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 迎新特刊2005

 

下列文章取自中文大學的學生迎新刊物,提及大學生的消費。我覺得除大學生外,中學生、教職員、各地人民等:只要你會去消費,無論消費多少,這篇文章就會適合你看。部份內容你雖未必認同,但卻是一般香港消費者的寫照,務請整篇文看畢!

 

消費、消費、再消費

 

「高貴」的大學生

 

現在人們常批抨大學生已經同一般人沒有分別。但筆者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很「高貴」。太抽象?那就具體點說吧,就是消費能力很高和買的東西都很貴。據筆者觀察,大學生是十分樂意去消費的一群。為什麼?中小學生大部份還是用家裡的錢,消費力自然不強了,讀完大學以後,大部份人都會忙著工作,縱然有錢也沒有時間用。而且很多人已經要為日後的人生大事(如結婚生仔、買樓買車…下刪一百字)作儲蓄,不少還會有家中的經濟負擔。惟有夾在中間的大學生,上課時間相對於中學時少,空閒時間也多,多數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最多也只是要交學費,在「關」grant與「窿」loan的關照下,也不會構成極大壓力。),偶爾兼職,賺了錢用光了也沒所謂,這便形成了不少大學生作為高消費力的一群。

 

消費主義與大學生的關係

 

因此,大學生便成為商家「狙擊」的目標。迎新營、院慶、四院歌唱比賽、還有danso的周年匯演,大大小小的贊助品都入侵大學的「學生活動」,不停鼓吹各樣的消費。這些廣告的內容都是熟口熟面的,例如大學生經常去唱的那幾間k,各式boutique化妝/護膚品牌、數碼相機、手提電話/電腦等等,都一直環繞著學生們。除了這些直接以物質的內容來鼓吹消費的廣告外,還有信用咭,各位新生也很可能會在O camp期間看到一些宣傳,連活動的搞手都會話「大學生都應該有張信用咭既。(就筆者所知,他們所以那麼落力宣傳,乃因為信用咭公司會根據O camp申請信用咭的人數去決定贊助金額)」。

 

同學不要為此感到驚訝,因為連我們親愛的中文大學也和恆生銀行合作出了「中文大學信用咭」(仲有「校友專享」的金咭),實行以消費能力彰顯「尊貴的中大學生(及校友)」身份。僅此而已?不,還有各式各樣鼓吹消費的雜誌「免費」擺在各大宿舍;曾志偉也在電視廣告呼籲大家消費,令香港經濟更趨繁榮。

 

甚麼樣的消費,甚麼樣的經濟

 

大部份的大學生也是如此這般的消費,這無疑是對一向強調多元,強調「全人教育」的大學教育一個大諷刺!為什麼會這樣呢?要了解這個問題便先要從學生們買了回來的東西或服務著眼,看看大學生們得到了什麼,從而討論他們認為什麼才有價值。看看上述的例子,買衣飾、唱k、買手提電話等等,驟眼看來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都是一些表面的,缺乏深度的享受,同時,這些享受都很「即食」,即人們都不用花太多的心力就能享受的

 

另一方面,這些消費也成為一些學生們評價別人的向度。按筆者理解電話就是一種通訊的工具、電腦就是一種工作的用品吧、而衣服就是在保暖之餘還能令自己整潔美觀一些的物品。要達至上述要求的物品的價格也不會很高,大抵數千元便夠了。而事實上很多東西不是入大學才買的,筆者沒有做過統計,但我相信超過九成的中大學生入學前已經有手提電話、家中也會有一部電腦。大學生的高消費肯定不是必須的。筆者見過有每季追時裝的同學、也有同學用一萬五千元購入的手提電腦,內裡只有Microscoft office是他在學習上有需要的。這一切一切,也是不必用那麼多錢的

 

用得其所?

 

既然是不必要,但有不少學生也會這樣子消費,即這些消費有其他不必要的價值。例如為美觀而買衣服,就一定程度認為外表的美重要,當然外表的美是有一定的價值,而我們會用多少金錢去換取這種價值又是另一問題了。在現今的流行思想中,很多人相對偏重這些價值而忽略了其他,形成了一種在這一方面用多一點錢也沒有所謂的心態,以致忽略了別的可能。

 

同樣的資源若在其他範疇使用可能更有價值。例如,現在學生們買一個超過一二千元的手提電話,不算太昂貴,但其實按實用程度來說,五百元的電話肯定足夠使用。但是人們常有一種心態,就是既然負擔得起,就會付多一點買一個「較優質」的消費品,例如彩色顯示屏的手提電話便是一例,那些拍照功能多數人也只是買回來數天便玩膩了,結果那電話在用途上還是和五百元一個的沒分別

 

可是我們卻付多了錢,這數百元的差額,慈悲一點的話可以助養數個非州兒童;平凡點也可以為自己報讀一兩個興趣班,增廣一下自己見聞,或是買一套書來看看也是不錯。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這些可能性也不知不覺地被忽略了

 

額外帶來的影響

 

很不幸,上述的價值觀在現今大專界頗為流行。除此之外過度消費還會衍生更多問題。消費其實意味著耗用了一些天然資源,當然人類生活在地球必然要運用天然資源去維持生命及其他需要,但過度消費,當舊的還可以用的時候就買新的,不單止浪費金錢,還會加速耗盡有限的天然資源,而丟掉舊有的東西對地球造成的污染亦很嚴重,最明顯的就是電腦廢物中的鉛和手機電池的鎳與鎘,這些金屬物質埋到地下,既會污染泥土地也會污染海洋。

 

我們喜歡什麼?

 

各式各樣的廣告衝著學生而來,為什麼被認為最有獨立思考,有判斷力的大學生大部份都會接受呢?這種消費文化背後的又是何種心態?那麼多大學生在相對地大的自由度底下仍跟隨主流的消費文化,核心問題是大部份人都沒有透徹地想想「我喜歡什麼」。在日常繁忙的學習和工作後,我們沒有好好問自己這個問題,便會從現有的選擇揀自己最喜歡的

 

雖說是忙碌,但人們總會有空閒的時間,那些時間該做什麼呢?既然沒有好好想過,在勞碌過後,總會想找點輕省又好玩的。什麼是輕省又好玩的,就是上述那些最表面的娛樂,唱唱k,打下機、和朋友一起去shopping、看看某歌星的演唱會,同儕間也最容易感到「正」、「好玩」的東西,於是便漸漸形成了勢不可擋的消費文化。同樣地,不少人也是淺薄地傾向以外表去評價別人(因此大學裡便常有「型」人和「柒」人之分,這些判斷也多從外表作準),而不花時間和心力去了解別人!!

 

還有其他可能嗎?

 

可能同學們會認為這樣沒有甚麼大不了,有了自已的學業(或將來的事業),餘暇幹什麼也沒有所謂了。但不斷的消費其實也正是不斷的浪費,追逐最新款的電腦,買最「潮」的衣物,都意味著不斷浪費舊有的,還能用的。除此之外,追逐這些物質和享受時,學生們還會用多了錢。大學生有兼職(如補習)等很普遍,當中不少人也多多少少希望幫補學費的支出。然而,在消費文化的引誘下,再帶點自欺地「為了學費而兼職」,實質就多為消費而多花時間在兼職。在這情況下,除了學業可能受影響外,還會使同學們在大學這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下,喪失發展其他有深度,更能帶來滿足感的活動

 

要發展有深度,比消費更能帶來滿足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舉例說,要享受打兵乓球的樂趣,便要先懂得打兵乓球,而學習一種球類運動就需要花不少時間。可是,在學習過程中,和達至一定的技術以後,那種「爽」的感覺就絕對比唱k過癮很多倍了。有些人會說練習那麼辛苦,怎算得上是一種娛樂?這想法明顯就落入了消費主義的圈套裡,試問有哪個一直有做運動的人會說辛苦而不做下去?不過這問題就更顯出努力過後的快感特別的好。

 

大學生活:一個發展興趣的空間

 

當然,總不可能每人也喜歡打兵乓球的,那麼作為一自由的大學生,雖說要好想想在課餘找什麼興趣發展,但怎想也想不到,怎算好?在大學生活裡,新生們,你有的是自由,有比較多的時間。多點試試不同的活動,就可以從不同的經驗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例如你平日並不好動,可以試試學功夫,中大有多達七個國術會(或武術團體)。讓你認識打麻雀以外的國粹。你若覺得自己對社會的了解不夠,你更可以參與中大的基層關注組,實地了解香港及世界的貧窮問題,發現原來數百元買來的一件「一剔牌」T恤只有一兩塊錢是工人的工資,從而深入了解消費文化及其問題。想為不公義的事發聲,或是參與校政,為理想的大學制度努力,你可以參與中大學生會。如果你想對所身處的環境,社會,意識形態有所不滿(正如小弟對現今熾熱的消費文化有所不滿一樣),想和其他人討論,並把你自己的意見用文字傳播開去,那便更歡迎你來中大學生報,這裡有一群對理想社會有熱誠的青年人等著你。

 

結語

 

  以上種種活動,都不是「攜手漫步青雲路,一起為理想打拼」那般浪漫,而是荊棘滿途,讓你發覺世界殘酷的一面不是那麼容易就改變得了。可是,在這種艱難的處境去嘗試把理想實踐,才是最高的快樂啊!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