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踏春秋 Bring in 'Da Noise, Bring in 'Da Funk

資料:

製作人: George C. Wolfe

藝術總監: Rosemarie Tichler

執行導演: Laurie Beckelman

執行製作人: Joey Parnes

作曲: Daryl Waters, Zane Mark, Ann Duquesnay

作詞、編劇: Reg E. Gaines

附加歌詞: George C. Wolfe, Ann Duquesnay

構思: Savion Glover, George C. Wolfe

背景: Riccardo Hernandez

服裝: Paul Tazewell

燈光: Jules Fisher/Peggy Eisenhauer

聲效: Dan Moses Screier

投射: Batwin + Robin

音樂顧問、編曲: Daryl Waters

音樂指導: Zane Mark

聲樂編排: Ann Duquestnay

音樂協調: Seymour Red Press

戲劇顧問: Shelby Jiggetts

製作舞台經理: Bonnie Panson

副製作人: Wiley Hausam

藝術協力: Kevin Kline

宣傳: Carol R. Fineman

選角: Jordan Thaler/Heidi Griffiths

經理: Bonnie Metzgar

市場主管: Evan Shapiro

編舞: Savion Glover

導演: George C. Wolfe

 

簡介:

音樂劇本身便是一個內容極為豐富而且涵蓋極廣的綜合藝術,在一九九六年,正當傳奇的"吉屋出租"把搖滾音樂劇帶上另一個高峰的時候,同時期的這一套音樂劇卻把踢踏舞變成跟芭蕾舞一樣能夠表意的藝術,加上音樂、歌詞和詩作,形成了一種新興的音樂劇種。這全拜當時年僅22歲的天才踢踏舞者Savion Glover與一向都勇於嘗新的導演George C. Wolfe之賜。這類型實驗式的半概念半全舞音樂劇一開始在外百老匯上演立即獲到公眾的注意,在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此劇便搬到了百老匯正式上演,一口氣便連演了三年。

此劇的音樂和歌詞不算多,大部份的情節其實都是靠詩作和舞蹈表現出來。每一個場景都是圍繞著美國黑人的發展史,卻其實又無實在的連貫關係。參予過此劇的演員有:Savion Glover、Baakari Wilder、Jimmy Tate、Vincent Bingham、Jeffrey Wright、Ann Duquesnay、Jared Crawford、Raymond King、Dule Hill、Joseph Monroe Webb、Marshall L. Davis Jr.、Lynette G. DuPre、Tina Fabrique、Curtis McClarin等等。在此劇公演以後Savion Glover一躍成為國際的踢踏舞巨星,這套全黑人卡士的音樂劇亦就成為踢踏舞界的傳奇之作。

 

故事:

第一幕

神祕的說書人"聲音"和"歌手"相繼出現,他們把大家帶進踢踏舞的世界。("In 'Da Beginning"/"Bring in 'Da Noise, Bring in 'Da Funk")一開始,眾黑人其實都是國外的移民,("The Door to Isle Goree")均是坐著殘破的小船來到美國這片新土地("Slave Ships")。正當黑人們當奴隸苦工時,歌手屾來唱出眾人的苦難,直至他們被解放("Som'thin' from Nuttin'"/"Circle Stomp")。黑人隨後發展了一種新的敲擊樂,用的都是街上隨處可拾的廢物。("The Pan Handlers")來到了都市化的時期了,先是所謂的"Ragtime"時代,黑人教育學院成立不久,白人及黑人歧視依然嚴重。("The Lynching Blues")黑人們難以找到工作,卻在芝加哥找到自己一片天地,("Chicago Bound")而原本在農村的黑人也出來找工作了。("Shifting Sounds")

芝加哥成為了工業區,工作的大都是黑人,("Industrialization"/"Industrial Dance")這也讓黑人們嘗試到城市的糜爛生活,也讓黑白人歧視加劇。("Quittin' Time"/"The Chicago Riot Rag")歌手和聲音不斷重覆著黑人和白人的爭執事件,幾乎沒有一件能夠和平收場的。而在黑人的天堂,哈林區,眾人則及時行樂,一於有酒今朝醉。("I Got the Beat"/"Dark Tower") 享樂主義就這樣佔據了黑人的生活,一種新興的樂風爵士樂就這樣為之產生出來。("The Whirligig Stomp")

第二幕

聲音和歌手借一個小孩子的學舞過程帶出了踢踏舞的出現,("Where's the Beat"/"Now That's Tap")象徵新舞步的小孩子與舊舞步的克亞北大叔相互影響著,小孩子不受束縛的踢踏舞得到了認同("The Uncle Huck-a-Buck Song"/"Kid Go!")。隨著舞步繼續發展,("Lost Beat Swing")這次編舞師Savion自己出來跟觀眾分享舞蹈的喜悅和精神。("Green, Chaney, Buster, Slyde")其後出現的是不同年代黑人與踢踏舞不同的面貌,五十年代的街頭("Them Conkheads")、六十年代的政治風氣("Hot Fun")、七十年代的黑暗時期("Blackout")、八十年代的新思想湧現("Gospel/Hip Hop Rant")都成為了談論話題。

到了現在,即使在紐約市,黑人依然不大受歡迎,籍著截的士事件這在眾人面前反映出來。("Drummin'/Taxi")及後黑暗中眾舞者互相交流著跳舞的心得,突然燈光一亮,舞者和鼓手都在台上,各自即興創作舞步、音樂、節奏,由溫柔到狂熱。("Conversations"/"Tradin' Hits")終於聲音與眾人再次會合,再次要他們去"帶來噪音,帶來驚恐"。("Hittin'")在謝幕之時,眾人再唱起主題曲,並讓觀眾們記住,世上始終會仍然會有"Da Beat!"(節拍)。("Bring in 'Da Noise, Bring in 'Da Funk")

 

紀錄:

1996年東尼獎

最佳編舞、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Ann Duquesnay (歌手)、最佳燈光

1996年Drama Desk獎

最佳編舞、最佳燈光

1996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編舞

1996年Drama League獎

出色貢獻獎: George C. Wolfe

1996年奧比獎

特別嘉許: Savion Glover

 

唱片:

其實此劇有沒有唱片也沒甚麼分別,畢竟很多只是一堆雜亂無章的踢踏聲以及Savion Glover朗讀的詩作而已。無論如何,1996年百老匯原版是有的,而且在香港亦能夠買得到。

 

觀感:

個人而言因為對舞蹈無甚麼研究,此劇可以說是筆者對踢踏舞的表現方式又有了新的感想。踢踏舞在早期(或現在)的音樂劇裡大多都只是有一個娛樂觀眾的作用,讓人從齊整、鼓舞的腳步及節拍中得到快感,但從沒有人想過踢踏舞其實也有其表意的一面。就好像Agnes de Mille在芭蕾舞中加上個人情感一般,這套音樂劇亦將個人的情感加進了踢踏舞之中。另外又找了找資料,原來此劇要比之後1999年的舞劇"霍西舞場"還要早上演,所以這可能是第一套獲得成功的百老匯音樂舞劇了。全劇的音樂實在少得可憐,這也是挺令人遺憾的。

 

推薦曲目:

/

 

數字:

外百老匯首演: 1995年11月3日 - 1996年1月28日
上演場數: 85
百老匯首演: 1996年4月25日 - 1999年1月10日
上演場數: 1135
個人評分: 7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