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會 觀後感

其實筆者對近來香港越來越多湧現的音樂劇場是愈感困惑多於興奮的,畢竟音樂劇場大致都擁有跟音樂劇差不多的骨架,但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亦是讓身為觀眾的筆者大搔其頭的原因。筆者之所以看這個表演除了因為其評價甚為不錯以外,還有其龐大而具實力的卡士陣容。而這次的製作據稱亦加入了上次因為趙學而受傷而被省略掉的其中一段劇情,亦增加了此劇的吸引力。筆者看的是七月十五日的午場。

陳百強的歌曲不知為何突然之間成了音樂劇的共同材料,有點像在2005年突然之間興起的"白蛇熱"一般,除了此劇之外還有另一套叫"喝采"的音樂劇,二劇的評價和觀眾緣都不錯。筆者對點唱機音樂劇一向抱不大肯定的觀點,但從二者之間筆者還是對此劇的音樂會有較大期待。畢竟有林一峰坐陣,筆者相信他總不會眼白白的把這堆流行歌就好像播唱片一般在台上演出吧。結果他也的確沒有,全劇音樂上歌詞幾乎沒有多少轉動,倒是編曲上作出了多處新穎的處理。例如說劇首"一期一會"這首歌曲便是把"幾分鐘的約會"改編了,加入了搖滾的元素,成為一闕在現在聽來絲毫不顯老土,反而讓觀眾們的情緒高漲起來。另外一個筆者感欣賞的則是"再見Puppy Love",這首在劇中可以說是唯一一首對話式歌曲,一反流行曲缺乏劇場元素的觀念。可惜這個稍縱即逝,此劇後面的歌曲又一次回歸到只供內心獨白的用途,越後便越多,例如"等"、"夢裡人",以及全劇唯一原創歌曲"櫻花訣"等。劇裡精采的音樂段落當然少不得帶來笑位的"快樂醜小鴨"和之後充滿爆炸力的"疾風",但音樂在此劇來講幾乎毫不具劇情推進作用,所以結構上依然是點唱機音樂劇的骨架,可惜此劇的劇本寫的非常不錯,如果全都是原創歌曲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就筆者自己而言,此劇的編曲以"偏偏喜歡你"最弱,編曲似乎想把這首主要以五聲音階寫成的歌曲加入爵士/西樂元素,但效果則平平;然而此劇的音樂來講編曲師林一峰和何秉舜實在是令人滿意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值得一讚。

也不是第一次看由黃智龍編劇的音樂劇了,而這套劇的劇本對筆者來講是其作品中到現今為止最滿意的一部。此劇之所以劇本如此引人入勝是在於其出色的人物性格塑造,雖然筆者不知為何此劇的人物全都以中國姓氏配上日本人的名字,但他們的名字恐怕還不及他們的角色容易使人印象深刻。樂觀開朗的亮太、花花公子健次、冷若冰霜的由紀、命途多舛的直美、忸怩作態的俊彥、顧影自憐的浩一,這五個角色各有各的性格,而其他角色像琉子、聰、美雪、志隆、加奈、香織、彌生等全部都有自己的性格及發展安排,並且都得到了適當的鋪排和處理。另外,此劇的劇本也多少有種"概念主導"的風格,除了劇首和劇末有關亮太的橋段外,中間所發生的事其實並沒有清楚的時序,即是說那些個別的故事可以是在不同的次序之下發生的,而每個故事所傳遞的訊息雖然不同,卻都是圍繞著青年的失去與獲得。還有此劇的笑位頗多,讓原本窩心的故事加入了不少喜劇元素,雖然這些喜劇元素實在非常仰賴一眾演員的落力演出,但至少亦讓此劇脫離之前像"Empty"和"梁祝 下世傳奇"的妙語雖有但悶位亦多的缺點。若要說此劇有甚麼缺點的話可能便是浩一和亮太之間的感情描寫並不算足夠,尤其是浩一的內心世界的段落以及其他人對其的友情還是不算深入的。

在看第一幕首的時候還希望此劇的編舞會有多少看頭,因為在"一期一會"中的火車場面溫馨和活力俱存,讓人期待之後會否有其他片段。然而打這以後便只剩下俊彥、香織和加奈的練舞、琉子面檔的群舞以及香雪和志隆在第二幕首的舞蹈了。這三個段落之中個人還是偏好第二個,畢竟是大場面嘛。設計項方面場景的設計讓人滿意,火車月台設計充滿美感,而其餘的場景亦帶有日本色彩,與角色、劇本搖相呼應。服裝和燈光雖無突出的一面,卻亦沒有大失誤。聲效在開始的時候似乎猛了一點,到後來劇情搬出越來越多慢歌的時候轉趨柔和倒也就沒甚麼問題了。司徒慧焯的導演手法保持著水準,讓角色們的走位調度非常得宜,亦是全劇成功的原因。在這裡也順帶談一下其原聲,除了歌曲擺位跟劇情有出入外,這個錄音亦不是正規的"卡士錄音",這倒令人頗為婉惜的。演員方面,每一個都非常出色,實在難以講哪一位是比較突出的;反是林一峰的演出比其他人稍欠說服力。有如此的劇本、導演、設計、編曲、演員班底,此劇幾乎可以成為香港音樂劇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 可惜用了已有的歌曲來當音樂劇內容,無可厚非地此劇的質素便打了折扣了。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