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Far世界 觀後感

此劇最先讓筆者驚奇的是,倫永亮、陳潔靈和張繼聰三個不同時代不同長處的人合起來參演此劇;其次便是演戲家族鼎鼎大名的招牌;而來便是梁榮忠、彭鎮南二人的合作。進場之後,才恍然大悟地發現1. 這是一套點唱機音樂劇,所採用的都是流行曲;2. 這是一套同樣形式的音樂劇作的續集。頓時對此劇的興致大減的筆者唯有繼續坐下去期望有奇蹟發生。筆者看的是四月五日的午場。

香港人搞點唱機音樂劇不是一個太明智的決定。原因一、電視機已經播太多同類型的音樂雜誌了,在舞台上重現而且還不是原歌手來唱吸引力不怎麼高。原因二、香港的流行曲種類不算多,主流的來來去去只有那幾首,那些旋律聽得幾遍便會覺得膩。原因三、舞台劇的音樂和流行曲總是有點出入,要將原本以抒情為主的流行曲套用到劇目裡面以進行任何深化劇本的舉動,實非一件易事。全劇恐怕唯一可以脫穎而出的便只有由名曲變成對答式歌曲的"好心分手",而其餘的歌曲即使有如此卡士來作演唱,亦只能用作點綴,難以構成一幅圖畫,更別提要深化劇本的理念了。另外,音樂劇之中的歌曲歌詞很多都是為音樂劇本身度身訂做,一旦脫離了便顯得奇怪(那亦是很多音樂劇歌曲要為商業版本重寫歌詞和編曲的原因),此劇是剛剛相反,把已有的流行曲歌詞用諸在劇之中,那麼歌詞便變得只是作陪襯,不能為劇本增色,亦不可以達到講故事的效果。一般來講,點唱機音樂劇的音樂都會經過改寫或重新編排,在此劇所受的改造是不多的。選材一般,使用得一般,所帶出來的效果比起一般還要差一點。如果可以的話,重新選定材料、編曲配合劇情可能會是一個改善之道。

回到劇本裡面,自"異型金剛"之後筆者對斷截式的劇場手法大概也有了一點認識,不過此劇的手法恐怕比起"異型金剛"實在相差得有點距離。首先本劇的中心主旨其實不怎麼明顯,雖然到了劇末有一段說教式的橋段,但是究竟也只是提點一下整個故事的大綱而已,如此一個廣闊的內容被分成一小段一小段,而每一段總結起來才有這個定義恐怕也太過言之無物了吧。要講每一段想講的東西其實也不是很多,而且又是在電視肥皂劇之中司空見慣的東西,故事沒有逢迴路轉的劇情,亦沒有一語中的的重點,亦談不上有甚麼啟發性了。在嚴肅故事的另一邊是搞笑為主,諷刺為次的斷續段落,包括"志倫飯局"以及"大愛趌起",作為娛樂和與觀眾互動的點子是不錯,不過卻顯得東拉西扯,欠缺主體,亦難以與另一方的主題遙相呼應。"異型金剛"還算有一個一脈相承的經絡打通全劇,這個徒具框架,沒有實際連結,喧賓奪主之餘欠缺新意,令人不能接受。還有,這畢竟是一套音樂劇,不管大劇場小劇場,都應該有音樂的份兒。現下此劇只有劇、音樂,二者卻不能相連。劇情推進曲少已經不在話下,劇本亦沒有給予空間讓歌曲可以不感突兀地開始結束,反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讓歌曲只能充當背景音樂的責任,而非讓人去感受、放鬆、領會音樂與劇之間的關係和配搭。筆者不知道這是否"戀愛輕飄飄"的手法,即便那時迴響甚佳,亦不代表在今時今日依然適用啊。

小型劇場除了音樂和劇本,最大的看頭是導演和設計。前者在此劇的表現一般,亦沒有甚麼令人感到驚喜的地方;後者則挺為出色,不論是場景還是服裝都做得不錯,雞蛋裡挑骨頭的話便是有點和以前的作品風格相似。歌曲的和唱中等,而舞蹈幾乎沒有,所以不作評論。演員來講其實各有特色,然而因為劇本問題多少有點令人失望。陳潔靈的演出夠火候,但是角色不算舉足輕重,未能發揮完滿。倫永亮夠誇張,不過演嚴肅戲的時候又未夠說服力。張繼聰歌喉不錯,演戲則一般;反倒是姚詠芝和一眾綠葉的演員們都挺為令人受落。總括而言此劇是水平以下,至少是以演戲家族來講。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