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傳說 觀後感

香港舞蹈團繼之前的音樂舞劇"笑傲江湖"之後引起過一陣討論,但此劇的所造成的反應普遍來講卻是不錯的。在一年不夠便推出了另一套類似的作品"夢傳說",名字取得夠美,而且還找來高世章為之作曲、杜國威編劇兼填詞,加之香港舞蹈團的龐大舞員陣容,此劇還聯合東亞娛樂製作,加之闊別娛樂圈好一會的陳秀雯亦被邀出演其中女主角,實在不用宣傳也已經讓人引頸以待了。筆者看的是九月十六日午場,當場的入場人數並不算多。

高世章之前的兩套音樂劇"四川好人"和"白蛇新傳"中不多不少都有涉及中國傳統社會,所用的音樂亦較為中國化,但在設定於現代的這套音樂劇之中,那些有中樂元素的樂曲便比之前為少得多。全劇的樂風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風格,卻是有齊一套音樂劇需要的各種類型以滿足大眾需求。其實此劇的開頭是非常不錯的,舞者們逐一進場並各自引領一段舞蹈,交待自己喜歡這一行的原因及抱負。不論是音樂或是調度上都很像"歌舞線上"一開頭的群舞,音樂全是沒有歌詞的哼唱,反倒更具效果。不過,在這首歌之後,此劇的曲譜便開始見得平庸了。以半流行半劇場曲式寫成的角色探索型歌曲(更正確名詞該為Ballad)如"重拾舊情"、"我的夢"、"天堂"、"媽媽你變了"、"不想你了"等雖然有著貫穿整套劇的旋律,卻沒有個性難以分辨,亦未能說服觀眾。這不多不少都因故事發展簡單有關,歌詞最多只能幫補劇本一點,卻未能帶出更深一層的情感。至於大場面如"賭之舞曲"、"水晶水晶"等該是全劇的一些高潮,但就此看來亦是不外如是,音樂歌詞都只屬一般,前者未能帶動情緒;後者雖使女主角成眾矢之的,到底音樂仍有更多空間可以延伸下去,情感好像只浮於表面而已。全劇來講大場面真正成功的只有半鄉村/民謠風的"快來抱抱",這類型簡單就是美的歌配合起簡單的劇本倒是相得益彰。至於角色探索曲呢就數溫馨的"Super"和主題曲"勇敢的愛"最出色,此二曲都是對話式的主題揭示曲,歌詞出色的把道理隱藏於歌曲之中,倒是值得一提的。編曲方面,大合唱不多,但至少亦有重唱和輪唱一類的處理,總體亦算過得去;配器倒是全劇保持水準的。

去到劇本,兩個字便能概括:簡單。簡單不是壞事,外百老匯的音樂劇或是早期的百老匯音樂劇的故事都簡單得很,重點是如何安排劇本如何保持觀眾的目光於台上。此劇的劇本便是一個不大成功的作品,角色的描寫其實全部一兩句便能解釋,而故事的發展亦太過容易估到,缺乏轉折和巧思。除此以外此劇其實只有兩條故事主線,而兩條故事線都關係到回憶、過去傷疤等,老土倒不算,就是不夠深刻。劇中人物不夠立體鮮明,而隔在情節之間的笑位或安排亦不夠,在沒有其他枝節情節的情況之下此劇的劇本便顯得薄弱了點。林翔和胡晶晶之間的關係來來去去拖拖拉拉,到最後虎頭蛇尾,胡樂和舒寧凌浩之間的三角戀更是淡淡如水,不能帶動氣氛情緒。除卻故事主線外此劇還有兩個頗有趣的處理,一個是於劇首便和胡樂站在一起的小孩小樂,他貫穿於整套劇之中,又要唱歌又得跳舞,代表著胡樂還沒有長大的一面。就手法來講是挺為有意思的,但放在此劇之中卻有點不自然,畢竟他的存在亦實在是可有可無,胡樂於劇本中已經有足夠的闡釋了,再加一個小樂似乎顯得有點多餘。另外一個手法則是在幕首和幾乎幕末的角色抽離,演員們回復演員的身份,討論著劇本中的角色,這可以讓觀眾更明白故事中人的掙扎和心態,但如此一個簡單的故事再解下去其實也沒有甚麼意思,結果這一部份尤其是第二個便似乎把觀眾們從本身已經單薄的劇本中拉了出來,要投入回去便顯得困難了。總而言之,此劇雖是道地的音樂劇,但編劇是絕對應該投入更深入的探討和感情給劇中人物的。

談至舞蹈的段落,所能講的不多,就是太多芭蕾。一套音樂劇當中芭蕾雖然佔有很高的地位,但如此多舞蹈段的劇目之中場場都是芭蕾(或差不多的東西)亦實在是太單調了點。例如說"賭之舞曲"該可加入更多爵士、流行的感覺,"夢傳說"人雖然多卻未夠氣勢,難以為全劇作結。即使是開頭的段落,芭蕾該是最佳選擇,群舞時亦是優美有之,活力久奉的。倒是一些小組舞蹈如"等你回頭"或"水晶晶亮晶晶"卻是成功地把幽默和劇力注入舞蹈裡的,更出色的則有"勇敢的愛"和"快來抱抱"兩首歌曲,此二者成了全劇最讓人滿意的片段。一如以往,香港舞蹈團的設計項又一次征服了筆者,不論是場景、服裝還是燈光髮型化妝,都是配搭得宜充滿美感的。演員之中飾胡晶晶/胡麗仙陳秀雯可謂一枝獨秀,整套劇由頭帶到尾,唱演俱佳;飾林翔的陸仁山和飾胡樂何健的舞蹈不錯,唱腔有了進步,演技如何則見仁見智了。配角中頗為欣賞飾凌浩的柯志勇,含蓄而"智者"型的角色演得入型入格之餘歌唱亦發揮不錯,舞蹈更是沒話說。反是飾父親的陳磊卻似乎被完全忽略,不過這倒和演員無關,是劇本的問題,而劇本的問題似乎也是全劇最大的問題哩。

 

回到小小搞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