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淚"四個版本唱片的比較

前言

"孤星淚"(Les Miserables)作為世界知名的音樂劇,唱片也當然少不得。另外其製作人Cameron Mackintosh又以懂得經營這門生意見稱,所以有關"孤星淚"的紀念品、唱片真的多得很。撇除精華版本(Highlight version)來講,真正"孤星淚"的唱片一共有五個版本,它們依發行年分的次序是: 法文概念版本、倫敦原裝卡士版本(1985年)、百老匯原裝卡士版本(1987年)、完整交響版本(1988年)及十週年夢幻卡士(1995年)版本。法文概念版本和其餘四個版本所差甚大,而且既然是法文,也難以跟另外四個版本相互比較。所以在這裡我只比較其餘四個版本的唱片。

 

音樂

首先比較音樂,其實倫敦版本和其餘三個版本有一個不同的開場的,倫敦版本是先以下行琶音開始,而其餘三個則是以一perfect cadence展開全劇,個人較喜歡後者。其他音樂上的處理大致都一樣,然而,倫敦和十週年版本的速度比另外兩個都快,也較有動力。百老匯版本較慢,或者是為了遷就角色吧,而交響版本則介乎二者中間。個人認為十週年的版本的速度掌握較好。至於配器方面,倫敦和百老匯版都是用一小樂隊,而交響版本和十週年版都是用整隊交響樂團作伴奏,無疑後者更適合這套被列為"歐洲巨型音樂劇"的名銜了。個人認為交響版本的樂團比十週年版的流暢,伴奏也較全面。就全套劇的完整度來講不用說最好一定是交響版本,它收錄了不少對話、其他版本都沒有的樂段等等。

 

卡士

實際上四種唱片的比較最大還是在於卡士。華尚在倫敦、百老匯和十週年中都由Colm Wilkinson飾演,而交響版本則換上了Gary Morris。Colm Wilkinson的確是比Gary Morris更適合的演繹者,而他在倫敦版本中的表現則比其餘兩個優勝,可能是年紀問題吧。賈華在倫敦版是Roger Allam;百老匯版是Terrence Mann;另外兩個版本都是Philip Quast。Philip Quast壓倒性勝出,雖然Roger Allam也不錯。在十週年中的演繹比交響版本好。芳婷在四個版本的人都不同,倫敦版本是Patti LuPone;百老匯版是Randy Graff;交響版本是Debbie Bryne;十週年版則是Ruthie Henshall。實際上各有各演繹,倫敦和十週年中芳婷的演繹都是堅強的;而另外兩個中則較柔弱,視乎聽家喜歡囉。個人來講較喜歡百老匯版,那一曲"I Dreamed a Dream"實在令人聽出耳油。

店長在倫敦和十週年中皆為Alun Armstrong,交響版本是Barry James,百老匯則是Leo Burmester。Alun Armstrong比後兩位多一份狡猾,少一些惡毒,這我較為喜歡。在倫敦和十週年中他表現幾乎無分軒輊。依波寧在倫敦和百老匯中都是Frances Ruffelle;交響版本中換了日本人Kaho Shimada;十週年版本則是名星Lea Salonga。Kaho Shimada的演出較幼嫩,而Lea Salonga則仍有點"西貢小姐"餘味,所以我較喜歡Frances Ruffelle的版本,在百老匯中她的表演比倫敦好。馬利奧斯除了百老匯版本(David Bryant)外都是Michael Ball,而實際上他的確十分出色,尤其在倫敦版本。歌撤蒂則各有各好,倫敦、百老匯和十週年都是Judy Kuhn,交響則是Tracy Shayne,二人演出可謂不相伯仲。恩佐拉斯在倫敦版本中是David Burt,百老匯和十週年都是Michael Maguire,交響版本則是Anthony Wariowe,Michael Maguire的演出是公認地優勝,對比十週年和倫敦,我想還是倫敦較好。

 

其他

還有甚麼呢?不同其他音樂劇,"孤星淚"每出唱片都一定附送十分齊全的歌詞簿,可是就完整來講當然以交響版本為佳。至於Chorus,當然沒有那個比得上十週年版那個雄壯和震撼。另外也讓大家看看封面吧:

依次為:十週年版、交響版、百老匯版、倫敦版

 

結論

視乎你要的是甚麼。如果追求音樂完整、劇力均衡的交響版本絕對是首選。至於較喜歡原裝的百老匯會適合你。對卡士較看重的則應該買倫敦版本,而對音效和現場有好感的則十週年版會更適合。如果要我列一個表的話,倫敦版本第一,因為卡士最好及每首歌曲都可拿出來唱;然後是交響版本,完整的了解整套音樂劇;跟住是十週年版,欣賞一下現場氣氛,而百老匯版則幾乎可有可無...然而,無論買那個版本,我保證,你所聽到的都是上一個世紀最大影響力的音樂劇之一。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