞蹈團裡缺乏主音的問題。筆者看的是十一月十八日的晚場。

馬永齡的音樂筆者在之前的一套音樂劇場"大殺風景"也早有所聞,因為那套東西到現在筆者仍未能決定那是否音樂劇,製作組也沒寫明,又缺乏原聲,在本網便沒有介紹了。然而該劇的音樂卻是出色的,而此劇的音樂雖然曲風完全不盡相同,卻仍是極為不錯。香港音樂劇其中一個讓人擔憂的情況便是缺乏劇情推進的曲目,走的都是仿流行曲的路子。還好這套音樂劇卻全沒有這種情況,其中最出色的便是"天下唯宮"一曲,不僅之前的一些主題重現,更精采的構造了一個極為具氣勢的第一幕終曲。再聽幾次其實此劇的曲風實在有點像法國音樂劇那種史詩式的鋪陳和氣派,陣陣的擂鼓也把觀眾推向高潮,編曲和音響也應記一功。當然此劇音樂也不會少了傳統中樂以及流行曲的元素,比例似乎史詩式的佔較多。如果說此劇音樂還有須要改善的地方便是缺乏變化吧,畢竟這是一套音樂舞劇,舞曲自然不可或缺,然而此劇的舞曲就只"棍陣一"和"辟邪劍譜"兩首,而且拍子也沒有甚麼奇特之處。歌詞岑偉宗還是保持一貫出色的水準,不管是廣東話還是普通話也能掌握得到,此人在香港音樂劇界己可堪稱作詞大師了。

到看之前也會擔心,此劇的劇情會如是如何交待。香港舞蹈團可謂避重就輕,使用了預先錄音的技術(又或者是由另一群人在後台負責代唱,這個筆者無從考究),把歌曲當作舞曲來播放。這個看上去其實就像百老匯"破浪而出"的處理手法,二者皆是標榜舞蹈的音樂劇,表達方式居然也如此雷同。劇本方面,劇中只有少量的錄音式對話以及演戲場景,大多都是以舞蹈交待劇情,這也是意料中事,而且編舞也實在是花了很多心思,務求每個角色都幾乎有一段段落反映本身的性格和心情。因為原著角色太多,有改動也是在所難免,例如說風清揚和方證大師授經教劍以及東方不敗自刎這些都跟原著多少有點出入,但精神卻是沒有拿掉的。笑傲江湖原來強調不求功名利祿率性而行,在這裡卻變了最重要是愛;筆者反倒認為編劇想講的其實是情吧,一種對世界之事的憐憫之心,一種對身邊的人還會關懷的心,似乎更為適合主題。此劇角色雖多卻毫不搶主角們的戲,比例控制得十分不錯,然而就是太多分景,結果此劇尤其在第一幕似乎是一段段似乎沒關連的段落,而非連貫的故事。

編舞自然是此劇最突出的地方,然而較可惜的是可能人腳不太夠,舞蹈的面積可及不上音樂的氣勢,形成了一種錯配的感覺。不過有很多段落筆者作為舞蹈的門外漢還是看的心曠神怡的,例如劉正風跟曲洋及令狐沖的"笑傲江湖"之舞、劉正風"金盆洗手"的一段掙扎、"只有愛"裡任盈盈和令狐沖相互觸不到的同舞、"棍陣一"的功夫雜耍、"易筋揚劍"中風清揚、方證和令狐沖的合舞、林平之和岳不群於"天比高"之中與男群舞員一起的段落、"愛過一次"之中非常精彩的東方不敗使繩的場景等等,實在令人目不暇給。設計方面,裝束以輕靈簡樸為主,十分配合此劇的主題。背景則較為簡單,但燈光卻為全劇的效果增色不少,亦是筆者最欣賞的地方。演員/舞者方面,飾令狐沖的劉迎宏、飾任盈盈的蘇淑皆有水準演出,2R似乎也交足功課,配角之中以飾田伯光的陸仁山、飾岳不群的黃磊和飾劉正風的陳海勁較為突出。最後還要抱怨一點,就是原聲實在太小家了,居然只是精選集,筆者在此強烈建議出一隻全劇版本的原聲大碟。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