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壇五人組 Altar Boyz

資料:

製作人: Ken Davenport, Robyn Goodman

作曲、作詞、聲樂編排: Gary Adler, Michael Patrick Walker

編劇: Kevin Del Aquila

概念: Ken Davenport, Marc Kessler

背景: Anna Louizos

服裝: Gail Brassard

燈光: Natasha Katz

聲效: Simon Matthews

髮型: Josh Marquette

音樂指導: Lynne Shankel

編曲: Doug Katsaros, Lynne Shankel

主管: Roy Gabay

製作舞台經理: Pat Sosnow

舞台經理: Andrew Cappelli

選角: David Caparelliotis

公關: David Gersten & Associates

副製作人: Walt Grossman, Ruth Hendel, Sharon Karmazin, Matt Murphy, Mark Shacket, Stephen Kocis

編舞: Christopher Gattelli

導演: Stafford Arima

 

簡介:

音樂劇在二千年代已然開始脫離傳統的框框,多種不同類型的似是而非的劇場表演形式漸漸湧現。之不過如此創新、大膽的創作如果沒有一個測試市場的機會的話,下場都是失敗的居多。此劇的製作人兼概念發起人Ken Davenport想到了把一隊福音五人男子歌唱組合放上舞台的主意,並拉來了作曲作詞人Gary Adler和Michael Patrick Walker寫就了一副極具流行曲風味的現代詩歌,加上Kevin Del Aquila的加入,全劇的核心創作小組便就緒了。為了看看這種獨樹一幟的音樂劇場舞台藝術能否獲得觀眾及劇評的認同,他們便把自己的作品在2004年送了給紐約音樂劇節的評審們,希望能夠由他們資助製作。結果這套另類的獨幕劇成為當年參加這個藝術節中最惹人觸目的作品,並順利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在這次成功之後此作很快便吸引了多位投資者願意撥入資金製作成一套商業音樂劇,在2005年此劇經動重新動工後,以幾乎一模一樣的陣容在外百老匯上演。其入時的歌曲、幾乎沒有故事卻能把觀眾和演員之間的距離縮窄的劇本、富個人風格而難度極高的舞蹈以及充滿演唱會風格的呈現形式都讓觀眾們為之傾倒。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套福音音樂劇,對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的號召力極大,而且他們可不會因為已然看過一次便拒絕再看。在外百老匯此劇演出已然過千,實在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此劇除了在美國本土上演外,亦曾去過韓國以及匈牙利。曾經出演此劇的包括:Cheyenne Jackson、Marc Kudisch、Tyler Maynard、Andy Karl、Ryan Duncan、David Josefsberg、Scott Porter、Shadoe Stevens等等。

 

故事:

聖壇五人組逐一出場介紹自己,他們是俄亥俄州的一隊福音男子歌唱組合,而紐約正是他們的最後一站。("We Are the Altar Boyz")他們向觀眾展示自己是受基督教義感動而組成的男子組,("Rhythm in Me")又向他們展示正當的祈禱和上教會規則 - 因為這些在現在都似乎越來越被人忽視了。("Church Rulez")然後他們各自憶述自己成為教徒的經過,("The Calling")並向觀眾大念經文,宣揚耶穌的神蹟以及其追隨者的行為。("The Miracle Song")在他們表演的時候,在舞台上的一部機器將顯示還有多少靈魂未受洗滌。

接著每位成員開始分享自己的經歷:亞伯拉罕在基督教中找到了接受和認同("Everybody Fits")、馬太在教會學會了對待女友的真正態度("Something About You")、路加在基督教中找到了自己該走的路並鼓勵眾人努力靈修("Body, Mind & Soul")、約翰則提醒人免不了一死但死卻不是結局("La Vida Eternal"),而馬可則講述了自己自小便是天主教徒對自己的影響。("Epiphany")眾人查看儀器,發現還有人的心靈依然冥頑不靈,便要他們把心中魔鬼驅走。("Number 918")來到最後,他們指出信念的重要性並帶動全場觀眾重申對天主的信仰。("I Believe")

 

紀錄:

2005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外百老匯音樂劇

2005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Tyler Maynard (馬可)

2005年Lucille Lortel獎

最佳編舞

 

唱片:

只有一隻2005年原裝外百老匯版,香港曾經有過出售。

 

觀感:

筆者本人並不是基督教徒或是天主教徒,所以對劇本的內容大概也難以起甚麼共鳴。然而就音樂而言,這套音樂劇的歌曲還是挺為出色的,尤其對喜歡男子組合的流行音樂迷們更是適合。全劇的歌曲都貼近流行歌曲,因為幾乎沒有劇情的關係,歌曲除了用作個人情感抒發之外,便是頌讚上帝,這倒是切合聖經所講歌曲該是用來讚美上主的用途。不過個人來講最欣賞的還是此劇的舞蹈和導演,舞蹈的精采實在是全劇的賣點,而導演摒棄傳統劇場而採用演唱會式的模式這一著棋下的實在高明。其他設計項也依著這點而做,配合的非常入格。

 

推薦曲目:

We are the Altar Boyz: 大合唱,充滿活力和個人風格的歌曲,亦是劇中一個不能不看的舞蹈段落。
The Miracle Song: 大合唱,雖然歌詞其實大部份都是聖經故事,特別的地方是他們是用饒舌方式演繹的。
Everybody Fits: 男聲獨唱,對男聲有考量的歌曲,帶有淡淡哀愁的感覺,充滿希望的曲子。
La Vida Eternal: 男聲獨唱,激昂而帶哀怨,部份以西班牙文寫成,適合拿出來獨唱。
Epiphany: 男聲獨唱,劇中較少見有多少劇場感的歌曲,角色探索型曲目,帶出了掙扎和釋放的喜悅。
I Believe: 大合唱,為全劇概括主旨的歌曲,可以說是主題曲。

 

數字:

外百老匯首演: 2005年3月1日 - 2010年1月10日
上演場數: 2032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A-F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