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Pan (Jenkins) 觀後感

去看此劇其實最大原因還是之前的"環遊世界八十天"的餘波所影響,畢竟雖說"環遊世界八十天"並非甚麼非常成功的大製作,但至少也能給到大部份觀眾娛樂和歡笑,所以筆者對此劇還滿有期望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看見鼎鼎大名的Karl Jenkins的名字在製作名單上出現,那倒是新鮮事,因為就筆者對古典樂的認識Karl Jenkins可從沒有寫過音樂劇,反而其"鑽石音樂"倒是聞名世界的。此劇的宣傳功熟也不差,包裝的亦幾乎可與迪士尼幾可亂真。筆者看的六月七日晚場。

結果在音樂上的預期讓筆者多少有點失望。首先,Karl Jenkins本身並不參與音樂劇本身,只是把版權授予他們改編而已。劇裡面的音樂絕大部份都是來自他的作品,並以哼唱的方式唱出。雖然是現場舞台直接唱,卻沒多少表意性,亦只略略能交待背景,未能深化或推動劇情本身。至於由Amuer Calderon所寫的幾首曲子來的太少,音樂上有多少地方都頗見巧思,歌詞亦有時甚為有趣,但就是數量不夠,不足以彌補此劇的不足。可能是因為目標為小孩子的關係,此劇並沒有用上太艱深的字句或是超越道德規條的字眼,這當然讓歌詞的質素大打折扣,亦讓原來窮兇極惡的海盜們變成了傻笨痴呆。Karl Jenkins的歌曲曲風異常的統一,感覺都是超凡脫俗的;而Amuer Calderon的歌曲則從Rap到典型流行曲式都有,兩者配合亦算得宜,此劇的音樂雖然沒多少劇場魅力,但本身還是聊有價值的。

改編原有的作品那是音樂劇非常常見的事兒,但改編得來先要合理才行。此劇的故事徹頭徹尾脫胎自J.M. Barrie的原作,卻沒有多少合理性。由故事開頭起來講,三姊弟去了夢幻樂園也就罷了,為甚麼非得讓狗兒也來不可?狗兒在劇中的角色幾若無用,用來伴舞的話大可放進其中一群精靈或海盜中,這是一個錯用演員之處。另外,雲迪是來當眾迷失孩子的母親,在事情完結後便迅即回到了自己家裡,那又是為何?三個來到夢幻樂園的孩子只是用作引子之用,在第二幕似乎完全沒有發揮的地方,故事的重點落了在鐵鉤船長和小飛俠身上。相比起來,鐵鉤船長的戲份和小飛俠幾近平分秋色,因為好人太多壞人太少,三姊弟、老虎莉莉(又一個沒有加以解釋便能出場的人物)、小精靈、精靈女皇等等所佔的戲份便分得極小了。另外,音樂劇自Richard Rodgers時期始已經打破了突然轉入歌曲的突兀感,此時卻竟又重現,例如說海盜們有句台詞是"讓我們唱一首海盜歌曲才幹掉你們",三姊弟亦有說:"媽媽唱首曲子我們就睡"。一次用那可不要緊,兩三次使用這伎倆可就顯得技窮了。雖然此劇亦有一非常重要的訊息:信念,但在一個不合理的劇本裡面,信念究竟又是否合理呢?

編舞方面,很明顯分成了三部份,精靈、迷失孩子與海盜。三種風格的舞蹈是顯而易見的,卻沒有新鮮感。感覺上以精靈的舞蹈最為合格,符合了精靈該是優雅的特質。但海盜和迷失孩子的舞步則較簡單,常有老調重彈的境況。背景和道具都夠細緻,看來製作人還挺落本的;服裝平庸沒有甚麼可道之處;燈光則以大型秀為主旨,時有燈光射進觀眾,筆者對此頗為滿意的。演員方面,飾小飛的Ryutaro Yanagita似乎演得較為平白,表情有時有點造作,似乎不及之前的水準。至於此劇最出色的還是扮演鐵鉤船長的Scott Sauer和其副手Christine Baldwin。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