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Heights 觀後感

這會是筆者這次來到紐約第一次,亦是唯一一次看一套外百老匯的音樂劇。37 Arts Theatre名符其實是在第三十七街,第九與十大道之間,與劇院區相隔其實頗遠;而這是一幢有好幾個小型劇院的建築物。相比筆者看的其他音樂劇,此劇的觀眾和帶票員普遍來講要年輕得多,亦較少人攜同子女來。在開幕前是一覽無遺的上城風格屋子,("Heights"在這裡的意思是指紐約的北邊,大概便是第181街以北的住宅區)背景則是一條大橋,和"Q大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筆者看的是五月二十七日的晚場。盛傳此劇將移師百老匯,而在這之前此劇已然備受讚賞了。

為此劇作曲作詞的是新秀Lin-Manuel Miranda,他自己也親自擔任了此劇的其中一個角色。在筆者看的那場表演中他的角色由另一位演員頂上,而他本人則坐了在觀眾席上。此劇的曲譜揉合了好幾種美國和西班牙風格的曲風,因為住在那兒的人大多都是波多黎各或哥斯達黎加等地的移民。此劇的樂曲與樂曲之間並無關聯,卻是與角色本身相通的。例如說開士多的烏斯拿維和其助手辛尼所用的曲風主要都是以饒舌(Rap)歌曲為主,二人幾乎不用唱多少個音符;而身為國外移民卻受美國本土教育的女孩妮娜則主要以流行曲作曲風;對比起其父母和同僚充滿西班牙風味的歌曲,那是涇渭分明的。補充一點,此劇的饒舌歌曲可不同大部份之前的音樂劇饒舌歌曲一樣跟著節奏說話便算,而是真正的美式饒舌歌曲。此劇的樂曲快慢或曲風比例和歌詞的質素都不錯,其中"In the Heights"、"Breathe"、"Inutil"、"When You're Home"、"Sunrise"、"Everthing I Know"這幾首曲子風格迥異,但都是情感、歌詞與音樂皆融合一體的出色曲目,當中有些還難度挺高呢。

要講此劇故事大概便有兩條分明的故事主線,一條是圍繞著烏斯拿維和其突然獲知中了巨獎的養母卡蘿狄亞之間的感情,另外一條則是以烏斯拿維之友賓尼和賓尼老闆的女兒妮娜的愛情故事。對比之下,烏斯拿維的故事線的高低潮便少得多,雖然除了卡蘿狄亞之外他生命裡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女人芃妮莎,但後者在此劇中的角色其實不甚明顯,對故事所起的作用也少。在烏斯拿維的那條故事線中觀眾們一開始跟他一起是以旁觀者身份觀察著整個上城的生活百態,但到後來便不得不處理更多的感情了。這是一條逐漸深化的感情線,當中的情感是較為壓抑的,對比之下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到後來亦更壓過另一條故事線。至於賓尼和妮娜的故事線則被安排得一波三折,當中亦摻入了妮娜父母對自己和女兒之間的選擇和理念,道出了移民的美國夢與掙扎,提供了一條引人入勝的故事主題讓觀眾沒有一刻放鬆。在這兩條故事線交織之下此劇表現了好幾種獨特的理念、執著和熱情,讓此劇的故事充滿了迷人之處。

不過論及此劇最讓人佩服的卻是Andy Blankenbuehler的編舞,此劇並沒有太多大型的舞蹈段落,但在裡面卻有充滿節奏感的激烈舞蹈,同時亦不乏浪漫的戀人之舞。然而從演員們平時在歌曲中所展現的走位和動作,觀眾都能同時體現到了他們的心情。實際上,此劇的音樂充滿拉丁和饒舌的節奏,編舞亦便更具時代感,亦更易激發出火花,畢竟這是少有在音樂劇中能見到的。設計方面始終不離一個場景,亦沒有太多可道之處;服裝非常適宜,色彩的配搭亦見巧思;燈光亦做的非常不錯,尤其在停電一段中所用的燈光比例恰到好處,控制得實在到位。在演員方面,代替Lin-Manuel Miranda的Shaun Taylor-Corbett有水準演出,一眾配角如飾辛尼的Robin de Jesus、飾賓尼的Christopher Jackson及飾妮娜之父基雲的John Herrera都有不俗的表現;反之女性角色們的演繹便較為弱了點。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