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t 觀後感

我看的是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的晚場,下午那場已經取消了,我一直擔心不知會否因為世貿示威連晚場也取消掉。還好這沒有發生,而我也享受了自"孤星淚"後我在香港看過最好的音樂劇製作。這次的製作單位是遠道由紐約來的人馬,為Rent這套音樂劇於百老匯上演十週年的一連串活動中的其中一環。

作曲家在音樂上的處理並沒有太大可議之處,此劇也是劇和音樂分配不均的一個例子。可是此劇省去了序曲和間場曲卻是一種打破常規音樂劇框框的舉動。這個動作可以告訴觀眾:你們接著看的並不是平時在劇院裡能夠看見的東西。此劇的音樂並不特別出色,相比起Stephen Sondheim音樂裡的內涵、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樂的悅耳,Jonathan Larson的出色之處是音樂和劇情和歌詞的配合完全是妙到毫巔。他並不像上流音樂劇般使用高深或是令人感舒服的曲調,而是自己一套的、標奇立異的曲風,而這卻是全劇主旨:波希米亞精神的反映。另外歌詞上他也十分大膽地使用粗口、俚語等等,務求讓全劇風貌貫徹始終。在音樂上有幾首值得一提的有"Rent",兩位主角的開場曲、"I'll Cover You"安祖兒和哥連的情歌,"One Song Glory",羅渣的鼓勵自己的曲目、"Seasons of Love"眾人總結音樂劇的靈魂的歌、以及"Tango Maureen",全劇唯一一首讓編舞師發揮所長的地方的音樂。劇中也用了多首聖誕歌來諷刺聖誕對某些人來講一點兒也不快樂。

在音樂劇開始前觀眾應該能猜到此劇的發生地點並不是田野、鄉村、小鎮、或是法國大革命或歌劇院,而是紐約街頭。清冷的背景和冷酷的燈光讓觀眾耳目一新。樂師們的位置並不是在台下面而是在台上左邊的一個小角裡,可卻不會影響到演員們。在劇力上這正是此劇的長項。可能因為這樣它才能拿到佩歷沙獎吧。首先在"One Song Glory"裡羅渣被一支大光燈射著,他的影在牆把他的形體動作更為形象化和擴大,就像CD機接上喇叭一樣把劇量放大,讓觀眾感受他內心那種掙扎。另一個有趣的場景則是"Tango Maureen"中祖安娜和麥克共舞的一幕,音樂和劇力的融合下便由兩個局內人把上半場幾乎不大出場的瑪蓮清楚的描繪出來。在"Life Support"中愛滋病人們共聚,另一邊沒染愛滋的咪咪則明顯想和羅渣做愛,兩邊形成強烈對比的情況下卻有同一精神,亦就是歌詞所講"No day but today"。第一幕末的"La Vie Boheme"清楚道出劇中的靈魂主題,而這幫人的情感卻歸結在第二幕頭的"Seasons of Love"之中。到第二幕中的故事跳過了不少,安祖兒死的情景卻令人為之心酸。而在最後一場中,羅渣唱完他作的歌詞背景立刻響起他之前彈過不能成調的音樂,頓時變成了張力極大的音樂,正是全劇精采之處。麥克到頭來在劇中幾乎是成為旁述者的角色,真正的三個主線倒是羅渣和咪咪、哥連和安祖兒、麥蓮和祖安娜的情感。朋友、愛情,交織出一套劇力極大的音樂劇。

設計方面,燈光以光暗對比為主,並不如一些點唱機音樂劇般閃紅閃綠。衣服設計入時,背景和場景設計也十分切合主題。值得留意是它也有一個像"孤星淚"般用垃圾般物料做的架。演員們發揮不錯,尤其是Karen Mok的演出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