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伯迪 Bring Back Birdie

資料:

製作人: Lee Guber, Shelly Gross, Slade Brown

作曲: Charles Strouse

作詞: Lee Adams

編劇: Michael Stewart

背景: David Mitchell

服裝: Frank Voelpel

燈光: David Hays

聲效: Otts Munderloh

髮型: Werner Sherer

錄影: Wakefield Poole, Frank O'Dowd

錄影顧問: Lee M. Erdman

遊戲、程式製作: Mattel Electronics

音樂指導、聲樂編排: Mark Hummel

音樂劇顧問: Barbara Strouse

舞曲: Daniel Troob

編曲: Ralph Burns, Stanley Applebaum, Daniel Troob, Philip J. Lang, Jim Tyler, Gary Anderson, Gerard Alters, Scott Kuney, Coleridge-Taylor Perkinson, Charles Strouse

主管: Theatre Now, Inc.

經理: Stephen Arnold

製作舞曲經理: Nicholas Russiyan

舞台經理: Tony Manzi

公關: Solters/ Roskin/ Friedman, Inc.

選角: Mary Jo Slater

宣傳: Ash/ LeDonne

副製作人: Jim Milford

編舞、導演: Joe Layton

 

簡介:

作曲家Charles Strouse的藝術生涯可以說是甚麼也試過了,極大的成功他有過,極慘的失敗他亦試過;然而能把二者以微妙的關係串連起來的,便不得不提出他的兩套續集了。此劇是這位傳奇作曲家的首部成功作"再見伯迪"的續集,就背後的創作人員來講,作曲、作詞、編劇等都跟上次一樣,編舞導演卻由Gower Champion換成了Joe Layton。之所以會考慮把之前的作品製作成續集全系創作者們的奇想,在這之後Charles Strouse亦替另一套自己的作品"小安妮"創作續集,成績卻還要比這套東西要失敗。縱然此劇找來了之前有份參予的女演員Chita Rivera以及及後會成名的Maurice Hines參演,此劇在百老匯的生命僅只兩天。

究竟是甚麼讓此劇落得如此悲慘下場呢?問題可以是多方面的,音樂本身揉合了好幾種曲風,連編曲的人也特別多,但卻在當時而言對觀眾來講卻是平凡得可以;而歌詞也不算有甚麼突出之處。不過最大問題還是劇本主故事線以外的枝節實在不大合理,好幾個角色被過份地放大或忽略,還有故事的結尾亦難以讓人信服。導演的手法亦是惹來疵議的原因,而設計項亦少有地被批評,被指成雜亂無章的。打這以後百老匯音樂劇便少有續集,即使有,九成也是失敗告終的。其他有份參予此劇的還有Donald O'Connor、Maria Karnilova、Jeb Brown、Lynnda Ferguson、Robin Morse、Marcel Forestieri、Evan Seplow等。

 

故事:

第一幕

("Overture")

蘿絲為此劇以說故事的形式作出了"上回提要",並把時間由六十年代搬到了八十年代。她與丈夫艾拔正在舊辦公室裡尋找伯迪的記錄,原來艾拔接受了一項把伯迪找回來上電視的任務,蘿絲對此表示反對。("Twenty Happy Years")二人接著卻被現在辦公室現在的擁有人馬杜比打斷,更找到了記錄。二人之子女珍妮及小艾拔反映出當時青少年人的模樣,("Movin' Out")而珍妮更是思想開放中的一群。("Half of a Couple")蘿絲面對重重問題,卻仍然自我安慰。("I Like What I Do")她最後還是被說服幫助艾拔,二人亦請馬杜比幫忙。("Bring Back Birdie")艾拔和蘿絲把子女送走,但珍妮和小艾拔卻不大情願,便偷偷溜走;另一邊廂艾拔向蘿絲保証這趟絕對會是成功的。("Baby, You Can Count On Me")

來到紐澤西,二人來到一所據稱是伯迪最後一次出現的酒吧,並發現老闆娘正是艾拔之母美伊,蘿絲倖倖然離開跟牛仔們調笑,("A Man Worth Fightin' For")而艾拔則拿到了資料要她一起去找市長丹士迪先生。二人來到其辦公室時丹士迪先生卻指自己對伯迪一無所知,但他的嗝聲卻出賣了自己,艾拔難以置信地發現眼前這個莊重有禮的市長正是當年浮行浪蕩的歌手。伯迪見形跡已露,便講明自己不能回去的原因。("You Can Never Go Back")不過他們還是成功的勸回伯迪,他的初次回歸被噓,伯迪便又不知所蹤了。在接著表演的搖滾樂隊中蘿絲發現了小艾拔,她知道珍妮必定也在不知甚麼地方,便著艾拔回去尋找他們。艾拔卻不大願意,因為他覺得自己也該是時候回到娛樂圈了,這讓蘿絲不得不憤而獨自去找珍妮。("Back in Show Biz Again")

第二幕

結果艾拔所作到現在為止仍是徒勞無功的,他不由悲歎自己已經不再年青。("Middle Age Blues")美伊卻在此時帶來了能幹"蘿絲二號",她出色的替艾拔解圍,這讓艾拔開始對其傾慕。另一邊廂,蘿絲在一堆邪教教員中把珍妮拯了出來。("Inner Peace")至於伯迪的問題,蘿絲二號發出伯迪已死的消息,並著馬杜比舉行其葬禮,好暪過記者的追訪。("There's a Brand New Beat in Heaven")而蘿絲也終於發現了自己二號的存在,並對此打擊強充堅強。("Well, I'm Not!")珍妮和小艾拔得知後跟其朋友們討論,大人的世界還真複雜。("When Will Grown-Ups Grow Up?")艾拔聽見後大為懊悔,並再次回到了蘿絲身邊,更再次感受到年輕的感覺。("Young")

電視節目快要開始了,伯迪依然不想出場,原因是越來越多人想他當總統。在危急關頭美伊出現並指自己是多年前便退隱的紅星多樂絲。("I Love 'em All")蘿絲發覺美伊跟自己一樣都是西班牙人,二人的隔閡似乎少了一層。此時伯迪回來了,他變了,現下他不會再捨棄朋友。("Bring Back Birdie (Reprise)")到最後大團圓結局,艾拔和蘿絲復合並回去跟子女們團聚。("Rosie")

 

紀錄:

/

 

唱片:

只有一隻,1981年百老匯原版,香港沒有發售。

 

觀感:

信不信由你,這套音樂劇的音樂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如上所見那麼多的編曲師讓此劇的音樂在Charles Strouse充滿旋律的手筆之下有多種不同的演繹。這些包括了搖滾、劇場、西部鄉村、流行、福音、爵士得各類型的曲風,而歌詞亦保持輕鬆幽默。個人來講就看簡單的故框架來講認為此劇之所以有如此失敗可能是因為它與上一集的角色形象實在太不苻合,包括了艾拔一反自己形象、美伊缺少了上一集的尖刻,以及可有可無的角色馬杜比。但撇除這些後此劇的故事其實還是有可為的,此劇之所以有如此命運,恐怕亦只能說句無奈吧。另外,此劇的歌詞在網絡上找不到,所以恕不能加入任何進"音樂歌詞"囉。

 

推薦曲目:

Twenty Happy Years: 女聲獨唱,充滿希望和溫情的歌曲,亦提點了上一集的一點情節。
Half of a Couple: 女聲獨唱,以流行曲風寫成的曲子,帶年輕人的倔強和專橫,屬角色探索型歌曲。
I Like What I Do: 女聲獨唱,劇中較為搞笑的歌曲,是此作中的輕鬆及喜劇段落。
You Can Never Go Back: 男聲獨唱,以搖滾曲風寫成的曲子,唱腔得模仿貓王,角色炫示曲。
Middle Age Blues: 男聲獨唱,輕鬆帶哀愁的角色探索型歌曲,適合拿出來作表演。
There's a Brand New Beat in Heaven: 男聲獨唱,充滿宗教色彩的福音歌曲,氣氛甚為莊嚴。
When Will Grown-Ups Grow Up?: 大合唱,劇中枝節主旨之一,感覺上跟"花鼓歌"的"The Other Generation"一曲很像。
I Love 'em All: 女聲獨唱,以二十年代流行的爵士樂曲風寫成,為角色炫示曲,適合拿出來作表演。
Bring Back Birdie (Reprise): 大合唱,有好幾首歌曲串匯的片段,充滿喜悅、節奏明快。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81年3月5日 - 1981年3月7日
上演場數: 4
個人評分: 6.75 (外加0.75給音樂)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