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tains 觀後感

筆者對此劇的期望正如大部份對音樂劇頗有認識的人一樣,是充滿憧憬的。要知道此劇的幕後幕前的陣容是如何強大,作曲由John Kander負責、作詞的是Fred Ebb、原編劇Peter Stone、後來填補二人空缺的Rupert Holmes、編舞師Rob Ashford和編曲家William David Brohn都是東尼獎級的人馬。上演此劇的是新裝修完成的Al Hirschfeld Theatre,裡面的裝潢有一種典雅和現代揉合的感覺,位子非常舒服,入場前的大堂也掛著名插畫家Al Hirschfeld的幾款作品,就可惜裡面不許拍照。筆者看的是五月二十六日的晚場。

要講John Kander的音樂有時還真的要以"飄忽"來形容。舉例講"酒店"的感覺便顯得有點平庸,而"芝加哥"雖然有好幾首出色的歌曲,但亦不是每一首都合乎水平。其他像"蜘蛛女之吻"亦有同樣的毛病。然而筆者倒認為這套音樂劇可能是他最容易使人著迷的音樂作品了。雖然沒錯,此劇的確和John Kander的幾套音樂劇一般有幾首特別出色,其餘則光芒暗淡,但在裡面觀眾至少也見到巧思,而且快歌和慢歌都有讓人驚喜之處。一開始其實筆者是沒有那麼樂觀的,因為頭幾首曲都只屬普通之作,一直到第四首"The Woman's Dead"眾人唱著安魂曲及男主角法蘭克突然闖入時音樂才真正挑起筆者的興趣。及後"Show People"、"Coffee Shop Nights"和"I Miss the Music"都是水準之作,一下子來這幾首讓第一幕由平庸轉至中上了。第二幕的音樂延續了第一幕末的質素,"It's a Business"、"Kansasland"、"A Tough Act to Follow"都是讓人聽出耳油的作品。歌詞方面,就以劇中最具煽動性的歌曲"It's a Business"和"Show People"最為出色。最讓筆者喜歡的是此劇的音樂鋪排,其中"Thinking of Him"第一幕中由女聲獨唱出現一會,在第二幕中卻插入了"I Miss the Music",一下子便變了樣;而劇中三次出現的"In the Same Boat"每次都只能叫作普通,在最後以三部輪唱所構成的場面卻是既精采又鼓舞人心。這種音樂推砌的技術可以說此劇頗值得玩味的地方。

到現在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此劇沒有可能擊倒"春醒"拿走Drama Desk獎最佳劇本的,筆者倒也認為此劇奪獎也不無道理。首先這是一套後台加偵探音樂劇,當中少不了懸疑的成份,但在這以外此劇的劇本還加上了好幾個值得觀眾在歡笑之餘也該想想的問題。例如說劇中卡門和班比之間複雜而窩心的母女之情,到了劇末法蘭克揭露一切祕密的時候觀眾才發現劇情早就埋下了伏筆。另外此劇亦包含了老式音樂劇必定要有的浪漫(有三對戀人呢)、諷刺(對音樂劇工業的、對耍大牌演員的、對不負責任的評論員的、對自視過高製作人的等等)、搞笑等等。每一個機關在劇本之中也得到了足夠的發揮,而且無阻懸疑繼續進行。此劇是把很多不同的元素共同聚集在一套劇目中,劇本用上的是"合"的本領;而"春醒"則以一道重大的主題作全劇中心,再由此開展出去,用的是"散"的技巧。此劇的劇本充滿令人頗意想不到的橋段和鋪排,而且前面早就埋有伏線,唯一的弱點其實便是指証兇手的方法實在欠缺邏輯,有點牽強。然而對於這個小毛病,較之整份劇本,這倒是枝微末節了。

音樂、劇本都挺不錯,此劇的導演其實也有很大功勞。大部份的場景都得到充份的利用舞台的特性,Scott Ellis在這方面做的頗為嚴謹,讓人看的出每一個部份都是出於幾重考慮的。編舞方面則顯得較為簡單,其中"A Tough Act to Follow"回歸了二三十年代歌舞片的舞步讓人回味,但其他片段除了第二幕首的"He Did It"甚具搞笑效果外其餘都只是一般,可以說是全劇較弱的一環。設計方面背景和道具都不惜工本,讓人目不暇給,服裝亦是使人驚喜的。倒是燈光沒有太大的出色之處,而聲效則使人滿意,尤其是那幾下槍聲的確做到了使人心跳加快的效果。演員方面雖然Debra Monk被安排的光芒四射,卻不算非常搶鏡,全劇並沒有特別出色的演員,要講印象深刻恐怕便得數飾導演的Edward Hibbert了。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