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仇 Blood Brothers

資料:

製作人: Bill Kenwright

作曲、作詞、原著: Willy Russell

設計: Andy Walmsley

音樂指導: Rick Fox

燈光: Joe Atkins

音樂總監: Rod Edwards

導演: Bill Kenwright, Bob Thompson

 

簡介:

這是一個非常草根的故事;由Willy Russell獨掌大旗,兼任編劇、作曲和作詞的這套音樂劇取材自一個傳說,說一對孖生兄弟假若出生之後一直沒有見面,一旦認出對方便會遭遇不測。至於故事中心主線還是極常見的三角戀故事,基本上這兩個概念已經各自可以做一套音樂劇了。原本這套音樂劇在倫敦西區上演,不久重演後搬至百老匯。Willy Russell將故事定位在倫敦的勞工階級,訴說了一個跟很多母親一樣遇人不淑的莊士東太太、一些跟很多孩子一樣有素未謀面的兄弟姊妹的米高與愛德華、一個跟很多英國女孩一樣擔心丈夫的妻子蓮達。平凡而具感染力的故事讓英國人大為折服,此劇也得到了名聲。雖然如此,此劇在美國獲得的迴響則不算大。

演員Babara Dickson、Kiki Dee、Stephanie Lawrence、Anthony Costa、Petula Clark、Kerry Butler、Brian D'Arcy James、Con O'Neil、Babara Walsh、Richard Cox、Carole King等等都參予過此劇。音樂劇裡的音樂不算十分戲劇化,但唱起來自有一股安撫人的感覺。英國音樂劇在九十年代開始衰落時還有這套上演了好幾年的音樂劇,可見此劇影響之大。演員在此劇的要求並不算高,除了得用英國利物浦特有的腔調來唱歌以外基本上樂譜並不算難。歌詞寫得也貼切動人,畢竟流行曲作家在英國寫音樂劇總比在美國容易成功;即便如此,此劇在百老匯也上演了兩年,算是交足功課並合格有餘的了。

 

故事:

第一幕

故事以莊士東太太的獨唱開始,她不相信眼前的事是真的。("Overture")說書人在則邊向觀眾引入故事主題,帶我們回到事件的開始。未婚媽媽莊士東太太已有七名子女,可現在她又懷了一對雙胞胎。("Marilyn Monroe")一方面為了錢,一方面為了孩子,她和很想要個兒子的雇主荔安斯太太達成協議,讓她拿走其中一個。("My Child")她感到很沮喪,就在財物亦被沒收的同時。("Easy Terms")此時,荔安斯太太帶走愛德華,留下米高給莊士東太太。

二人在不同的環境長大,荔安斯太太怕莊士東太太反口,便借故解雇她,還說了分開的雙胞胎一旦知道了對方的名子便會同時死去的恐怖故事。("Shoes Upon the Table")孩子們玩的時候,米高和愛德華成為最好的朋友,他們中間還有米高的麻煩哥哥森美和女孩蓮達。("Kids Game")荔安斯太太知道後很擔心,屢次阻止愛德華,可他不理。說書人冷冷的諷刺荔安斯太太。("Shoes Upon the Table (Reprise)")結果荔安斯太太搬到鄉村去。米高倍感寂寞。("Long Sunday Afternoon"),而愛德華亦在另一邊記掛著米高。("My Friend")

可是這時莊士東太太收到政府通知他們可以脫離家,到一個鄉村去住,前境頓時明朗起來。("Bright New Day")

第二幕

莊士東太太對新生活很滿意。("Marilyn Monroe 2")在這時,蓮達和米高相愛。愛德華卻遇上了米高,二人重新認回對方("That Guy")三人非常開心地渡過了一個夏季。可同時,愛德華亦愛上了蓮達。("Summer Sequence") 終於米高和蓮達結婚,將到外國讀大學的愛德華表示了對他們的祝福和自己的遺憾。("I'm Not Saying a Word")。

可之後米高卻失了工作。("Take a Letter Miss Jones")愛德華想給他錢接濟他,可米高拒絕了,二人都不高興。這時森美慫恿米高幫手打劫,可事情卻演變成森美殺人米高卻成了代罪羔羊。("The Robbery")米高在獄中情緒很差,在蓮達的鼓勵下仍無起色。("Marilyn Monroe 3")蓮達對這感到既惱怒又無助,便向愛德華求助,二人的友誼卻漸漸不知不覺地成為愛情。("Light Romance") 荔安斯太太見莊士東太太結果還是追到來了,便向米高說了蓮達和愛德華的事。米高又妒又怒,在藥物的刺激下衝進議會裡要把愛德華殺掉。("Madman")莊士東太太不得己,揭露二人身份,希望米高冷靜下來再說。可米高極為憤怒的說了兩次:"I could have been HIM!"便殺掉了愛德華,而他自己亦被警察射殺。故事應驗了。

回到開頭。莊士東太太望著地上兩具屍體,不相信眼前的事是真的。說書人無奈的說,這次真是不知誰對誰錯。("Tell Me It's Not True")

 

紀錄:

1983年奧利佛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女主角: Barbara Dickson (莊士東太太)

1983年倫敦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88年奧利佛獎

最佳男主角: Con O'Neill (米高)

1993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Stephanie Lawrence (莊士東太太)

1993年Drama Desk獎

最佳男配角: Mark Michael Hutchinson (艾迪,[米高的朋友])

 

唱片:

這套音樂劇年代實在太久遠了,或許已經較難找唱片。筆者的是1988年Albery Theatre版本,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香港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全世界而言,有兩個不知日期的韓語與倫敦錄音卡士、1983年倫敦原版、1988年倫敦重生版、1989年荷語和以色列版、1992年日本版、1994年紐西蘭版、1995年倫敦錄音版、巴塞隆那和倫敦重生版。

 

觀感:

此劇在英國受到的歡迎是難以比擬的,甚至以可以與早期的Andrew Lloyd Webber和Cluade-Michel Schoenberg的音樂劇平起平坐。英國音樂劇的典型傳統也可以從這套音樂劇中找到,音樂傳統而切合潮流、故事非單純的娛樂,而有更深層的意義等等。而全劇最出色的曲目並非出現了三次的"Marilyn Monroe"反而是劇末曲"Tell Me It's Not True",絕對值得一聽再聽。然而,個人認為此劇算不得是非常出色,名氣其實也不及前述兩位作曲家的作品,倒是平民化的故事,自自然然便產生了一股親和力,在本土構成了一股魅力吧。

 

推薦曲目:

My Child: 溫柔的音樂加上兩個女人的母愛,很不錯的女聲合唱。
That Guy: 男聲合唱,為米高與愛德華之間友情之歌,和"My Child"的音樂一樣。
I'm Not Saying A Word: 男聲獨唱,旋律柔和優美,適合拿出來作獨唱。
Tell Me It's Not True: 女聲領唱,典型的大合唱式結尾曲,悲切得來不顯粗魯。

 

數字:

倫敦首演: 1983年4月11日 - ?
百老匯首演: 1993年4月25日 - 1995年4月30日
上演場數: 840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